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劍拔弩張
「王上,秦軍突攻榆次、晉陽,兩城城守急遣人來報……」正在宮內小憩的張瀟,在突然的聽到這一訊息,忙的起身趕往宮內的政殿而去!
走立在路上,張瀟才忙的開口著問道:「太后可知?」
李近華也是不敢隱瞞,忙的回道:「王上,嫪賢已去稟明太后,此時殿內大臣早已在等候……」
事情緊急,張瀟自是來不及的多想,就踏步進入殿內!恰如其時的,趙威太后與著嫪賢也匆匆間的趕來,張瀟與著太后,一前一後的登坐於尊位之上!
事態危機,來不及得讓著眾臣間見禮,張瀟就看視著身旁間的威太后一眼,就急聲著道:「今逢突聞,秦略我趙榆次、晉陽之地。秦王乃是趁我大趙,先王近逝,新王初登之機而伐,眾臣之間可有破敵之策?」
榆次、晉陽之地,處于軍事必爭的要塞之地!特別是晉陽,它是趙國的先期都城!時趙簡子家臣董安於在太原盆地北端晉水北岸,懸瓮山東側修築晉陽城。
晉陽若失,則邯鄲就直接的突顯在秦軍的兵鋒之下,況且,作為趙國的發家之地,豈能有失?
文臣之間,還尚在討論之間,武將那邊,一身戎裝的馬服君就請命來道:「王上,臣曾與秦軍鏖戰,今番若為將而出。必震懾於秦軍士卒於行伍之中,拒敵於外!」
自是廉頗在年初被先王遣於趙魏邊境之地,如今的趙國武將當中,除卻閼與之戰大勝的馬服君外,當真的無人敢扛起這面大旗來!
不過,馬服君之話尚未得到武將中的雲集響應,文臣之中的平原居卻是站立出來,直接的指聲出來道:「王上,馬服君之言,雖為明理,但今我大趙乃為多事之秋也!臣得密言!秦國此番出兵,乃意欲連橫燕國,齊謀於趙!兩方夾擊,恐難以為之爾!」
平原君的話語一說出口,殿內之人紛紛議論開來!若燕國出兵擊於趙國的代地,趙國陷於兩線作戰之地,此番當真是危矣!
張瀟尚未開口來,身旁間的威太后就忙的問道:「此戰凶也!列為眾臣可有計策破之?」
親秦派的樓緩立馬間的站立出來道:「王上,此事易也!當擇一使臣,西入秦國,許以重禮,重割焦、黎、牛狐之地,當可避於此戰!」
樓緩嘴中所說的割讓之地,乃是趙國惠文王之時,秦與趙互換城池!當秦國如約將藺、離石、祁等地換給趙國時,趙國竟然爽約拒絕把焦、黎、牛狐給秦國。
此後,爆發的閼與之戰就是出現在這種的境況下的!而時到如今,秦國剛兵鋒直指,趙國竟是要一兵不戰,就要割讓城池!
這讓著多慷慨悲歌之氣的趙國將士怎能心肝!一時之間,朝堂之內,眾多的將士軍士怒視著樓緩,此等賣國行為的話,他也是說的出口來?
莫說著殿內的武將戳之以鼻,就連著威太后在聽著他話后,內心之間也是深以為恥。趙國的土地乃是趙國的將士憑藉血肉之軀換來的,豈是他一句話來就能夠割捨的?
藺相如也是忙的上前回聲道:「王上、太后,臣有言請!樓卿之言,雖不失為一退敵之策!但兵法上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今我大趙,尚還未到一戰未戰,就割城言和之境,況此也並非無解之題!」
藺相如深諳為官之道,他的話自是不想著得罪任何人!在他話及之後,端坐於王位上的張瀟自是聽及出他的話中之意道:「藺卿之策,寡人猜上一猜?素聞之,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燕國的宿敵乃為齊國,可是要連齊破秦,藺卿可是此意?」
突然間的趙王說出這麼一策來,藺相如突兀了一剎,就忙的回道:「王上口中之策,正為臣之所言爾!秦國此番出兵,韓魏必怯於秦國勢大,不敢出兵,列國之內,唯有齊國可敢出兵!」
平原君自是明白著此番當連齊破秦,因此忙的幫聲藺相如道:「王上、太后,當依著藺卿之言爾!遣一使者,即可前往齊國,若是晚了,後患無窮!」
張瀟本是想即刻依著藺相如之話,突然間的想到自己母后還坐在身旁間來!張瀟看視著她一眼,在得到她的示意后,才是開口著道:「就依藺卿之言!然何人可堪此任?」
平原君名聲在外,列國之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本是要起身請往時,朝臣內卻是走出一人道:「王上,臣嘗居於臨淄,熟於齊國朝臣,此番而去,當不辱使命!」
憑聲看來,一個熟悉的臉龐出現在張瀟的眼中!此人正在在臨淄囚牢內,有過一面之緣的趙國大夫——召禺!
一見是他,張瀟立馬間的臉色之上浮現著笑意道:「召卿,汝因寡人前事,已為齊國朝臣等不容,此番可還趕去?」
召禺將他救出牢獄的恩情,他自是不敢忘!此番問他,正是擔心他的生身性命安全而問及的!
召禺一聽話后,忙的感激涕零道:「王上之恩,臣不敢相忘!然臣為趙使,此去乃臣之職分也,豈能退讓?」
張瀟聽著他話后,不免的大嘆一聲道:「有召卿之言,何事不成?但召卿事成歸來之事,寡人親為召卿斟酒言歡!」
能得王上斟酒把話,當為一份殊榮,召禺忙的跪拜下道:「臣當為我王儘力爾!」
見著遣使入齊的問題已經解決,張瀟立馬間的就對於遣將之事計上心來!打鐵還得自身硬,縱使召禺立馬間的說服齊國,出兵相助,那他們這也是得爭取時間啊!
張瀟就看視殿內的馬服君道:「閼與一戰,成將軍之功名!今趙國再逢秦亂,望將軍救趙國臣民於水火,守我疆土,衛我社稷!今番出戰,當再展我趙軍雄風!」
馬服君趙奢立馬間的跪拜下道:「臣自是不辜我王之意,退卻秦軍,衛我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