第一百九十章 曆史的慣性(下)
公元1627年,大明天啟七年八月二十四日。新的一輪朝陽自地平線緩緩升起,皇極、中極、建極三大殿高高座落在三層漢白玉丹墀上。陽光灑落,熠熠生輝,盡顯中央王朝的威嚴莊重。
而今時又不同往日,古老的國度,延續了兩百餘年的王朝再一次迎來了它新的主人。就在這恢弘的皇極殿中,一位年僅十七歲的少年——朱由檢。
登上承安門,頒布詔書,新帝登基儀式開始。文武群臣於金水橋南行三跪九叩大禮,之後將詔書放於宣詔台上早已準備好的金鳳口中,用彩繩懸吊,從正中垛口徐徐放下,落在早已準備好的雲盤中。最後,快馬送到禮部抄寫後加印遍告天下。自這一刻,正式成為大明天子。此謂“金鳳傳詔”。
返回皇極殿,接受群臣拜見。此刻頭戴冕旒,身著袞龍袍,腰橫白羅玉帶,披著六色彩綬。端坐在高高的禦座之上,享受著那天下間獨有的一份榮光。
午時來臨,在禮部官員的指揮下,群臣跪首,高呼萬歲。這嘹亮又駁雜的呼聲透過屋脊,在這恢弘的紫禁城中四處彌漫。自此,他,大明皇帝朱由檢的威嚴與意誌將會強加在帝國的每一個角落,君臨天下。
白皙尚顯稚嫩的麵龐因為激動而泛起一陣陣潮紅,藏在寬袖中的雙手捏的吱吱作響。是南柯一夢還是上天的眷顧?
皇兄的突然駕崩,現在回想起來在華夏帝國遊曆時就已經收到過暗示,但自己並沒有在意,也從沒往這方麵聯想,這幾天突然想到都覺得害怕,難道華夏帝國的人都能未卜先知?還是此次的事情中也有他們的參與?想到此他馬上又否決的搖了搖頭,這對於華夏帝國來說完全沒有必要。
前段時間異樣的氣息他也明顯的感覺到了,也察覺到了籠罩在皇宮之上的陰霾。憑借暗中收攏的勢力,也許他能活得比一直呆在皇宮中的皇兄明白,也能憑借手中的勢力慢慢擺脫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操控,還有那群閹黨。
華夏帝國遊曆期間學習到的很多東西,很快都能進行實踐操作了,比如朝堂上的勢力不能一家獨大,文官借他上位馬上鏟除閹黨的期望肯定會落空,自己沒這麽傻,把自己送到文官們的手中任憑他們擺而,“平衡”,而且是多方平衡,削弱閹黨和文官們的勢力,扶持支持自己的一方勢力,這樣自己的日子才會過得舒坦。當然,首先必須要建立隻聽命於自己的軍事武裝。
想到此,他也不由得暗自得意,這段時間自己的準備可是很充足的,手中儲備的武器足可以裝備上十萬人,而且還有許多的軍事人才,特別是華夏帝國向自己推薦的那些人,都已經悄悄的全力籠絡,相信現在自己登上了帝位,這批人絕對會自己忠心耿耿。
“陛下、陛下···”原信王府的大總管徐應元,焦急的囁聲喊道。
“啊……”
陷入自己思維的朱由檢終於反應過來下麵還跪著一群大臣,年齡大的長時間跪著都已經臉色發白了。
深吸了一口氣,既然登上了這個帝位,為了漢家正統,為了大明的傳承,還有百姓,自己都不得不努力的去做一個好皇帝,那群在華夏帝國眼裏隻是垃圾的的文臣武將們,以後的日子將要費盡心力來應付他們了,想短時間結束這種狀態不太可能。
“眾卿平身!”
“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跪的手腳發麻、臉色發白的殿下大小官員整整衣袍,重又按部就班的站了起來。
十七歲的年紀,白皙的臉龐還尚顯稚嫩,但此時卻滿麵的嚴肅莊重。緩緩開口說道:“朕,甫登大位,於朝政民生都不甚了然。日後,還需各位同心勉力,共勵公忠。勤於政事,潔己愛民。方不負先帝托付之重任!”
話音落罷,群臣垂首道:“臣等謹遵教誨,吾皇聖明!”
“陛下,華夏帝國孫間孫部長獻上賀禮,祝您登上大位。”
“華夏帝國。”朱由檢又陷和了深思。
從遊曆華夏帝國南北的經曆來看,他明白對方的強大和富足,而且也幫助過自己良多,特別是在武器裝備和資金方麵,更是對自己竭力扶持,已經去世的皇兄是如何一位皇帝不去作評價,但從他們麵對皇兄的態度時就可以看出,他們大部分人對皇兄並無好感,因為事不關已才漠不關心,隻是對有可能成為下位皇帝的我大加幫助。他們的目的何在?真的隻是為了同為漢民族的百姓?還是為了能持續的移民?
想到這他又搖搖頭否決了剛才的想法,事情絕對沒這麽簡單。
“也許我該限製他們的移民了,至少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人口就是最寶貴的財富’這句話的含義。雖然前幾年的移民替大明解輕了大部分的負擔,讓整個社會免於了一場民亂。但移民不能無限製的進行下去。”
“外臣孫間參見陛下!”
“孫部長請免禮。”孫間的覲見再次打斷了他的思緒。
“陛下,由我們雲懿陛下親自挑選的很多賀禮已經來到了天津衛外海,護送的包括華夏帝國太平洋第一艦隊的所有艦隻,也希望到時候能請您去檢閱他們,為您獻上一場海上閱兵式,因為它們代表著我們漢民族的堅強後盾,永遠護衛著華夏帝國,當然也包括大明帝國內的漢民百姓們。”
“什麽意思?示威嗎?”朱由檢在心裏問道。
“難道我暫停移民他們還能夠攻進來?不,以我對他的了解,雲懿做不出這種事,但肯定有其他方式對付我。也許在我沒有實力的情況下,並不能阻止他們的繼續移民,算了吧,‘攘外必先安內’,先把整個朝堂捋順後再說,反正大明人口還很充足。”
想到此,他很快開口說道:“謝謝雲懿陛下的賀禮,也謝謝太平洋第一艦隊的將士們,不遠萬裏趕過來為我祝賀,安排好時間,我一定親自到場檢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