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昏君養成手冊> 第46章 貴妃

第46章 貴妃

  含章殿位於內廷中心,坐北朝南,和皇帝批閱奏摺、日常起居的景春殿並排而立,中間游廊相接,有座小小的三間結構的泰清殿,那裡是供佛、祭祀之所。


  含章殿正殿三明兩暗,兩邊是暖閣,中間開門,正堂設有鳳座,加上東西配殿,共有十幾間房屋,另有卷棚若干,宮殿後面便是御花園。


  衛澤扶周瑛華下轎輦,路過還在修葺的配殿時,他拉起周瑛華的衣袖,引著她往正殿走,似乎不願讓她多看,面上微露赧顏:「配殿燒毀了,還來不及修理。」


  周瑛華收回逡巡在焦黑廊柱上的目光。


  甫一踏進正殿,只覺明光灼灼,滿眼錦繡,地上鋪墁金磚,光潤似墨玉,平滑如鏡面。四面朱漆彩繪,宮燈高懸,裝飾精巧華麗,鮮亮的色彩中,又不失莊嚴古樸。


  西暖閣是寢室,緊挨著的是次間,中間只用花梨木雕刻百蝠流雲紋槅扇隔開,臨窗設有一炕,几案桌椅齊備。


  東暖閣設有木榻几案,朝南一面玻璃大窗,光線明亮,坐在這裡,掀開透風紗,整座宮殿一目了然,是平時起居坐卧之處。


  稱心支起炕前的海棠花紋欞花支摘窗,指著庭院里兩株高大筆直的梧桐樹:「公主您看,這裡可以看見外邊的景緻。」


  周瑛華透過紅漆窗欞,看向庭院,院里空闊敞亮,台磯下擺有十幾口雕刻松鶴同齡的青石大缸,缸里一汪汪碧綠清水,水中植有菡萏睡蓮。


  衛澤湊到窗邊:「你喜歡什麼樹?這兩棵梧桐樹不好看,你要是不喜歡,我讓人全拔了去,改種玉蘭樹。」


  玉蘭是南吳的象徵,周瑛華無可無不可,看衛澤興奮難耐的模樣,如果不讓他做些什麼改動,他大概閑不下來,「全憑你安排。」


  一個穿綠裙宮裝的使女走進來道:「陛下,孟丞相求見。」


  她的一聲「陛下」叫得尤其響亮,似乎想提醒周瑛華,現在衛澤已經是新帝,她必須換上尊稱,不能直呼他為「你」。


  衛澤臉色頓時一沉,擺擺手:「知道了。」


  使女沒走,仍然在槅扇門外等待。


  周瑛華圍著東暖閣那座紫檀木雕萬代長春紋鑲嵌玻璃大屏風轉了個圈,不動聲色地打量著門外的使女。


  使女雖是宮人身份,但周瑛華細看之下,發現使女的衣著和普通宮女不同,而且沒有挽雙丫髻,頭上戴的那枝金累絲燈籠簪,明顯是僭越之物,想必使女的身份不一般。


  她解下披風,「你先去見孟丞相罷,別耽誤了正事。」


  衛澤還未說話,門外的使女搶先道:「陛下,按規矩,公主應當先去覲見貴妃娘娘。」


  周瑛華冷笑一聲,「哪位貴妃娘娘?」


  衛澤昨晚才剛登基,不可能立刻冊立貴妃,這位貴妃娘娘,自然只能是孟貴妃了。


  使女臉上一僵。


  劉皇后只是被打入冷宮而已,衛文帝不能廢除她的皇后名分,只要劉皇后活著一天,孟貴妃就依然只是個妃子。


  孟貴妃費盡心機,辛辛苦苦經營過年,怎麼可能甘心只當一個無權無勢的太妃?可劉皇后是北齊國公主,身後有北齊王庭做依靠,不是她能輕易撼動的。


  朝臣建議尊孟貴妃為太妃,孟家人以孟貴妃雖無皇后之名,卻有皇后之實為由,堅決反對。


  僵持之下,孟貴妃現在的身份不尷不尬。宮裡人不好直接稱她為太妃,太后又不敢叫,最後只能仍然以貴妃稱呼她。


  看使女說不出話,周瑛華笑了笑,眼波流轉,看向衛澤:「還是說,你已經納了位新貴妃?」


  衛澤連忙搖頭,轉頭呵斥使女:「這裡沒你說話的地兒,去外頭等著吧!」


  使女心裡暗恨,一扭身走了。


  稱心在一旁做鬼臉:「誒,怎麼就走了啊?她還沒說是哪位貴妃娘娘要召見我們公主呢?」


  召見兩個字,她說得格外清楚。


  屋裡侍立的宮人想笑又不敢笑,只能低著頭不吭聲。


  周瑛華垂下眼眸:「我累了,想先歇會兒,若是貴妃娘娘再派人來,就說我今天沒空,明日再去西六宮拜會太妃娘娘。」


  西六宮位置偏僻,房屋冷清,是先代君王的妃嬪們住的地方。


  孟貴妃現在還住在原來的宮殿,不肯搬遷。


  周瑛華想提醒孟貴妃,她已經不是昔日那個寵冠六宮的貴妃娘娘,衛文帝已經駕鶴西去,她身為先帝妃嬪,應當老老實實遷到西六宮去。


  稱心響亮地答應一聲:「奴婢記下了。」


  衛澤看周瑛華神色疲累,連忙揮退宮女內監,「好,你好好休息,晚上我再來看你。」


  稱心和如意放下如意珠簾,伏侍周瑛華洗漱,阮伯生領著宮人們收拾箱籠,洒掃庭院。


  周瑛華只睡了半個時辰,迷迷糊糊醒來道,「是不是該去靈堂哭喪?」


  她連帕子都備好了。


  如意把垂紗帳攏起來,掛在金絲銅勾上,扶周瑛華坐起來:「公主不必去哭喪,駙馬……」


  她頓了片刻,「皇上讓您只管在殿里待著,您的病好沒好全,靈堂那邊又嘈雜又腌臢,他怕您被人衝撞了。」


  周瑛華揉揉額角:「說實話。」


  她進宮來,路上看到的太監、宮女個個行事匆忙,雜亂無章,含章殿的配殿不是沒有修理好,而是根本沒人來修理。種種跡象都說明,宮裡的局勢還沒有徹底穩定下來。


  而且衛澤怕她受委屈,竟然必須親自到宮門去迎接她,想必他雖然順利繼位,但後宮的權柄還是握在孟貴妃手上。


  至於靈堂那邊,不是衛澤怕她身體受不住,而是有人不想讓她去為衛文帝哭喪。


  如意遲疑了一會兒,小心翼翼道:「劉皇后和孟貴妃在靈前爭執,兩邊鬧成一團,您去了也是受氣。」


  「還有呢?」


  如意不妨周瑛華竟然如此警覺,嘆口氣,「北齊國使臣向禮部遞交了求親書,要把他們的公主嫁給皇上。」


  周瑛華愣了一下,原以為是孟貴妃有什麼古怪,怎麼換成了劉皇后?


  她記得分明,上輩子衛文帝駕崩后,劉皇后傷痛不已,不就便抑鬱而逝,那個北齊公主,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不過世上之事無絕對,她自己本身就是一個變數。她已經身在局中,攪動一池春水,而牽一髮會動全身,北齊公主的出現,大概就是春水盪開的一道漣漪。


  她攥緊綢面錦被,繡花的褶皺形成一朵半開的玉蘭花:「那位公主已經到西寧了?」


  如意點點頭,一咬牙,索性和盤托出:「北齊公主現今就在宮裡,是劉皇后讓人送她進宮來的。」


  見周瑛華神色平靜,她又加了一句,「北齊公主,是位嫡出的公主,北齊國願意拿十座城池作聘禮。」


  而周瑛華,只是位生母早逝的庶出公主。


  周瑛華嗤笑一聲:難怪衛澤火急火燎,才剛剛坐上皇位,就派近衛把她接進含章殿。他是怕朝臣們推舉北齊公主做皇后,所以讓她搶先佔住地盤。如今她已經入住含章殿,先入為主,不管北齊國能拿多少城池出來作交換,北齊公主終究是慢了一步。


  這種小心思,不知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還是有人教他的。


  周瑛華不願為昏聵的衛文帝掉一滴眼淚,既然衛澤不讓她去哭喪,她也樂得清靜,只管自自在在待在含章殿,看宮女們整理箱籠行李。


  不過不能去靈堂一睹劉皇后和孟貴妃對峙的場面,委實有點可惜。


  劉皇后和孟貴妃都在靈堂,北齊公主肯定也在,加上崔泠和丞相孟謙義,以及兩方各自的人馬心腹,還有剩下那些中立的文武大臣,想必很是熱鬧。


  衛文帝在天有靈,要是知道他最寵愛的妃子、最信任的朝臣、和他的結髮妻子,沒有一個人真心為他哀悼,而是忙著在他的靈堂前明爭暗鬥,不知會怎麼想?

  傍晚時,衛澤果然來含章殿看望周瑛華。


  衛文帝新喪,新帝年幼,崔泠和孟謙義看似聯合,私底下又暗潮洶湧,劉皇后不肯服輸,孟貴妃囂張跋扈,北齊國趁機攪混水……朝堂和後宮都是一團烏煙瘴氣。


  按理來說,衛澤這時候應該滿腹心事、焦頭爛額才對,可他進屋的腳步卻是輕快無比,臉上亦是輕鬆愜意,如果換成別人,周瑛華或許會認為對方是在扮豬吃老虎,可衛澤卻是真的對朝政漠不關心。


  因為他根本沒把皇位放在心上,在他眼裡,當皇帝,就應該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他只要好好享受就行,剩下的事,誰願意操心,就交給誰操心。


  周瑛華不由得嘆息一聲,衛澤畢竟是奴僕出身,沒有受過系統的儲君教育。他現在肯定想著兩手一撒,把朝政全都丟給大臣們去費心,他只管躲在宮裡高樂就好。


  上一世他確實是這麼做的,登基第一年,他還能老老實實上朝點卯。到第二年早春時,他開始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後來更是變本加厲,一連幾個月不上朝。


  他沒有鴻儒之士教導,沒有忠心大臣輔佐,唯一的幾個心腹,譚和川就別提了,曹平和陸白呢,比他更沒有野心,一個只管勒索錢財,一個專心買田置地。


  他原先只有五分玩心,在崔泠刻意安排的內宦們的引領下,很快徹底荒廢朝政,僅剩的一點抱負最終消磨在享樂之中。


  朝政要事一步一步落入崔泠的手上,孟半朝漸漸變成崔半朝。


  崔泠權傾朝野的時候,衛澤還沉浸在吃喝玩樂當中,樂不思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