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其他小說>冒牌高人> 第一百三十章 美人如花,英雄遲暮

第一百三十章 美人如花,英雄遲暮

  張子祥覺得自己已經陷入到了偉大的愛情。


  和飛煙分開后,他還是一副暈乎乎的樣子,一夜未睡,第二天精神卻還是十分亢奮。


  小毛驢兒小黑不明白主人又是在搞什麼幺蛾子,在它看來主人不過就是發情了想交配罷了,那有什麼大不了的,想上就上嘍!

  張子祥不知道小黑在對著他心中腹誹,就算知道了他也無暇去顧及。


  他也不是沒有見過美女,身為「天師」繼承人,他從小就接觸到了這些妖精鬼怪,其中也不乏絕色美女。但是就只有飛煙讓他一見鍾情。


  步飛煙是牡丹花妖,在蘭若寺聆聽佛法,漸漸有了靈性。後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佛,蘭若寺全寺遭到屠殺,寺廟成為死地,漸漸荒廢。飛煙失去了進一步修行的機會,苦苦熬了百餘年才在前不久築基成功。因為是她是修練佛法,所以遮掩住了妖氣,以至於張子祥來到這裡時沒能看得出來。


  蘭若寺恐怖的傳說一是來源於一百多年前的那次屠殺,再就是步飛煙最近練琴所發出的刺耳琴聲了。至於說那糟糕的琴聲,那隻能說人無完人了。即便是絕色美女,那也是有些東西不太擅長的嘛!不過這也算是便宜了張子祥,若不是這樣恐怖的傳說,他又怎麼會來到蘭若寺見到步飛煙呢?


  飛煙築基期根基不穩,只有在夜間才能長時間地保持人形。張子祥白天渾渾噩噩,一到夜間就迫不及待地去和步飛煙相會,完全忘了他來長安的目的。


  郎情妾意,比翼雙飛,俗話說的好,溫柔鄉是英雄冢。若不是「御前辯論大會」的消息再次傳來,他真有可能會就這樣沉淪下去。


  近來,武帝「滅佛屠道令」引起了全國反彈,朝野佛道弟子串聯致使局勢不穩,加之南陳陳兵邊界,顯然是意圖趁火打劫。武帝有感於操之過急,又想要故技重施,搞一場「御前辯論大會」,先把佛道兩教的名聲搞臭,再行下手。


  近些天長安城內最大的新聞就是這場盛會了。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摩拳擦掌地等著看熱鬧,畢竟能見到平時寶相莊嚴的大和尚,神秘莫測的牛鼻子道士,一本正經的老夫子湊在一塊兒吵得眼紅脖子粗,別提多有趣了!之前的幾次大辯論,讓長安城中的老百姓看足了笑話,這次的大會規模比之之前幾次還要盛大,顯然是更為熱鬧。


  可這對於老百姓來說的盛會,卻是佛道兩家的生死關頭。儒家有天子支持,在之前的幾次辯論中佔據上風,且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立意比之佛家的「因果輪迴」,道家的「無為而治」更能得到上流貴族的青睞。稍有不慎,佛道就要絕跡了。


  武帝宇文邕不好殺戮,講究實際,並不像上一次搞出大動作的北魏太武帝拓拔燾一樣將他們屠殺了事,而是選擇懷柔,軟鋤頭挖牆腳。「滅佛屠道令」說到底也只是要他們這些出家人還俗,並沒有趕盡殺絕。但也正因為如此,佛道的信徒都有些動搖。畢竟都是凡人老百姓,信仰什麼的都比不上自己的肚子要緊。武帝承諾了,還俗第一年,賦稅全免,三年內賦稅減半,種出來的都是自己的,這不比在寺觀種地還要交供奉好多了!


  所以,雖然上流貴族中的佛道弟子還沒有怎麼捨棄信仰,但是下層的信眾在這段時間呼啦啦走了一大半。地沒人種,供奉自然也就少了不少。宗教領袖也是人,也是要吃要喝的,沒了下層民眾支持,那還有什麼搞頭啊!


  所以這場「御前辯論大會」也是佛道背水一戰的最後關頭。


  之前的幾次辯論,佛道都沒能看清武帝的真意,捉對廝殺,鬧得很兇,後來兩敗俱傷之後讓儒家後來居上,及至頒布了「滅佛屠道令」,這才明白武帝是想要拿他們開刀,讓儒家上位。但是也因為之前鬧得太凶,佛門護法老僧僧昄、僧猛、靜藹、道積等人都與道家結下了不小的梁子,眼下佛家雖然已經和道家結盟聯手抗擊儒家,但是其中有多少真心,那就可見一斑了。


  張子祥身為龍虎山下任「天師」繼承人(現在已經不是了),自然知道這一次盛會,這次來長安一是來見見武帝宇文邕,二就是來湊湊熱鬧。他是小字輩,之前的幾次御前辯論,張符都沒有帶上他,這次偷跑下山,張符也拿他沒有辦法了,那還不去湊湊熱鬧?


  張子祥帶著步飛煙早早地在一棵大樹上佔好了位子,就等著這場大戲開唱了。


  說實在的,這長安城中的老百姓也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慶賀一下,難得現在搞出了大事情,那真比過年還熱鬧。下面那是人山人海,黑壓壓就是一片人海啊!幸好張子祥早已料到會有如此場景,趁早佔了一個好位置,又沒有人擠來擠去,還佔據了制高點將下面一覽無餘,美人相伴看熱鬧,真是快哉啊!

  步飛煙身為一隻勤奮好學,溫柔嫻靜的好花妖,平時都沒有出過蘭若寺的大門,這次被張子祥哄著出來見見世面,一望著下面的人海就有些眼暈,靠在張子祥肩膀上不敢再看。


  張子祥寵溺地一笑,看著步飛煙那柔弱的姿態也有些意亂情迷。兩人的頭越靠越近,他甚至能夠聽見身旁美人的心跳聲。


  好在一聲宣號打斷了此刻的旖旎氣氛,也讓張子祥回復了些許清明。


  「皇上駕到!」隨著御前太監的一聲宣號,武帝宇文邕在護衛百官的擁護下走了出來。下方的百姓黑壓壓地跪倒一片,齊聲高呼「萬歲」!

  趁著這個時機,張子祥凝目望去,仔細觀察他一直想見見的武帝宇文邕,結果卻是讓他大為驚駭。


  武帝不過三十齣頭的年紀,因為之前二十多年的隱忍,卻已經像是一個風燭殘年的老頭一般,頭上都長滿了白髮。行走之時步履蹣跚,雖然倔強地不用人攙扶,卻明顯已經是有些吃力。而且他的精神也不是非常好,端坐在龍椅上望向朝他跪拜的百姓,身子竟然不由自主地有些垮下來。至於面相,離的太遠,張子祥有些看不清楚,但是想來也並不是很好。這位「當王天下」的蓋世雄主竟然已經病入膏肓,眼看著就要命不久矣!


  難道天命如此,天下一統還不是時候嗎?


  而武帝如此情景,叔叔張符不可能不知道,他為什麼沒有明言?


  想起龍虎山上的一次次險惡的密謀,張子祥汗如雨下,武帝身體如此差,該不會他們龍虎山也在其中摻了一手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