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人口增長
南京不出所料地淪陷了,在南京淪陷期間,張城整個人都變得非常的暴躁,每天都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大發雷霆,直到每天晚上接到紅劍特戰大隊大隊長張文真發來的電報,他的心情才會稍稍安定下來。
大屠殺還是發生了,只是和原來歷史上整整三十多萬人被殺相比,在張城的蝴蝶翅膀下,被屠殺的人數少了很多。
張城把紅劍特戰大隊冒死帶出來的日軍屠殺證據,發表在全世界頗有影響力的媒體上,日軍的暴行頓時引得全球一片嘩然。
在全球媒體的一片指責聲中,日軍的屠殺行徑不得不有所收斂,從12月10日開始派出了大批憲兵部隊,整頓軍紀,制止屠殺暴行。
不過就算如此,在12月3日到12月10日短短的一個星期內,日軍還是屠殺了南京軍民整整五萬多人,秦淮河上的江水都被鮮血染紅了。
受張城所命,紅劍特戰大隊對日軍屠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及執行者發起了瘋狂的報復行動,其中南京大屠殺的幕後主使者,在戰後以親王身份逃脫戰犯審判,一直活到94歲高齡的上海派遣軍司令官,陸軍中將朝香宮鳩彥王被張文真親手阻殺,為此特戰大隊付出了整整八名特戰隊員犧牲的代價。
除了朝香宮鳩彥王外,展開殺人競賽的主凶田中軍吉大尉以及兩名競賽兇手向井敏及野田岩兩位少尉,也在深夜中被特戰隊員割去了腦袋。
不過由於朝香宮鳩彥親王被暗殺,導致南京氣氛空前緊張,日軍在城內布下了天羅地網,使得紅劍特戰大隊再也沒有好的阻殺機會,張城為免紅劍特戰大隊遭受重大損失,當機立斷命令紅劍特戰大隊撤出了南京,繼續回到皖南配合新四軍打游擊。
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從三十萬降到五萬,大屠殺的主凶朝香宮鳩彥王再沒有逃脫懲罰被張文真一槍爆頭,這讓張城的心靈好受了許多。
要知道南京淪陷的這一整個星期,張城因為明知悲劇發生卻無法阻止而讓他心理倍受煎熬,如今一切都塵埃落定,張城也從煎熬中解脫了出來,整個人變得輕鬆了許多。
雖然大屠殺的其他主凶如華中方面軍司令松井石根大將、第3師團先遣隊聯隊長佐鷹森孝大佐、第9師團師團長吉住良輔中將、第16師團師團長中島今朝吾中將、第103旅團長山田栴二少將、第10軍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將、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中將、第18師團師團長牛島貞雄中將、第114師團師團長末松茂治中將、國崎支隊支隊長國崎登少將等人都逃過了紅劍特戰大隊的暗殺,但張城相信,自己在將來的抗日戰場上一定會將他們全部殲滅,用他們的人頭來祭奠無辜死去的南京同胞。
南京大屠殺發生后,民國政府立即公開進行了強烈譴責,並派遣外交人員遠赴歐美宣傳和控訴日軍在南京的暴行。
民黨領袖常凱申發表了公開講話,強烈控訴日軍的暴行,並宣稱民國政府決不會被日軍的暴行所威嚇,將會堅持抗戰到底。
張城則利用張仲文販賣絲襪比基尼在歐美建立的商業渠道,在米國《紐約時報》、英國《泰晤士報》、法國《費加羅報》等世界主流媒體相繼發表南京大屠殺的報道,令得日本在世界各國人民面前撕去了所謂文明國家的偽裝,形象大跌。
統帥作為中國工農黨的領袖也在新華人民廣播電台上講話,他強烈譴責了日軍在南京製造的大屠殺,稱其為禽獸行徑,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堅決抗日到底,消滅日本侵略者,抓捕在南京製造大屠殺的主兇案犯,讓他們接受人民的審判。
日本侵略者沒有想到,他們在南京製造的大屠殺不但沒有威嚇到中國人,反而使更多中國人團結起來,加入到抗戰的隊伍中。
隨著南京大屠殺事件的不斷發酵,日軍屠殺平民百姓的細節越來越多被曝光出來,在日本佔領區內,不斷有百姓拖家帶口,逃離淪陷區,一時間竟使得八路軍治下根據地人口大增。
相比於淪陷區內烽煙四起,百姓流離失所的景象,八路軍治下的西北大地彷彿世外桃源一般,沒有戰爭,沒有剝削,人民安居樂業,隨處可見百姓們喜慶的歡笑聲、嗩吶聲,
而且逃難的人們發現,八路軍還主動給他們建造房子,分田分地,尤其是河套平原上的土地,非常的肥沃,讓難民們無比的驚喜。
驚喜的難民沒有忘記在日本淪陷區苟延殘喘的親友,紛紛寫信告知他們,儘快搬遷到八路軍根據地,這裡人少地多速來。
八路軍主持政府工作的幹部很快就發現,隨著全面抗戰的爆發,大西北根據地的人口迎來了爆炸性的增長,華北地區的整體淪陷,擔心在日本殘暴統治下遭遇屠殺的華北人民紛紛前往大西北逃難。
這令中央感到無比的欣喜,大西北根據地雖然擁有雄厚的礦產資源,以及河套平原廣闊的土地資源,但是因為人口稀少,根據地的發展雖然算得上是日新月異,但總體上還是處於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然而隨著人口的爆炸性增長,許多發展中的大難題很快便迎刃而解了。
尤其是華北京畿地區的各大高校,在地下黨員的大力宣傳下,除了一些對工農黨極度不認可的學校外,大部分學校都選擇搬遷到大西北地區,令得大西北的高等教育迎來了爆炸性的發展。
工農黨中央為贏得更多華北百姓的青睞,也實行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好政策,如設立教育資金幫助高等院校搬遷,免費供給土地給高校建校,制定工人勞動保護法,規定最低工資標準及最高工時,給農民分田分地分良種等等等等,這些政策都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奇效,令華北百姓對大西北心生嚮往,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