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徵伐天下> 第三百零一章 臨危受命

第三百零一章 臨危受命

  面對公孫恭的問題。 

  張高略微想了想,然後帶有思索的答道:「各位綠林好漢本為兄弟,張燕的態度還是由我們遼東將軍公孫燕等去施加影響,大王不妨曲線催促一下,以防張燕臨陣改弦更張。」 

  公孫恭低頭看了看形勢圖,然後點點頭回復道:「也好,你就代寡人修書,提醒公孫燕等,萬不可出錯。」 

  張高忙應聲道:「臣知道了。」 

  帳外傳來急驟的馬蹄聲,一校尉進帳,跪報:「啟稟大王,朝鮮大將軍金聖率先頭部隊已達城南!其三十萬精兵也在途中!」 

  公孫恭聽后大喜道:「他怎麼比老子還性急。來呀,備車,寡人要親往城南,迎接朝鮮大將軍金聖!」 

  公孫恭臨時徵兵獲得新的兵卒二十萬,朝鮮王朝派出大兵四十萬,雙方會盟之後,整個聯軍的人數已經達到了劉十萬多人馬。楚軍的前線也僅僅有十萬軍隊,而且被分成兩個集團,力量相當薄弱,一時間,整個楚軍陷入了一種自統一之戰開始以來,重來沒有過的危險局面中來,不僅僅遼東,西涼的馬騰、北方的匈奴、鮮卑、西方的羌族、漢中張魯及各種勢力一下子向楚地壓過來。遼闊的疆域上,竟然沒有楚軍的可調動軍馬。 

  此時,真正忙亂不是遼東大營,而是列柳城中的楚王聶澤風。 

  對於新的形勢,各種將領的心中都開始有點疑慮和懼怕。 

  將領中也只有趙雲表示要決一死戰的信心,這一天楚王聶澤風單獨召見了趙雲。 

  聶澤風與趙雲二人對坐在案幾前經過一番討論之後,趙雲臨危受命願意率領一支軍隊前去抵抗整個遼東朝鮮的軍隊,不過聶澤風只能夠給趙雲配備冀州一戰中的投降兵士八萬人,加上自己的精銳騎兵二萬人,對於這場戰爭,聶澤風自己真的沒有把握,如果把所有的敵人都集中到一起,比較容易對付,但是敵人要是從四面八方進攻你,你就得疲於奔命,實在有點招架不住,聶澤風在出發前給趙雲進行了最後一次談論,同時也是鼓勵這個年輕的將領,一個從來沒有獨立領導大兵團作戰的將軍。 

  桌案上,擺設的不是白酒,而是淡淡幽香的茶,雙方經過一番品味之後。 

  聶澤風輕輕地放下茶杯然後問道:「大軍出發前,征北大將軍有什麼要求只管對本王提出,本王要你輕裝上陣。」 

  趙雲思忖良久后,然後一抱拳答道:「臣奉詔率領楚軍主力平定叛亂深感責任重大,趙雲資歷淺顯,整個楚軍又由多方構成,如若局部方面不能服從統一調度,令不行禁不止,趙雲擔心……」 

  聶澤風打斷了趙雲的話,然後詫異的問道:「征北大將軍所言『局部』是指本王的結義大哥現在的掃北將軍,第一軍團指揮呂布嗎?」 

  趙雲忙答道:「是的,易京在整個棋盤上是一舉足輕重的『劫子』,必然是雙方惡戰的焦點,臣擔心呂布不願聽從趙雲的調度……」 

  侍者將備好的飯菜放至案幾前擺好。 

  聶澤風想聊想,然後堅定的回復道:「本王既任命征北大將軍統帥全部楚軍,自然也包括了呂布的軍隊。本王不會幹預征北大將軍的破敵方略,這是常識。你只管大膽行使本王交予你的權利,不必顧及任何人!」 

  趙雲聽到這句話之後,然後忙走出桌案然後拜道:「大王如此體恤部下,臣當誓死效命疆場!」 

  聶澤風笑了手指餐食盒:「本王備此便宴為你送行。請!」 

  兩人用完餐之後,趙雲便開始點兵出征了。 

  整個點兵長上,鈞天樂亢昂奏出,巨鼓擂響,龍旗搖動,兵陣威武浩大,刀刃分別刺向活豬活羊,發出哀嗥,鮮血淋淋地灑向祭壇。 

  宰殺后的牲畜由兵士抬著從兵陣前莊嚴展示。 

  旗幟更動。 

  祭壇上的趙雲誓言旦旦宣佈道:「大王視軍,執法如山,從命者賞,違命者罰……」站在列柳城城樓上軍士遍布。 

  聶澤風站在城樓上向下巡睃。 

  而城樓下面的士卒們隆隆行進的方陣。 

  趙雲等將騎在馬上隨隊行進。 

  接著,士卒們隆隆行進,馬隊通過時揚起塵埃。 

  送行的列柳城市民目光沉重地看著從面前隆隆開過的軍隊。 

  雖然過了很久,聶澤風仍站立在城樓上,目光憂鬱地向南眺望—— 

  遠去的軍隊通過後的空空蕩蕩,風卷拂著地上的落葉和馬蹄印跡。 

  公元21年秋,聶澤風下令各路楚軍開赴平叛前線。當最後一支楚軍消失在視野之外,雖然聶澤風沒有失敗過,但是再次能否戰勝對方,他仍然沒有太大的把握…… 

  從出征的那天起,各種慌亂都開始 

  不僅僅是列柳城、鄴城、離前線比較近的城內,就連洛陽、長安城內熱鬧依舊,只是一些敲鑼、貼布告的官差為街市增添了一絲的不安。很多人圍在街頭的籌款徵兵的布告前觀看著,議論著,而真正有危險的確實易京,幽州的故都。 

  此時,無數軍馬踐踏著幽州的大地。遼東、朝鮮之旗高擎在騎兵的手中,躍越工事,所向寒光閃閃,刀戟相迸,一片喊殺聲。 

  不堪抵禦的呂布軍團防線崩潰了,呂布軍團兵士們敗退逃命。 

  遼東、朝鮮的步兵軍陣洪水般衝上呂布軍團陣地。 

  不及逃命的呂布軍團官兵成片地跪地投降。 

  呂字旗在遼東、朝鮮兵士的鞋靴下踐踏。 

  滿目皆是戰損的兵車,被殺的兵士,遼東、朝鮮之旗向更遠的方向旋風般撲去……策馬闖入戰場之後的公孫恭等,察看著戰場。 

  張高由后策馬馳到,對公孫恭小聲耳語。 

  突然,公孫恭臉上露出了複雜的神情:「聶澤風真他媽的厲害,連自家的狗都殺了……哼,不理他!傳令全軍給我繼續打!」 

  公孫恭揮劍指向前方。 

  喊殺聲漸弱…… 

  雙方大戰了三天三夜,雙方的士兵都精疲力盡了,所以慘烈的戰場出現了暫時的安靜,不過暫時的安靜則是意味著更大的暴風雨將要來。 

  這一日,易京城外 一團團白茫茫的霧氣,從滿山遍野的莊稼里升騰起來,漫空飄散著。 

  霧漸漸濃了,乳白色的霧從山頂汩汩地淌出,緩緩地漫下山坡,像誰抖開一件輕柔的衣衫,飄飄忽忽地披在東山的身上。 

  大霧夾帶著水汽,把一顆顆的「水銀珠」,輕輕地戴在人們的頭髮上。 

  整個世界好像都被迷迷濛蒙的濃霧籠罩著,分不清天和地的界限,看不清道路、樹林和人影。 

  縹緲的煙霧動蕩不定,忽兒躥上這條山溝,忽而又從那條山溝飛奔下來。整個大山被煙霧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幾個山頂,就像大海中的孤島。 

  突然城門中殺出一員小將,帶領二十餘騎,直衝遼東陣營,所向披摩,無人可擋。龐德騎在馬上彎弓射箭。 

  擋在營門外的遼東、朝鮮將領剛剛奔出營門,正中龐德一箭,倒地身亡。 

  龐德策馬加鞭穿營帳而過。 

  遼東、朝鮮士兵從帳中跑出,持械與龐德的隨從拼殺。 

  龐德在暗夜中,從箭囊中又取出一箭,彎弓射去。 

  龐德箭正中迎面舉刀衝來的遼東、朝鮮將官。 

  將官倒地,栽下馬去。 

  龐德大喊一聲道:「不要糾纏,快隨我衝過去!」 

  最終,龐德的聲音消失在暗夜中。 

  而趙字大旗引導下的楚軍主力的馬隊車騎源源不斷地沿路前行著。 

  征北大將軍趙雲由將校簇擁由遠處馳來,一名楚軍前哨迎面跑來。 

  趙雲勒馬站住:「什麼人?」 

  前哨答道:「報,征北大將軍大人,前面就到遼東的北部邊塞城了。」 

  趙雲答道:「好,就地宿營。各位將領隨我查看敵情!走。」 

  楚軍兵士簇擁著趙雲向前出畫。 

  楚軍主力停了下來,兵士們翻身下馬。 

  而決定這場戰爭的走向的另一個主角,匈奴單于,則有另一番打算。 

  匈奴單于帳篷內,燈火像黑暗中的螢火一樣,發出淡淡的光芒,穿透著黑色的霧霾和恐懼。 

  大帳之中,古箏穿透力極強地鳴響著,一雙玉指在琴弦上撥彈。 

  所謂的大漢朝隆成公主憂鬱地在唱: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思念故鄉,鬱郁累累。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蒼狼單于從皮褥中露出光膀子,打著哈欠地說道: 「想家了吧?唔,回家還不是舉手之勞,不出兩月,我大單于保你回到長安、洛陽或者許昌!」 

  聽到這句話,她竟然有點詫異,隆成公主忙停下彈唱,然後回過頭看著單于。 

  =蒼狼單于笑笑說道:「我已備足了鐵騎十萬,不日南下,入蕭關,破長安。你從哪裡來,便可回哪裡去……嘿嘿,衣錦還鄉。」 

  蒼狼單于也不顧什麼理解,他邁著大步走過來,在她臉上抹了一把,嘻嘻笑著。就在這個時候,王喜從帳外露入臉來,對蒼狼單于使了個眼色。 

  看到自己的這個智囊在叫自己,蒼狼單于忙披衣走出。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