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三人泛舟遊鑒湖
宋竹庭帶著芙蓉和清蘭坐上自家的烏篷船,雖然家裏早就不再打漁了,但這條船平時仍然係在家前麵的河邊上。
三人乘著烏篷船從門前的小河出發,在清水鎮裏,條條水路通鑒湖,暢行無阻,四通八達。宋竹庭站在舟尾,雙手握著船槳來回撥動,眼前之景皆是一望無際的青山綠水,盎然春色。
李芙蓉和葉清蘭坐在舟中,不時把手放進水裏,涼爽輕快,好不愜意。遠處湖麵之上有一座青峰,就如同飛來之物般從湖麵中探出來,直插上天。沿湖兩岸盡是楊柳依依,微風吹來,柳枝輕輕地分散開,仿佛是在彎著身子扶著清風一樣。在那座青峰之前,有數十隻五彩斑斕的風箏在半空中飄舞,時高時低,飄揚自如。
李芙蓉坐的累了,就躺在船板上,柔順的秀發散開來,眼神呆滯地仰望天空。天上的幾疊白雲被風吹散,悠悠揚揚地飄漫在半空中,本來這層層白雲是凝滯不動的,可自己此時卻隨船向東漂去,仿佛白雲也在向東移走一樣,白雲之外,其餘的地方便盡是通透的蔚藍了。
芙蓉就這樣靜默地躺著,嘴裏卻突然蹦出一句:“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清蘭聽到芙蓉念起詩,轉過頭來看到芙蓉仍躺在船板上,雙手垂在胸前,卻再也不說什麽了。
清蘭坐在舟中,心裏默念著芙蓉剛才脫口而出的那句詩,笑道:“芙蓉姐,你好有文采啊,這詩正好恰合此景。”
芙蓉聽到這話,隻是“嘻嘻嘻嘻”的笑個不停,葉竹庭停下搖槳,大笑道:“清蘭妹妹,你真是有所不知啊,這詩並非是芙蓉所作啊!”
清蘭詫異道:“嗯……那是誰寫的?”
宋竹庭道:“這詩是宋代詩人陳與義所作的一首寫景詩,詩名叫《襄邑道中》。全詩是‘飛花兩岸照船紅,百裏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雖然表麵上寫的是湖邊兩岸的美景以及方位的變換,其實此時之所以流傳至今,還是因此詩所表達的正是詩人歡暢曠達的心情。景雖同,情更同啊!”宋竹庭說著這話,不覺暢快之情充沛於膺。這話音剛落,久停湖中蘆葦上的兩隻白鷺應聲飛起,從烏篷船頭滑翔飛去。
宋竹庭文弱書生的外表下,也頗有一股豪放豁達的氣概,這也正是文人們所不易顯現的特點,譬如說蘇軾吧,不僅有“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這類綿長輕柔的千古名句,同時也會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這類蘊藏著放達瀟灑之情的經典絕句,再諸如李白,辛棄疾,甚至於女詞人李清照等,皆是瀟灑豪放與細膩綿長相融合於一體的。宋竹庭的才華名氣雖遠不及諸人,但今日劃船於湖中,獨立於曉風青山之間,這股瀟灑之意便自然而然地顯露出來。
李芙蓉和葉清蘭在舟中聽著宋竹庭的話,心下皆暗讚不已,同時又都漸漸地把內心放低,放低到朗朗清水之間,眼前所見惟有秀美山水,心中當真是說不出的暢快悠然。
宋竹庭手握船槳,穩立舟頭,隨波而動,眼望著煙波浩淼的湖上之景,飄揚的心思便悠然沉澱下來,一如眼前的鑒湖碧波般平靜安詳。宋竹庭看著舟中兩位明眸皓齒的少女,一位正坐在舟中眼望明湖,另一位正斜躺船板闃觀藍天,心中無盡的憐愛柔情便隨之油然而生。此時,宋竹庭心中所浮想聯翩的已是書中所載的範蠡與西施泛舟五湖時的悠閑暢快了,可自己終究不是範蠡,而西施是否自知呢?
宋竹庭當然並不知這些,隻是覺得自己想得越多,自己也就越發熱愛這片山水,這便是自己的家鄉。一想到自己即將遠去北平求學,雖然平時的生活充實多彩,卻渾然體會不到此刻的寧靜安然,便不免又有些傷感。
宋竹庭突然停下搖槳,向芙蓉和清蘭說道:“兩位妹妹啊,我七天後早上八點就要去北平上學了。”
葉清蘭轉過身來,忙問道:“怎麽那麽快就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