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江陵張府

  鄭承憲父子同張家一路相處甚歡,到了江陵地界后受張家人的邀請在張府住了下來。


  剛安頓下來,鄭國泰就跑了趟湖廣治所,去見了鎮守太監。也不知他耍了什麼花招,竟從鎮守太監手裡討了個營生來,在湖廣地方跑起了各行的對縫。


  鄭承憲並未出面,放手叫兒子去做,想瞧瞧自己這個兒子的能耐。他在張府中與張居正的母親趙太夫人、王氏等人交際得不錯,裡頭自然有自己的盤算。張家在江陵借著張居正的名頭興起后,也算作是當地的名門望族。鄭承憲念著背靠大樹好乘涼,既然與張敬修這等士人結交不得,討好他們的長輩卻是個不錯的法子。


  這日鄭國泰匆匆忙忙趕過來,在門口覷了一會兒,待下人們都走了才溜進來。他在鄭承憲的耳邊道:「父親,大事不好了!」


  鄭承憲正想斥責兒子沒個正形叫人瞧見了跌份,聽見這話不由皺眉道:「出什麼事了?」心裡猜測,難道兒子在外頭得罪了什麼人,要讓自己出面去擺平?到底年輕,沒經過事,扛不住。


  卻聽鄭國泰急道:「我今兒上武昌去,沒曾想正好邸報到了。呂公公沒避嫌,讓我瞧了個角——潘公叫陛下致仕了!」


  「潘公?哪個潘公?」鄭承憲不像兒子,喜歡鑽研內廷外朝。兼之潘姓是個大姓,朝中內外潘姓者不計其數,一時竟想不起是哪個來。


  鄭國泰急得直跳腳,「就是嘉靖二十年的那位榜眼公,潘晟!」


  這麼一說,鄭承憲就想起來了。潘晟在隆慶年間曾做過當今聖上的老師,萬曆八年因身體之故致仕。在鄭家父子離開京城之前,便聽聞他被宣召入京授予了武英殿大學士之職。這便是要入閣拜相了。


  潘晟與張居正同為朱翊鈞的老師,關係很是不錯。據說張居正病逝前曾上密奏,舉薦了潘晟入閣。


  鄭承憲心裡還沒轉過彎來,又聽兒子說道:「潘公還在路上呢,未至京中,這就叫致仕了。嗨呀,這都是什麼事兒嘛!人家一把年紀,路途奔波。我這位妹夫慣會耍著人玩。」


  「噤聲!」鄭承憲瞪了一眼兒子,「那是你能叫妹夫的嗎?!」


  鄭國泰挨了罵,便縮回了脖子,乖乖立在一旁。


  鄭承憲在屋裡轉了幾圈,餘光瞥到鄭國泰的衣袖一角,指著問道:「這是什麼?」上去撩了來細看,發現竟是半乾的蛋清蛋黃和一些碎蛋殼。他沉著臉,「可是在外頭惹了什麼禍事?」


  鄭國泰連連擺手,「我還惦記著混個伯爺做做呢,哪兒能同以往那般做些雞鳴狗盜之事。」他撓撓頭,一副沒精打採的模樣,「方才叫父親一唬,我竟忘了。我是來叫父親同我一道離開張家,另尋住處去的。」


  「這又是為何?」鄭承憲奇道,「張家有人對你不敬?」


  「倒也不是。人是書香門第,不像咱們這等人。」鄭國泰道,「父親不常在外頭跑,所以不曉得,我卻見得多了。前些日子就有人張家門口叫罵的,今兒我出門的時候這不就遭了殃。」他舉了舉自己髒了的袖子。


  鄭國泰試探地看著父親,小心翼翼地說道:「張家怕是不行了」


  鄭承憲舉起手,示意兒子別往下說了。潘晟致仕,看起來不過是正常的外朝人事變動。怕只怕,這後頭真正目的,乃是要清算張家。


  鄭承憲不在京城,無法得知更多的消息,他不僅想起鄭夢境當日勸說自己接受皇商之職時,特地讓他們來江陵的話。莫非女兒早就知道聖上要清算張家?自己生的自己最清楚,鄭承憲不認為鄭夢境有那等大神通,可以未卜先知。可先前,聖上的言行,也不像是要清算的樣子。


  張文忠公是大明朝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的官員,真正意義上的官居一品。這等殊榮可是獨一份。


  鄭承憲不僅猜測,莫非京里有大事發生?雖說後宮不得干政,可女兒常伴聖上左右,總能聽得什麼。若因此扯上了干係……他不敢再想下去,當即寫了一封家書,叫兒子找人送去京城。


  鄭國泰捏著信,又問:「那搬出張家的事?」


  鄭承憲搓著手,「先不忙走。看看情形再說。」


  鄭國泰「哎」了一聲,自去找人送信不提。江陵至京城,信得走上些時日。且說京里卻已是鬧開了,鄭夢境為著馮保被收監的事,急得嘴上起了一圈又紅又腫的大火泡。


  事情的源頭還要從幾個月前朱翊鈞下的一道詔書說起。


  隨著張居正病逝,馮保告老離宮,生母李太后又專心含飴弄孫,全副心思撲在皇長子的身上。曾經壓在朱翊鈞頭上的三座大山登時消失不見。沒了壓力的朱翊鈞開始真正地大權獨攬,一心想要做出功績來的他就連後宮都去的少了,鎮日在乾清宮看文案奏疏。


  這日看到張居正條鞭法的耕地丈量后,朱翊鈞就覺得似乎有些不對勁。這擴隱也擴得太多了,與隆慶年間的耕地相差數額太大。想起曾讀過的歷代史書筆記中,有官員欺上瞞下之行,朱翊鈞便不由覺得這其中必有地方官為了考績而將宅地、墳地一併充入,算作耕田的不法之行。


  由此,他下了詔書,要求重新丈量耕田,廢除先前的那一次。


  雖然詔書中並未提起張居正半個字,卻叫朝中的不少人嗅到了空子,開始參劾當年與張居正交好的官員。演變到了最後,就牽扯到了已故的張文忠公身上。從起先的接受賄賂,賣官鬻爵,到最後成了居心叵測謀權柄的陰險毒辣小人。


  這些彈劾奏疏與輿論一一傳進了朱翊鈞的耳中,與他心目中的張先生高潔形象絲毫不符。但他相信世事從不空穴來風,興許張先生果真做過某些事。雖然朱翊鈞並未對張家下手,卻還是讓張居正舉薦入閣的潘晟致仕。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朱翊鈞對張居正的敬愛不見絲毫,但他內心明白,昔日那種毫不懷疑的信任已經開始崩塌。


  看著南京刑科給事中阮子孝的彈劾張文忠公二子爛登科舉奏疏,朱翊鈞很是生氣,「張敬修的才學朕是親眼所見的,難道還是朕當年點錯了人不成?」說著將那奏疏丟去一旁,不想再看見。


  這些言官真是越來越沒譜了!尋個由頭就能上折。


  張四維笑呵呵地道:「陛下何須動怒?不過以諫充直罷了。」他已上了替張居正代辯的奏疏,此時便不再多提,話鋒一轉,「壽宮已是開始建造,陛下近日心煩,倒不妨去壽宮看看,權作散心了。」


  近來外朝的攻訐的確讓朱翊鈞心緒不寧,當下便應允了,叫張宏去安排各處。


  這段日子唯一能叫朱翊鈞高興的事,就是鄭夢境終於懷孕了,已是五月有餘。剛發話要去壽宮巡視的朱翊鈞有些後悔,自己不該那麼早去的,這般一來,鄭夢境就不能陪著一起去了。自己還想給她看特地為她選的地宮,緊挨著自己,就在右邊。


  朱翊鈞安慰自己,下次再帶著鄭夢境去也是行的。可心裡到底覺得愧疚,也沒有與王皇后商量,便下了旨意,將鄭夢境晉封為德妃。


  希望自己回來就能看到小夢和皇子了。朱翊鈞在心裡喜滋滋地想著,讓張四維告退後,帶著張誠張鯨二人就去了翊坤宮。


  途徑御花園之時,張誠向張鯨使了個眼色。張鯨會意地點點頭,從懷裡摸出個夜明珠來,疾走幾步,跪在朱翊鈞的身前,舉高了那顆夜明珠,「陛下,奴才有事稟報。」


  朱翊鈞看著那顆半個拳頭大的夜明珠,心道張鯨這小子,可是要獻寶?他笑道:「有何事,起來說話。」


  張鯨一臉憂愁,不斷抬眼去看朱翊鈞,就是支吾著不敢說話。這叫朱翊鈞不耐煩了,「快說!」


  張鯨被嚇得又跪下,「奴才、奴才前些日子在宮外,見到馮家人在售賣這顆夜明珠。奴才覺得內有蹊蹺,便買下來。」


  夜明珠雖然是稀罕物,宮裡倒也有不少。先前馮保離宮時,朱翊鈞也有賞了他幾顆夜明珠,現下倒也不甚在意。「大伴服侍朕多年,朕亦有此等賞賜。你說說看,哪裡蹊蹺了?」


  「這是馮大伴從張家帶出來的。」張鯨覷著朱翊鈞陡變的臉色,心中竊喜,面上還是照舊惶恐的樣子,「聽說大伴曾在文忠公離世前去過張家,文忠公以五副珠簾、九顆夜明珠相贈。近來不知為何,馮家不斷地將大批物品拿出來售賣,其中還有不少宮裡都不曾見的無價之寶。」


  朱翊鈞臉色陰沉得滴的出水,他倒是知道內監貪財,蓋因無後,便想著多些銀錢傍身。這也是為什麼馮保離宮時自己贈予他銀錢的原因。


  張誠與張鯨對視一眼,附和道:「沒曾想馮保竟是這等人,往常奴才還覺著他清廉呢。不料家中竟私藏眾多財寶。怕是要比私帑還要多吧。」


  張鯨點頭道,「奴才後來叫了錦衣衛的人去暗訪,回報稱馮府家財似有億萬計。」他痛心疾首地哭道,「陛下對馮保信任非常,予以重任。他竟以權謀私,想來賣官鬻爵之事斷不會少。陛下!此國蠹,不除不足以平民心啊!」


  張鯨舉高了夜明珠,「此賊蒙蔽聖聽,罔顧聖意。這些,全是民脂民膏!不誅此人,日後內廷外朝的貪墨之事何以為刑?」


  張誠也跪在了張鯨邊上,「陛下理當籍沒其家,將馮保的罪狀公佈於天下。叫百官知道,貪墨受賄其罪當誅。讓百姓知曉,陛下會為他們平冤。」


  朱翊鈞已經沒了去翊坤宮看鄭夢境告訴她封妃的事,他陰著一張臉,「回乾清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