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傲然秦師
張瀟從著平原君的府內而出,衛賈忙的緊隨著問道:「王上,吾等這是趕往何處?」
適才與著平原君相談之時的話來,平原君自是會與著呂不韋他們相商!而今既出於王宮之外,張瀟看視了一眼面前的天色來,就回聲著道:「去醉春樓,寡人要去找尋一下荀先生……」
張瀟後面半句的解釋之言,純屬多此一舉!衛賈身為護衛,主子讓他去哪,他就去哪,何須出言解釋!他的這麼一句話出,分明是有著几絲借名而行其他之事的意圖來的!
不過,衛賈也僅僅只是會心一笑,就立馬間的策鞭向著醉春樓方向趕去……
……
咸陽,王宮之內!
自是馬服君合著齊國的安平君田單一道擊退秦師之後,主將蒙驁就退守至河東郡。在確定趙奢不在復攻秦土之後,這才的與著副將李瑤等人趕回秦都咸陽而去!
而咸陽那邊,自是知曉齊國田單援救后,本是要立馬間的遣兵而去!還未商討好誰為主將之時,蒙驁他們已然是趕回王宮大殿之內!
與著走之前相比,蒙驁在回來之時,可謂是備受冷遇!雖說是,敗軍之將,何敢言勇!但此番之敗,蒙驁既未損兵折將,又未失卻寸土,當真是榮辱於一瞬之間,人情冷暖,讓人唏噓短嘆啊!
蒙驁踏步進入大殿之內后,就「撲通……」一下的跪拜在地道:「王上,臣此番引領秦師,無寸功之所得,反使秦師蒙受敗績,臣愧對於吾王啊!」
本是對蒙驁初嘗敗績心有芥蒂的秦王,在聽到蒙驁這一番自責之言話后,就從著王座而起勸撫著道:「蒙將軍,一戰之敗,何有懼焉?此番兵敗,乃是齊師突至,非將軍之責矣!」
說話之時,秦王步伐顫顫,看視著隨同而拜的李瑤等人!而安國君贏柱見著秦王身體稍有異樣,忙的走近前來攙扶著秦王微聲道:「父王,可要先行歇息?」
自是悼太子在著魏國無故逝去之後,安國君身為秦王年紀最大的兒子,就立馬間的活躍在眾臣的眼間!不過對此,秦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未出語贊成或反對!
秦王扶著安國君的手后,卻是搖頭以拒著道:「無事,寡人的身體,寡人自是知曉!」一個小插曲之後,秦王就問聲著道:「馬服君此番在晉陽退卻將軍,秦軍損失幾何,將軍可細自稟明!」
蒙驁出兵伐趙,自是引兵數十萬之巨。因此,秦王立馬間的就問來,損失幾何?秦趙之間的雙強局面,秦王在一步步試探中要知曉趙軍實力來的!
蒙驁:「王上,臣令王陵虛兵在榆次以制趙軍,後來馬服君引兵相攻之時,臣就引兵相退!損失甲士不過十之三四矣!」
蒙驁的損兵最為主要的還是在攻晉陽城上的損失,因此他的話語一出,秦王立馬驚看著蒙驁來!對手為著馬服君,戰績還能打成這樣,不可謂是一員新興將星啊!
因此,秦王立馬間的讓著他們起身著道:「蒙將軍此戰,兵退尚還能打成於此,起身來罷!」
蒙驁聽著秦王不予言罰,立馬間的謝恩聲道:「謝吾王不罰之恩!」秦王不罰,秦國律令對於兵退之人也僅僅只是做到物罰而已!
而蒙驁起身之後,秦王就復還至王座之上而問道:「蒙驁,可覺得此番之戰,秦趙兩軍兵甲相比如何?」
秦王這話問時,本是在一旁恍然失神的相國范雎,此刻卻是雙目間炯炯有神,他也是在等著蒙驁是要作何間回答的!
蒙驁聽著話來,就抱拳聲道:「王上,秦卒較之趙卒而比,遠勝於他!但趙國勁騎不可小覷,而且趙騎甚多,此我秦軍之短處矣!」
秦王聽著話來,就看著下面間的相國范雎問道:「相國,趙國新王初立,兵伐於他,卻是無功而返!不知相國對此有何言說?」
范雎聽著秦王喚他,就出身一拜著道:「王上,此番一戰,趙雖有勝意,但盡賴齊之援兵!遠交近攻,步步蠶食三晉之地,當可行矣!」
范雎眼光毒辣,單就是從著蒙驁的言語之中就分析出趙國的實力不濟!何為大國?人才、實力、民眾之數……任何一方面拿來說,趙國都沒有能夠與秦國可能相抗的實力!
但秦王聽著話后,卻不盡然!當著蒙驁等人的面來,他直接的出言道:「趙有胡刀騎士,實乃寡人心中所忌爾!」武靈王所遺留下的東西,至今還讓著秦王心有所忌啊!
對於趙國,秦王一直間的視為統一天下的一大敵手,因此,他不會像當年先祖坐視齊國強大一般,他要時刻間的鞭策趙國,讓他明白,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秦王一心的想要改變秦趙雙強的局面!因此,他是在不斷的試探趙國的反應!而面對著,范雎則是立馬間的回聲道:「王上,對於趙國,當時要不停出兵挑釁,不可使著他們靜心發展!」
這其實一直都是秦國對趙的策略,如今被著范雎直接間的言及出來!秦王思慮之下,就問聲范雎道:「相國,寡人聽聞魏國國相魏齊,已然逃至趙國,當可好生利用一番!」
范雎聽著秦王的話,就眼神微轉思量起秦王的深意來,須臾之後,他才知道這是秦王一箭雙鵰之策來的!范雎拜道:「王上,聽聞魏齊已至平原君府內,當可相邀平原君前至咸陽相聚!待平原君入秦后,就立馬扣押於他,看趙王作何反應?」
魏齊乃是當年陷害范雎的仇人,如今應邀平原君入秦,明面上可是為范雎報仇,顯示秦國君臣一氣!可暗地之內,乃是秦王不斷試探趙國,看著趙國是要作何間的反應來的!
秦王:「既為范相所言,就依言而行!寡人倒是要看看,這新繼王位的趙王當是要作何反應!」
秦王一語中的,范雎看視身旁之人後,忙的回道:「臣依王上之令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