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紅星照我去戰鬥> 第二三零章 鏖戰華北

第二三零章 鏖戰華北

  就在八一三松滬會戰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1937年8月31日,日軍大本營撤銷中國駐屯軍番號,編成華北方面軍,任命寺內壽一大將擔當方面軍司令官,轄第1軍和第2軍,直轄第5師團、第109師團、中國駐屯混成第11旅團、臨時航空兵團。


  華北方面軍顧名思義,他們的主要作戰區域便是在華北地區,範圍包括冀省、晉省、齊魯、豫省以及綏遠、察哈爾、蘇省、皖省、鄂省的一部分,其大本營駐紮在北平市。


  寺內壽一,日本帝國陸軍大將、伯爵。前首相寺內正毅長子,二二六事件后,由於寺內壽一出身名門,超然於派閥鬥爭之外,有完整的任職履歷,並且性格開朗豁達,勇於為部下承擔責任。


  他不僅在軍界,在政界、財界都頗得人緣,成為擔負「肅軍「重任的陸軍大臣的不二人選,因而,由陸軍參謀總長、教育總監、陸軍大臣聯合召開的三長官會議,確定了由寺內壽一來出任新陸相。寺內壽一出任陸相后,馬上以其「鐵腕「行動整肅陸軍。


  1936年3月23日,為了粉碎「皇道派「陣營,寺內壽一撤換了一大批「二二六「事變的骨幹分子,形成新的陸軍省和參謀本部的人員安排。


  寺內壽一此後一人獨掌陸軍人事大權,清理完皇道派又將統制派的骨幹杉山元、西尾壽造和梅津美治郎調來控制陸軍中央,自此統制派完全掌握了陸軍,這就意味著日本徹底走向對中國擴張的道路。


  此時的日軍空前的狂妄,對於四分五裂的中國完全不放在眼裡,以寺內壽一、杉山元為首的陸軍馬鹿們更是喊出了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口號。


  在寺內壽一的心裡,中國是滋養大日本帝國的肥沃土壤,因此他主張速戰速決解決中國,擔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后更是對整個華北地區發起了猖狂的進攻。


  1937年8月,日軍全面佔領北平、天津后,即沿平綏、平漢、津浦鐵路大舉進攻華北。南口前線部隊抗擊著日軍板垣師團的猛攻。


  與此同時,日軍東條縱隊也同時猛攻張家口。守軍第二十九軍劉汝明部不戰而退,閻老西的第61軍反攻不力,張家口失守,南口危在旦夕。


  毫無疑問,日軍下一個矛頭所向是第二戰區閻老西苦心經營的晉省。晉省,四面環山,地勢險要,素有「華北屋脊「之稱,在軍事上被兵家稱之為「華北之鎖鑰「。所以日軍欲統治華北,必先圖晉綏;欲圖晉綏,必先爭太原;欲爭太原,必先奪大同或平型關。


  8月下旬,沿平綏路西進之敵突破南口后,繼續西犯。進至張家口后,又兵分兩路:一路直取天鎮,指向大同;一路由日軍第五師團一部南下蔚縣、淶源,經廣靈、靈丘,向平型關奔來。


  面對晉北形勢日益危急的狀況,中國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部決定,在平型關—雁門關—神池內長城線組織防禦,憑藉長城阻止日軍進入山西腹地。於是,民黨軍一方面集中所屬兵力以殲滅平型關之敵。


  另一方面,眼看日軍就要打進自己的老巢,閻老西再也顧不得和工農黨的私仇,緊急致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八路軍總指揮朱老總:「我決殲滅平型關之敵,增加8個團的兵力拂曉可到,希電林師夾擊敵之側背。」


  9月23日,接到第二戰區司令部命令后,八路軍總部向115師下達了為配合民黨軍作戰而側擊平型關的命令:「據閻電,敵於昨夜以來忽奇襲我平型關陣地,現在激戰中。115師即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但須控制一部於靈丘以南,保障自己之左側。」


  115師接到平型關伏擊日軍的命令后,師長林帥、副師長聶帥等迅速召開了營級以上幹部動員大會。


  會議由政訓處主任羅帥主持,林帥首先發表講話說道:「同志們,我們八路軍第115師從改編以來,渡過了黃河,來到了這裡。這裡是晉省的東北部,西北面就是長城線上的平型關,北面是靈丘城。


  現在,敵人已經佔領了平綏鐵路上的大同,日寇的前鋒部隊已佔領了北面的廣靈、靈丘、淶源等地。


  如今,敵人正在向內長城線上的友軍陣地進攻,我們這裡已經能夠聽到炮聲,就是敵人進攻平型關的炮聲。」


  緊接著,林帥分析了戰局,介紹了敵情,激動而有力地號召道:「中華民族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考驗!我們工農黨人,應該擔當起,也一定能夠擔當起這救國救民的重任!」


  最後,他斬釘截鐵地說:「我們要在日寇進攻平型關時,利用這一帶的有利地形,從側后猛擊一拳,打一個大勝仗。給敵人一個打擊!給友軍一個配合!給人民一個振奮!」


  會議結束后,115師師部隨即下達了向戰地行軍的命令:第343旅於本日下午由現駐地上寨、大興庄等地出發,沿獨峪、站上、長溝、王巨鋪,於晚12時前到達冉庄待機;


  第344旅687團,於本日下午由下關駐地出發,經河鋪到站上,待343旅和師直屬隊通過之後跟進,於晚12時前到達冉庄南面斗方石待機;

  第344旅688團於本日下午由駐地下關出發,於晚12時前到獨峪待機,師獨立團和騎兵營於本日下午由下寨駐地出發,沿上北泉、徐家台、白羊鋪、搶頭嶺等地進入廣靈、淶源地區;師直屬隊在343旅之後跟進;師主攻部隊由冉庄向伏擊地區的開進時間,另行通知。


  平型關,位於晉省靈丘縣與繁峙縣交界的關嶺上,為明代內長城內三關與外三關之間的重要關隘。宋代稱瓶形塞,明稱平刑嶺,清代始稱平型關。


  平型關四面環山,峰巒疊嶂,地勢極為險要。一條峽谷古道穿關口而過,西抵雁門,東通京薊,自秦漢以來即為軍事要隘、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這裡曾發生過多次戰事。


  平型關是晉東北的一個咽喉要道,兩側峰巒迭起,陡峭險峻,左側有東跑池、老爺廟等制高點,右側是白崖台等山嶺。


  平型關山口至靈丘縣東河南鎮,是一條由東北向西南伸展的狹窄溝道,地勢最險要的是溝道中段,長約十多公里,溝深數十丈不等,溝底通道僅能通過一輛汽車,能錯車的地方極少,而南北溝岸卻是比較平坦的山地,是伏擊殲敵的理想地。


  林帥在仔細勘察地形后,幾經研究討論,最後下達作戰部署:685團和686團於24日晚進入白崖台一線埋伏,伏擊老爺廟至關溝一帶之敵;

  687團埋伏於小寨村東面山地,專打敵人的後續部隊;獨立團深入敵後,插到腰站地區,切斷敵人從淶源至靈丘的公路運輸線,阻擊淶源、廣靈兩個方向的日軍援軍,保證主攻部隊殲滅平型關正面之敵。


  345旅(原時空中不存在)充當總預備隊,但伏擊擊潰日軍主力后,由345旅負責收尾,務必對日軍實現全殲。


  25日凌晨5時,除687團還在向伏擊區開進外,其餘部隊均已進入了伏擊地區,並按照所分任務在各自的位置上潛伏起來,靜靜地等待著日軍的到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