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31章 軒然大波
「什麼?已經招滿員了?這麼快!」臉上蒙著薄薄輕紗的秦圓圓震驚地道,嫵媚的美眼瞬間睜大,綻放出七彩氤氳的流光,整個廳堂彷彿一下子變亮了十幾倍。
雖然她已經很看好紀寧,但她還是萬萬沒想到三味書院這麼快就招生滿員。
稟報消息的女婢看著秦圓圓震驚時絕美的模樣,不禁痴獃了。
過了半響,秦圓圓從震驚中回過神,問痴痴獃呆地看著她的女婢道:「這是怎麼回事?你把三味書院招生的詳情仔細說一遍,不得有遺漏。」
身邊的女婢們時常被她無意中魅惑住的事,她早已習以為常,所以眼前這個女婢痴痴獃呆地看她,她也見慣不怪了。
那女婢回過神,立即恭敬地彙報。
待女婢彙報到三味書院的束脩標準時,秦圓圓立即敏感地說道:「束脩的事,說仔細一點。」
「諾。」女婢行了一禮,放慢語速說道:「紀公子公布的束脩是,三十文錢包教會一個字,兩百五十文包教會十個字,兩貫錢包教會一百個字。每十天免費招生一批,可免費入學三天,三天後,留去自由……」
聽到這裡,秦圓圓美目一亮,露出微笑道:「原來如此,怪不得這麼快招生滿員。」
「這紀公子,主意就是多。化整為零,也虧他想得出來。」她含笑地自語道,頗是欣賞,狹長性感的眼角不經意間流露出絲絲嫵媚,那女婢又不禁痴獃地看著她。
微笑一陣,她那兩道彎彎的柳梢眉忽然微皺一下,擔憂地自語道:「只是,他這麼做,簡直是把文字當貨物販賣,只怕要招惹整個金陵城讀書人了。」
……
「只是,他這麼做,簡直是把文字當貨物販賣,只怕要招惹整個金陵城讀書人了。」詩詞閣,一身雍容美麗宮裝的宓姑娘同樣擔憂嘆息地暗想道。
在所有特別關注三味書院消息的人中,她是最後一個人得到消息的。
此時,三味書院正式收束脩招生不足半個時辰滿員的消息,已經如長了翅膀一樣地飛快傳遍了整個金陵城每個角落,掀起軒然大波,整個金陵城都沸騰了。
「可惡!這個紀寧竟敢把文字當貨物販賣,不學無術,無才無德,天下讀書人的名聲被他一人敗壞了!有辱先賢聖人啊!」一位年過五十歲的乙等品鑒師義憤填膺地道。
另一位丙等品鑒師附和地道:「陳師說的不錯!當初他做《勸學詩》,說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我就已經看穿他卑劣的品性。只是萬萬沒想到他竟卑劣如此。若任他胡作非為,整個金陵城都要因他而蒙羞!」
其他品鑒師也紛紛聲討紀寧。
「妾身覺得紀永寧做的不算過分。」
這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響起,所有人不由沿聲轉頭看去,看見一位身穿宮裝容貌俏麗的女孩在眾人聚焦下,目光微怯,但努力挺直秀腰,勇敢仰上所有人的目光。
詩詞閣內,品鑒師分四個等級,甲乙丙丁,地位待遇截然不同,可謂等級森嚴。
宓姑娘不過是新晉的最低等品鑒師,正常情況下,眾品鑒師說話,根本沒她插嘴的份。
只見她頂住壓力,接著為紀寧辯解道:「三味書院建在城西鬧市裡,面向的就是底層的貧窮的老百姓。貧窮子弟哪一下子交得起這麼多束脩?紀永寧這麼做,只是為渴望讀書識字的貧窮子弟提供變通之道而已,讓更多渴望讀書識字的貧窮子弟有機會得到聖人言的教化」
「而且,其他私塾書院收的束脩更多。」
「《周易·繫辭下·第五》子曰: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
「所以,妾身認為,紀永寧做法雖有些偏離正統聖人之道,但其本意卻是聖人之心。」
宓姑娘言罷,場面整個廳堂一片寂靜,所有人陷於沉思中。
聖人孔子都說了,實現同一個目的,可以有多種方法。
既然都是收束脩,一年一年地收,和化整為零地一個字三十文錢地收束脩,沒有根本的區別。
不過,有些品鑒師卻有一種被打臉的火辣辣感。
只見當中一位三十多歲的丙等品鑒師首先忍不住跳出來,指著宓姑娘的瑤鼻罵道:「你是什麼東西?不過是新晉的最低等品鑒師,也配當眾指摘我們?!有沒有尊卑長幼之序?!滾到一邊去!這裡沒你說話的……」
「咳咳。」一個蒼老的咳嗽聲傳來,不客氣地打斷了那中年丙等品鑒師對宓姑娘的辱罵。
那中年丙等品鑒師轉頭看去,見是端然坐在一張太師椅上的清癯老者,立即轉正身面向那清癯老者,恭敬行禮道:「葉老。」
那清癯老者淡淡地說道:「宓丫頭說得有幾分道理。三味書院之事,我等宜獨立思索,不可先入為主,偏聽偏信,人云亦云。」
「葉老教訓的是。」那中年丙等品鑒師滿臉通紅地行禮應道。
其他品鑒師亦紛紛向那清癯老者行禮拜道:「多謝葉老提醒。」
末了,宓姑娘感激地向那清癯老者行禮道:「謝謝葉老。」
剛才別看她說得有理有據,實則上她緊張到了極點。
在這個尊卑長幼秩序森嚴的大永朝里,這可是她人生第一次當眾反駁這麼多地位高上的前輩。
她也不知道那一刻自己哪來的勇氣,也許是為紀寧感到委屈和同情吧。
然而,不只是詩詞閣激烈討論三味書院收束脩之事,金陵城所有的書院私塾都在沸沸揚揚地討論。
與詩詞閣有理智聲音不同,那些年輕書生們聚在一起,一面倒地聲討唾罵紀寧,個個義憤填膺。
甚至,有些先生不惜放下身段,加入討伐紀寧的行列中。
而紀敬等人更是在旁邊煽風點火,推波助瀾、增加眾書生對紀寧的仇恨和嫉妒,約定三天後,在白鹿書院大門外集合,然後一起去砸了紀寧的三味書院。
那些書生如打了雞血,紛紛應從。
除了書院私塾書生們,金陵城的茶飯館酒肆,普通老百姓也都在激烈爭議討論。有人認為是打好事,有人覺得此舉有辱先賢聖人。
一時間,整個金陵城被紀寧一個人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