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津兵備(三)
惠慶公主陪著閔妃走出了重華宮,今天閔妃被打擊的夠慘了,面前堅持到了賜宴結束,這個時候王妃的表情有些恍惚了,惠慶公主看著閔妃,微微一笑,「看來王妃的確是累壞了,就趕緊出宮去吧。」
閔妃定了定神,「是,臣妾告退,還勞費公主殿下相送。」
惠慶公主陪著閔妃走了幾步路,走出了景仁門,「皇後娘娘的性子就是如此,清冷高傲,一般人是入不了她的法眼的,王妃常來來,日後相處久了,必然是知道娘娘的脾性,就不會如此介意了。」
「是,卻也不知道,皇後娘娘煩心何事?」閔妃探究的看著惠慶公主,惠慶公主一笑,「時候不早了,我要去給皇太后請安,就不奉陪了。王妃若是得空,就來景陽宮找我,我素日無聊,剛好可以聽一聽朝鮮的新鮮事兒。」
「請公主大發慈悲,」閔妃見到惠慶公主對著自己十分溫和,忍不住就開口懇求道,「讓世子可以在萬國會之後回到朝鮮,國內到底是需要世子坐鎮的,國主的身子一直不好,如果讓世子一直在外面,總是有傷父子天倫的。」
惠慶公主慢慢的搖了搖頭,「王妃見諒,這是外朝的事兒,我身為公主是不能夠干涉外朝的事兒的,您多和我相見,這無妨,可外朝的事兒,我委實是不敢做主,也不敢和王妃打著包票,」閔妃臉上露出了失望的表情,「不過,」惠慶公主轉了轉眼珠子,「若是王妃真的想如此做,那麼什麼時候我得了功夫,和皇上提一提就是,但準不準的事兒,那可就是皇上做主了。」
閔妃千恩萬謝的離開了,她要從順貞門重新出宮,惠慶公主雙手交叉,看著閔妃離去的背影,不由得搖了搖頭,「聽聞這閔妃乃是『海東女中堯舜』,和咱們老佛爺齊鳴的女中豪傑,今個一見,真真是失望,倒是百聞不如不見了!」
邊上的小太監小寇子賠笑說道,「憑她什麼豪傑,給咱們公主娘娘提鞋都不配,那裡還配得上和老佛爺相提並論呢?」
惠慶公主搖搖頭,「說起來也是可憐,小國的王妃,不知道天高地厚,在皇后那裡討了沒趣兒,還想著來我這裡求什麼恩典,老佛爺經常講的一句話,面子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個賺的。這話真真是說的沒錯,閔妃若是想做什麼,還是自求多福的比較好。【零↑九△小↓說△網】」
小寇子繼續問道,「主子,咱們要不要幫著向皇上那裡去求情?您的話,萬歲爺一準會聽!」
「我還沒失心瘋呢,」惠慶公主捏了捏帕子,伸出帶著紫玉鑲銀護甲的手,按了按太陽穴,「這樣的大事兒,沒瞧見老佛爺都不說一句話嗎?咱們在家裡怎麼鬧都沒事兒,出了這個宮,對著外頭的人,咱們可都是一家人,走吧,小寇子,夜貓子進門,准沒好事兒。朝鮮人若是在咱們大清國不鬧些事兒出來,那可真是白來這麼一趟了。」
惠慶公主離開了,重華宮外的梨花開的正熱鬧,微風一吹就吹走了許多潔白的花瓣,落在地上,宛如一片雪地,皇後走出了重華宮,太監來報,「閔妃已經出宮了。」
「叫人盯著她,」皇后說道,「見什麼人都沒關係,不要鬧出什麼亂子就好,若是一個想不開,學什麼脫簪席地待罪,把她朝鮮的那一套拿出來,可就是要鬧笑話了,」皇后冷冰冰的說道,「二來影響也不好,接下去國內的藩屬國主都要前來,這也就罷了,不過這德國奧國等國的皇太子都會前來,這是最緊要的貴賓,不能夠出什麼簍子,」她冷冷的掃著地下的人一眼,「出了什麼簍子,丟了大清國的顏面,我請他自己個到李總管那裡去喝茶解釋,明白嗎?」
「嗻!」
閔妃有些魂不守舍的出了順貞門依舊上了馬車,前往禮賓館,一路上浩浩蕩蕩,這又是儀仗全副,中國人自詡禮儀之邦,是不會在這些外頭人都看得到的場面上給閔妃難堪的,一路封閉道路,儀仗隊伍過了兵部衙門,沒有輪到差事的門房衙役等在邊上三三兩兩的站著,指指點點,「這一位閔妃居然也應詔入京了!」一個年紀大些的人驚訝的說道,「這是第二次來了吧?」
「老王你這話可有些不對勁啊,」邊上的一個人對著老王笑道,「前半句好像閔妃入京是十分稀奇難得的事兒,後半句又好像說閔妃入京就好像咱們去菜園子一樣的隨便容易,您這到底是怎麼個意思啊?」
「閔妃可是朝鮮一等一的實權人物,說起來,比他們的國王都還要厲害,這樣的人居然也奉召入京了,所以我說稀奇真是稀奇啊。」老王捻須說道,「咱們在兵部見得世面不算少吧?朝鮮那邊的局勢,可實在是緊張的很,這個時候閔妃入京,明擺著想借師中國,對付朝鮮了。」
「果真?」邊上的人連忙又問,「老王您的確是見多識廣的,您給分析分析,我還以為閔妃入京,只是為了參加萬國會的!」
「萬國會只是個形式而已,你們啊,還需要了解的再透徹一些,」老王嗤笑的說道,「萬國會為什麼要辦?難不成咱們大清國的錢已經多的花不完了嗎?要上趕著扔錢出去辦一個各國都參加的堂會?這實在是太無聊了些。」
「許多都老爺和翰林老爺,說的可都是建這個萬國宮是好大喜功,鋪張浪費,怎麼聽著老王你的說法,這裡頭還有別的說道不成?」
「自然是有的,」老王神神秘秘的說道,「大傢伙兄弟都在兵部當差,還不知道這打仗是最花錢的,是這個理兒不?」
「是這個理兒沒錯。」
「可打仗到底是會死人的,若是仿照著洋人們的例子,大傢伙一起開個會,喝喝酒,熱熱鬧鬧的把事兒談下來,大傢伙你好我好,免得將來又要兵戎相見,這才是辦萬國會的真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