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燕昭王> 第六章 太子平無改父命

第六章 太子平無改父命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燕太子平得知父親燕王噲要廢掉自己之後,立即找太子太傅郭隗商議,郭隗建議趁燕王詔書未下之際,號召群臣,靖國難,清君側!太子平一聽連連搖頭:「父為君,孤為臣,以下犯上,必然不妥!」


  郭隗正顏厲色地反問道:「大王受奸人蠱惑,難道就任由他這樣下去嗎?」


  太子平看了郭隗一眼,無奈地說:「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愚蠢!」郭隗叫道。「大王乃是太子生身之父,如今大王被奸人蒙蔽,國家有累卵之危,蒼生有倒懸之苦,太子應該即刻起兵,剷除大王身邊的奸佞,以保社稷,決不能效仿腐儒講什麼三綱五常!」


  太子平還沒見過自己的老師這麼憤怒過,燕國信奉儒學,也不好直接頂撞,只是神情黯然地說道:「孤只想化解危難,安身保命,如果太傅執意勸孤興兵,那就不必多說了!」


  「太子,這…」郭隗還想說什麼,看著太子平那一臉扶不起來的窩囊勁兒也就住了口。「那太子好自為之吧!」


  太子平看到郭隗不再說什麼,自己回府去了,剛到門口就發現黃鵠等一眾官員在翹首以盼,看來他們也得到信兒了,看到太子平到來大家都圍攏了過來:「見過太子殿下!」


  「眾卿平身!」


  上大夫黃鵠直起身子走到太子平面前問道:「太子可曾聽聞廢立之事?」


  「已然知曉!」太子平神情黯然地點點頭。


  「那太子將如何處之啊?」黃鵠追問道。


  太子平猶豫了一下說道:「既然是父王親下詔書,只能奉詔行事了!」


  「不可!」黃鵠立即上前阻止道。


  「那上大夫以為該如何處置?」太子平反問道。


  「這…」黃鵠也不好直說,張口結舌的說:「這個且容商議!」


  「跟孤進府吧!」太子平在前面走,一眾官員隨他進了太子府,大家剛剛坐定,上大夫黃鵠就站起來說:「太子殿下,我等追隨太子殿下多年,如今太子殿下不能坐視不理啊!」


  太子平無助的看了黃鵠一眼:「既然是父王下的詔書,你要孤如何處置啊?」


  「我等誓死追隨殿下!」黃鵠十分堅決的一抱拳,他的意思就是只要太子一聲令下,我等即刻擁立太子為王。


  「我等誓死追隨太子!」其他一眾官員紛紛上前施禮。


  「你們這是幹什麼?要逼宮嗎?」太子平瞪著眼睛叫道,他惹不起子之,又不敢違逆他父王,但在這些人面前還是可以橫起來的。


  下大夫宮他看到太子平對外人如此懦弱,對自己人如此強硬,很是氣憤,可他是儲君,還得指望著他,只能勸進,想罷宮他近前兩步,苦口婆心地哀求道:「太子殿下,萬萬不可交出太子印綬啊!儲君乃是國之根本,一旦交出,必然傷及國本,這是取亂之道啊!」


  太子平一看下大夫宮他近前,略帶希冀地問道:「下大夫有何良策?」


  宮他無奈地嘆了口氣說:「既然太子殿下宅心仁厚,不忍燕國百姓無辜受戰亂之苦,只有明日朝堂之上,眾大臣據理力爭,以求保住儲君之位,想那子之未必就能獨斷專行!」


  「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太子平無奈地嘆息道,眾大臣見太子平如此也不多說什麼,紛紛離開了太子府。


  就在太子平等人一籌莫展的時候,薊城之中有一人正在更換朝服準備進宮面君,此人身長八尺,面如冠玉,唇紅齒白,濃眉大眼,正是燕王噲的庶公子姬職。其實他得到消息比太子平還早呢,他的生母就是易王后,燕王噲的正妃,秦惠文王的女兒。鹿毛壽一進宮易王后就知道了,立即派心腹侍女暗中監聽,不等鹿毛壽出宮,易王后已經派太監景武通知公子職,讓他千萬不要輕舉妄動。易王后是這麼想的,你們愛怎麼折騰怎麼折騰,怎麼燕國的天下也不是我兒子的,我兒子現在要做的就是明哲保身。誰知道公子職一聽說父王要廢了大哥,他坐不住了,立即更換朝服要進宮面君,太監景武怎麼勸姬職也不聽,無奈之下景武跪在地上抱著公子職的腿不讓他出去,公子職一怒之下把劍拔出來對著景武叫道:「公公一直跟隨母后,姬職不應該這樣對你,如今國家危亡之際,姬職應該挺身而出,公公再不鬆手,姬職就不客氣了!」


  「公子,王后讓老奴告誡公子不要輕舉妄動,話音未落公子就要進宮面君,老奴死不足惜,一定要阻止公子進宮!」


  景武抱著姬職的大腿就是不放,姬職還就真下不了手,拎著寶劍拖行了兩步,景武還是不放,姬職再次舉起了寶劍,景武把眼一閉,愛怎麼地怎麼地吧。【零↑九△小↓說△網】就在這時候門口一人急匆匆闖進來大喊:「住手!」


  景武睜眼一看,可來了救星了,只見此人四十歲上下,身長七尺六寸,正是公子太傅衛襄。這衛襄原是衛國宗室,後來衛國衰落便來到了燕國,此人很有學問,當然這和衛國的制度有很大的關係。衛國也是西周時期的諸侯國,是周文王的第九個兒子衛康叔的封地,都城在朝歌。朝歌是商王朝的都城,治下都是商朝的老百姓和殷商的舊貴族,周公為了不欺負他們,告誡衛康叔在衛國沿用殷商舊律,如此一國兩制,衛國出了不少人才,尤其是在律法方面,更是沒有任何國家能和衛國相比。其中就有匡扶魏國、楚國兩個大國的天才軍事家、改革家吳起,還有大名鼎鼎的秦國改革家商鞅,有傳聞鬼谷子也是衛國人。衛襄就成長在這樣一個環境中,他修行的是黃老之術,也就是道術,當然道家也分很多門派,像商鞅那樣的,一開始修行黃老之術,後來轉變為法家,鬼谷子修行的黃老之術,後來轉變為兵家、縱橫家,這衛襄修行黃老之術,就是黃老之術的本源,屬於老子、莊子一派。


  衛襄來到燕國之後,有人見他很有學問,便舉薦他做官。那時候的燕國教育方面十分落後,即使成年男子,智力也就和嬰兒差不多,衛襄升遷很快,那時候燕王噲還不那麼糊塗,也沒有迷信儒家思想,對三個兒子的教育非常重視,衛襄就做了公子職的師傅,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公子職對師傅十分尊敬,他一聽是師傅的聲音,趕緊把寶劍放下了。衛襄緊走幾步來到近前:「公子,你要幹什麼?」


  「太傅大人!」公子職趕緊施禮。


  景武此時還抱著公子職的大腿呢,不等公子職說話,他帶著哭腔說:「太傅大人,公子要進宮面君,王后叮囑不要輕舉妄動,老奴阻攔不住啊!」


  「你起來吧!」衛襄說著話把景武從地上扶了起來,又轉身對公子職說。「公子啊,此時不宜進宮!」


  「太傅,你不知道啊,父王要廢掉大哥的太子之位,這是國家危急存亡時刻,眼看燕國大好河山就要落入外人手裡,我怎麼能閉門不出呢!」公子職趕緊上前解釋說。


  「我知道!」衛襄板著臉說。「大王如今鬼迷心竅,公子的金玉良言他是萬萬聽不進去的!」


  「聽不進去是父王的事兒,我一定要進宮!」公子職說著就往外走,衛襄一把就把他胳膊拉住了:「公子不能去!」


  「太傅,你就讓我去吧,否則姬職不會甘心的!」公子職苦苦哀求道,衛襄就拽著他衣服不放,公子職就往回奪,兩個人正撕扯間就聽門外一個女人的聲音叫道:「你去哪兒啊?」


  「母后?」公子職趕緊停止了拉扯,整理衣服恭敬地站在門口,衛襄也趕緊收了手。門外一個女人急匆匆就進了門,只見此人身長七尺,三十多歲的年紀,甚有姿色,一雙丹鳳眼,兩彎柳葉眉,體態豐腴,膚白如雪,正是燕王噲的正妃,秦惠文王之女易王后。她打發景武給公子職送信之後心裡還是不踏實,生怕她這寶貝兒子管不住自己的脾氣鬧出事兒來,景武出發沒多久,她也趕了過來,正好碰上衛襄攔著公子職進宮。易王后一進門就對著公子職嚷道:「你上哪兒去啊?」


  「我,我要進宮面君!」公子職支支吾吾地說。


  「母后的話你當耳旁風是吧?」易王后瞪著眼睛問道。


  「可是…」


  「可是什麼?你大哥都沒著急,你著急什麼?給我老老實實在家待著!」易王后一頓訓斥,公子職不說話了,他又是至孝之人,也不好頂嘴,只能默默垂手而立。易王後轉頭吩咐衛襄:「太傅大人!」


  「臣在!」衛襄緊走幾步上前施禮。


  「你就在這兒看著他,沒本宮的旨意,別讓他出門!」


  「是!」衛襄拱手答應了,公子職這下沒詞兒了,易王后看到他情緒穩定了才轉身回宮去了。


  第二天一上朝子之就宣讀了燕王噲的詔書要廢了太子平,上大夫黃鵠,下大夫宮他,薊城將軍市被據理力爭,子之還真就沒辦法奪下太子印綬,沒辦法又去請示燕王噲,燕王噲聽后大怒,立即派太監召太子進宮。這太子平也沒和眾大臣商量一個人進宮去了,燕王噲在別宮氣呼呼地等著他。


  「見過父王!」太子平上前施禮。


  「孤不是王了!」燕王噲沒好氣兒的說。


  「是」太子平有些尷尬,跪在地上沒敢動。


  「是什麼是?孤的詔書你可曾接到?」燕王噲瞪著眼睛質問。


  「已經接到!」太子平唯唯諾諾地說。


  「那還不奉詔,還等什麼?」


  「姬平怕父王被奸佞小人蒙蔽!」太子平趕緊解釋道。


  燕王噲有些不屑地說:「孤是和堯舜一樣聖明的君主,怎麼可能會被奸佞小人蒙蔽?你這個逆子,你知道什麼是孝嗎?」


  太子平看到燕王噲一眼,抱拳摒手道:「回父王,聖人曾雲,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燕王噲聽罷跳腳罵道:「那還是的,現在孤還沒死呢,你就敢忤逆孤的旨意,孤要是死了,你還不得翻了天啊!」


  太子平看到父王這麼生氣,趕緊叩頭:「兒臣知錯了!」


  燕王噲瞪了他一眼,咬著牙說道:「知錯了,那該怎麼辦啊?」


  「兒臣即刻交出太子印綬!」說罷太子平站起身來從懷中掏出象徵他儲君之位的太子印綬放在燕王噲手裡,燕國大亂即將開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