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民族大統一
正當秦楓幻想著自己今後的幸福生活時,荀卿的聲音把他拉回了現實。
「你雖入我門下,但塾院的規定還是要必須遵守的。如若讓老夫知道你在外面打著老夫的旗號惹事生非,那老夫的戒尺定不輕饒。
「謹遵師命,弟子以後一定不會打著老師的旗號惹事生非。哦,不對!是不會惹事生非。秦楓回答道。
隨後荀卿安排秦楓和小胖子住在一起,同在程亮先生堂下聽課。並警告秦楓會隨時抽查。
「好了,你們倆師兄弟,互相認識下吧!」
秦楓聽罷立即向韓非行禮。
「小弟秦楓,見過韓非師兄。」
「之前是小弟口無遮攔,惹得師兄生氣,望師兄莫怪。」秦楓繼續說道。
「不怪師弟。是為兄咎由自取,使得師弟出言教訓。」韓非向秦楓回了個禮。
「說來也慚愧,師弟之言,為兄明知道是正確的。但就是心有不甘,更對以後的路深感迷惘,故陷入魔障。慚愧,真是慚愧啊!「韓非自責的說道。
韓非話一落地,荀卿就是大怒的罵道:
「愚蠢!說你韓非是只豬,都覺得侮辱豬了!造孽啊!老夫怎收了你這樣的弟子。「
」你自己不知道路在何方,難道你就不能去問問知道的人嗎?」
韓非沒有被老人劈頭蓋臉的罵聲感到心中不快。反而雙眼發光的看著老人。想道:
「是啊!我怎麼這麼笨呢!我可以問老師的啊!「
「別看我。老夫要是知道,早就說了。」荀卿說完就看向秦楓。
韓非也轉向秦楓,心中還是有所不確定。
「他真的知道嗎?可是他才七歲啊!」
突然,他恍然想道:
「韓非啊!韓非啊!你怎麼還小看他呀!難道忘了自己為何淪落如此嗎?秦楓能說出自己和老師的弊病所在,他一定知道以後的路在何方。」
韓非越想越確定,只見他抖了抖衣服,走到秦楓面前,腰彎九十度,恭恭敬敬的行禮。
「請師弟為我指引前路。」
說罷韓非沒有起身,彎著腰,一臉誠懇的等待秦楓的答覆。
「師兄你這是幹嘛?快快請起,真是折煞小弟了。」
秦楓被韓非這一手弄的不知所措,急忙上前欲將韓非扶起來。見韓非不為所動,頓時就急了,不樂意的說道:
「師兄,不帶這樣耍賴的。哪有這樣逼自己師弟的。再說,我就是小屁孩,哪知道什麼路啊。你問我我問誰去啊?「
秦楓見韓非沒反應,扭頭自助的望向孫卿。只見荀卿一臉管我屁事的樣子,看向一邊。
「你們這樣逼我有意思嗎?」
「好吧。你們贏了。」
秦楓放棄了堅持,他知道自己必須說點什麼了。
「師兄,你先起來吧!師兄弟真的沒必要這樣。」
韓非見秦楓答應了,也直起了腰,充滿期待的看著秦楓。
此時的荀卿雖然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可耳朵早就豎起來了。其實他自己也很迷惘的,只是沒有表現出來。
「師弟我個人認為,任何成功的變法或變革都有他的歷史性和特殊性,只能借鑒不能挪用。所謂歷史性,就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舊的社會制度被一種更先進的,更完善的新的社會制度所代替。商周之時,有奴隸和奴隸主之分,奴隸沒有任何權利,甚至自己都只是奴隸主的財產,我稱此種制度是奴隸制度。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已慢慢展現出自己的弊端,並且越來越大,最後到了必須由另一種更先進,更能代表大多數人利益的的社會制度來代替,所以周亡。從此社會進入諸子百家尋求先進位度的大時代,也是奴隸社會向新的社會制度轉變的過程,我稱這一時期為變革期。很遺憾,雖然直到現在奴隸社會已徹底消失,但我們任然還在變革期,儘管周亡至今已過數百年。「
秦楓沒有繼續在說,他在給這師徒二人消化時間。
此時二人眉頭緊鎖,這樣解讀歷史言論,他們聞所未聞,所以理解起來有點困難,畢竟他們與秦楓的世界觀和所觀察的角度有著天差地別。不過秦楓相信這兩位都是有大智慧的人,不說全部吃透,理解大部分應該用不了太長時間。
「師弟,照你說現在還處於奴隸社會向新的社會制度的變革期,但是商鞅變法成功,才有了秦國後來的崛起,到現在七國中有大部分效仿秦國以法治國,那是不是可以認為法制時代的到來呢?「韓非不解的問道。
秦楓笑了笑,韓非不愧為有大智慧的人,換作其他人是絕對回答不了的,除了秦楓。
「商鞅變法的成功,小弟看來原因有三。一它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二它的確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利益。三商鞅變法得到了當時統治者也就是秦孝公義無反顧的支持。所以他成功了。但這種變法僅僅是國策上的改變,並不是一種社會變化的體現。這是兩種概念。一種是國家政策,另一種則是社會現狀的根本展現。「
荀卿被秦楓的話繞的有點暈了。有點似懂非懂,千頭萬緒的感覺。他需要一個人靜下心來慢慢細想,但很明顯現狀不合適。
「臭小子,到底前路如何?你到是快說啊!」荀卿急切的問道。
「你們就這麼肯定我就知道嗎?我只是個七歲孩童呀!」
秦楓這個逼裝的讓荀卿像吐了只蒼蠅一樣難受。
「如果你再敢在老夫面前提你只有七歲,看老夫怎麼收拾你。」荀卿惡狠狠的說道。
「是呀!師弟已提一回,師兄就臉紅一回。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看不起你的老師和師兄。」韓非在旁邊深以為然的說道。
「唉,我還是太年輕了。想不到看似老實巴交,不苟言笑的師兄,盡然也會扇陰風,點鬼火。「秦楓故作自嘲。
韓非此時明白了一件事,跟秦楓鬥嘴,就是給自己找不自在。沉默就是對付秦楓最好的辦法,不給他任何可能鬥嘴的機會。
「好了,別貧了。你就繼續說說吧!」荀卿說道。
「是!那弟子就說說自己的想法。「見荀卿已開口,也停止了找韓非鬥嘴。」
「首先,弟子認為現在七國的治國方針,看似很適合,但都不可能長治久安的。因為這裡面有個大前提——民族大統一。就是一七國合一。「
「什麼~」二人齊聲道。
荀卿和韓非被秦楓的提出的」民族大統一「的概念,震驚的不能自已。像受什麼驚嚇似的,眼睛和嘴巴都大大的張開,呼吸也變的急促,慢慢的口乾舌燥氣來。幾百年的民族分離,早已讓他們早以習慣了這種諸強爭霸的局面,一代又一代,慢慢讓他們忘了民族還能統一,七國也能合一的。
「真,真的能統一嗎?」荀卿聲音顫抖的問道。
兩人忐忑的看向秦楓,極度的渴望秦楓能給他們一個心中想要的答覆。就像一個窮了一輩子的人,忽然有個人跟他說不久的將來你會成為皇帝,享盡人間富貴。他們的內心都是那種嗜血的渴望,卻又非常害怕。他們都渴望這種質的改變,又害怕只是一場夢,所以急需別人的肯定。這樣能讓自己更有信心。
秦楓知道他畫的餅,已經成功的勾起了二人的強烈的慾望。他懷疑現在自己說個「不」字,這師徒二人會不會撕了他。甚至他說慢一點,都會對著二人造成傷害。
「能,一定能,而且這時間應該不會太久了。」秦楓斬釘截鐵的回答道。
二人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得到秦楓肯定的答案后,自己安心了需多。更加想不明白為什麼會那麼相信秦楓的話。也許秦楓今天種種言論,已顛覆了二人對於天才認知,潛意識的把秦楓放在一個跟他們同等的位置。又或者秦楓給他們畫的餅實在太大,已讓他們失去原來的思考能力了。
韓非強忍著內心的沸騰,小心翼翼的問道:
「敢問師弟,七國中誰最有可能完成統一?「
秦楓知道韓非是韓國的貴族,有著別樣的情懷。可現實往往都很殘酷,當秦國邁開了它統一的步伐時,第一個滅的就是韓國。有時候現實就是這樣的無奈,就算你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你也沒有能力去改變它。
「當今天下,以秦、楚獨佔鰲頭。秦國有百戰之軍。楚國有廣闊的疆域和眾多的人口。恕師弟直言,其他五國,我看不到有任何的機會。「
秦楓說完無奈的看向韓非,這就是現實。
韓非知道秦楓的話很有可能是真的,但生於韓,長於韓的他,又怎麼忍心看到自己的國家就此滅亡呢。韓非的心已亂,今天秦楓的話對他的打擊實在太多了。他失去了方寸,失魂落魄的看向荀卿,就像一個年幼的孩童,在自己無助的時候,慣性的尋求長輩的幫忙。
可荀卿自己也是今天在聽到這個令人震驚的概念,並且還很有可能在他這代人身上實現。他自己沒有那麼強烈的國家意識,心中永遠都只是裝著天下百姓。像荀卿這種人類精英怎麼可能不明白七國合一后對於華夏民族意味著什麼。
但韓非那無助的眼色,讓他心痛不已,怎麼能視而不見。他一直視韓非為自己的接班人,就算秦楓的出現也沒有改變它的初衷。於是他試探性的問秦楓:
「真的沒有辦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