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其樂融融(一)
夏守忠應了一聲,剛才講笑話的女先兒還在,於是命他們來擊鼓,女先兒們擊鼓是行家裡手,一番鼓點是敲的忽急忽慢,猶如蜻蜓點水,又似大鵬擊空,又似梅花紛紛掉落,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感,那支盛開的玉蘭花在眾女手中傳來傳去,不一會,鼓聲戛然而止,大家一看,這花落在了瑛貴妃的手裡,瑛貴妃滿臉通紅站了起來,「臣妾委實是不知道有什麼才藝可以表演的,只能是寫幾個大字,獻給老佛爺。」
太後點點頭,「自家玩樂,也不拘什麼,你的字是好,我是知道的。」
邊上的太監捧上了書案,筆墨紙硯已經準備妥當,瑛貴妃把手上的護甲取下,執起狼毫,凝神靜氣,幾個大字一揮而就,「芝蘭寶庭」,字跡俊秀,有媚態卻無陰柔之氣,「好字,好字,」太后讚許的說道,「把這個字兒裱起來,過幾日就放在這裡,掛起來。」
大家紛紛讚許,麗皇貴太妃瑛貴妃退下,復又擊鼓傳花起來,這會子可就是珞嬪得了彩頭,大家紛紛鼓掌,西林覺羅氏也知道這是長臉的機會,「剛才太後娘娘和各位娘娘聽了笛子,臣妾不才,想吹簫一曲。」
太后笑眯眯的點點頭,珞嬪拿起一管竹簫,細細的吹了一曲《梅花三弄》,簫聲清幽低沉,和笛子的明快爽朗完全不同,太后歪在炕上,意態安閑的聽了一整首,「江城五月落梅花,玉人何處教吹簫?真真是極好的了,珞嬪這個簫,是下了苦功夫的,和剛才的笛聲一樣的好聽。【零↑九△小↓說△網】」
她吩咐道,「我記得有一管紫玉簫,拿來賜給珞嬪。」
「老佛爺又要拿著體己來賞人了。」麗皇貴太妃笑道。
「憑他什麼好東西,也有有好人用才是,珞嬪吹的這麼好的簫,當然要配最好的東西。」太后笑眯眯的看著蹲下來謝恩珞嬪,「別謝了,快坐下來,再樂一樂吧。」
珞嬪得意的站了起來,橫了珍嬪一眼,大傢伙復又行令,這一次倒是輪到了麗皇貴太妃,她還沒來得及開口,太后就先笑了,「好了,有句話兒叫做作法自斃,今個大家可都算是見到這個詞兒怎麼寫了,皇貴妃,看來就是要輪到你,真真是天道好輪迴,看今個饒過誰!」
其餘的人都奉承的笑了起來,麗皇貴太妃落落大方的站了起來,「娘娘,您可是小瞧我了,誰不知道,狡兔三窟,我自己挖了坑,怎麼能自己個往下跳呢?」她吩咐宮女,「去找昇平署的供奉來,要一把琵琶!」
「就知道你留了一手,」太后伸出帶著紫金護甲的手,點了點麗皇貴太妃,宮女拿了一把南曲琵琶來,「許久沒聽你的琵琶了,倒是想要聽一聽。【零↑九△小↓說△網】」
麗皇貴太妃坐在中庭,梨花滿天,東風微微吹過她的桔紅色的衣襟,誰也看不出來,她已經是五十多歲的人了,麗皇貴太妃保養得宜,昔日喪女之痛,過去了十幾年,已經消除的差不多了,只是仔細的靠近看看,眼角的皺紋已經掩飾不住了,紅顏彈指老,何況這幾十年過去呢?太后微微有些出神,也不知道在想寫什麼,不防突然之間,琵琶鏗鏘作響,一首激越高亢的《霸王卸甲》就從麗皇貴太妃的手中彈了出來。
此曲描寫的是楚漢相爭中的垓下之戰,以項羽為主角,這樣的戰爭大麴,用十分激昂高亢的琵琶來演奏,十分的合適,加上霸王卸甲之中更多的展現了楚軍聽到楚歌之後的無奈,項羽的悲歌,和虞姬的訣別,實在是柔腸百轉卻又不失英雄氣概,如同華蓋一般浮在麗皇貴太妃頭頂的玉蘭花似乎也被這悲歌之樂所感染,在半空之中應著拍子簌簌抖動,「刺啦!」隨即麗皇貴太妃揮了一下,樂曲終結,太后含笑點頭,雙手鼓起掌來,「好啊,多年不聽,沒想到皇貴妃你還保留著當年的風範,真真是一曲動京城!」
大家紛紛鼓掌起來,麗皇貴太妃微微彎腰鞠躬,「實在是不敢貽笑大方之家。」
「我記得宮裡頭沒有什麼好琵琶?」太后問夏守忠道,「沒有?那就罷了,」太后笑眯眯的說道,「那你是沒彩頭了!」
「那我可是不依的,怎麼到了我這裡,就沒彩頭了呢?」
太后攤手,「罷了,那就給你一個紅寶石,你自己想做什麼自己做去,別來鬧我了!」
麗皇貴太妃笑嘻嘻的坐下,「臣妾從古籍之中得知,」到底是瑛貴妃通讀詩書,書本上的東西記得清楚,「唐朝楊貴妃最喜歡彈奏的酒糟琵琶,和咱們如今使的不一樣?」
「這個就是要問這一位琵琶大家了。」太后笑道。
麗皇貴太妃點頭笑道,「唐朝的琵琶是橫抱著演奏,咱們如今都改臣豎抱著了,」她在自己面前比了一個姿勢,「如今都是用手指頭彈了,以前都是有一塊木板子來彈撥的。」
別人不清楚,慈禧太后恍然大悟,「哦,這不就是和吉他一樣嗎?」橫抱然後用撥子撥動發出聲音,「皇貴妃你會這個嗎?」
「卻是不會,」麗皇貴太妃坦白說道,「這琵琶沒有實物可練,也不知道這制式如何,若是能有個實物練一練,臣妾倒是可以學起來。」
「瑛貴妃,你知道的多,」太后笑道,瑛貴妃最喜歡去的就是圓明園裡頭的文淵閣看書了,「知道這世間還有那裡有這樣的琵琶嗎?」
「民間或許有,但是只怕也不多了,」瑛貴妃說道,「唐朝到如今已經一千多年,什麼樣的東西,都禁不起這麼多年的戰火焚毀,大內之中至多也只有唐宋的捲紙之類收藏,若是琵琶的確不曾見到過,或許藩屬國昔日有中華賜物,可能還有此物。」
太后目視學妃閔妃,兩國都是新建沒多久,就算是李朝夠久了,可也不過是三百多年,兩人都稟告這些東西都是沒有了,太後有些失望,「罷了,我先幫你留意著,再讓昇平署看看能不能複製,好東西,若是咱們都忘了,這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