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十萬石糧草一百艘戰船
蔡瑁不是一個安於平淡的人,其野心勃勃,對於蔡氏目前的處境,極其的不滿意。
前有朝廷力量牽制,後有蒯氏制衡,如今更有儒門橫插一腳。這樣一來,整個荊楚的局勢,必將變得更加複雜。
「蔡明。」
「老爺。」
瞥了一眼蔡明,蔡瑁眼中厲色一閃而逝,道:「汝立即前往蒯府,言蔡氏相邀,請蒯氏兄弟,過府一敘。」
「諾。」
望著蔡明離開,嬴斐目光隱秘的一挑,其心裡掠過一絲凝重。此刻的蔡瑁與歷史中記載的,完全不同。
嬴斐一言出,其便能夠在瞬間做出放棄私怨,聯合蒯氏共同對抗打壓儒門的決定,這樣的人物,又豈會簡單。
一瞬間,念頭通達。百轉千回之後,終於將一切捋清楚。
這一刻,這不僅是內部鬥爭,而是一個派別與令一個派別的交鋒,這是儒家與世家的利益爭鬥。
此時此刻,放棄內鬥一致對外,這樣的人,其根本就是一個梟雄。
望向蔡瑁的目光中,充滿了凝重。在這一刻,嬴斐也恍然大悟了過來。一個能夠劉表眼皮底下,聯合蒯氏,掌控荊州的男人又豈會簡單。
……
「兩位請。」
「嗯。」
……
跟隨著蔡明,蒯氏兩兄弟從容而登門。蔡氏與蒯氏的關係,蒯氏兄弟與蔡瑁都清楚。
利益衝突,兩族是敵非友。如此錯綜複雜的關係,蔡瑁依然遣管家蔡明前來,足以說明發生了大事。
「良,徹見過德珪兄。」
聞言,蔡瑁眼中厲色一閃而過,其朝著兩人微微一笑,隨及伸手,道:「兩位賢弟裡面請。」
「德珪兄請。」
蒯氏兄弟,氣度不凡。見蔡瑁之舉,逐伸出左手,謙虛,道。
……
「德珪兄,這位是?」
蒯氏兩兄弟,走至客廳之中,目光便為之一頓。待蔡瑁隨後而至,蒯良眸子一閃,朝著蔡瑁,道。
「哈哈。」
……
聞言,蔡瑁眼中精光一閃而過,其嘴角掀起一抹笑容,道:「忘了介紹,這位乃涼州刺史,冠軍侯嬴斐。」
「轟。」
蒯氏兩兄弟心中頓時一震,發出轟的一聲,這種震撼,來的太過於措手不及。任誰都沒有想到,眼前這個少年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冠軍侯。
「良,見過冠軍侯。」
「徹,見過冠軍侯。」
……
聞言,嬴斐抬起頭,看了一眼兩人。目光里流轉出一抹光華,朝著蒯良與蒯徹,哈哈大笑一聲,道:「兩位先生無需多禮,坐。」
這一刻,嬴斐直接反客為主,渾然不將自己當做外人。身後的蔡瑁看到這一幕,卻沒有絲毫反應。
嬴斐官職最高,權勢最大,自然是此間發號施令者。
四個人紛紛落座,客廳之中的氣氛變得有些凝聚。目光如炬,皆望向了蔡瑁。特別是蒯氏兄弟,其望著蔡瑁的眸子里閃爍著光彩,詢問意味極重。
「咳。」
感受到客廳中氣氛驟變,蔡瑁輕咳一聲,將注意力集中過來后,其目光在一瞬間變得凝重無比,朝著蒯良兄弟,道。
「今日,黃承彥,司馬徽,龐德公於鹿門書院,邀請鄭玄,孔融南下。其請孔聖與亞聖雕像,宣告儒門出世。」
「嘶。」
這一番話,在蒯氏兄弟心中如同驚濤駭浪一般,其帶來的震撼,簡直無法形容。兩人都是當世大才,自是清楚儒門出世的後果。
儒門一旦在荊州出世,屆時,襄陽城必將首當其衝,成為世家與儒門交鋒的戰場。一旦戰火燃起,必將殃及城中世家。
蒯良眸子里精光如瀑,其深深看了一眼蔡瑁,隨之將目光看向了正襟危坐的嬴斐,道。
「此事事關重大,已出乎我等意料之外,不知冠軍侯以為何?」
蒯良雖不知此事與嬴斐有何關係,但,既然此刻嬴斐坐於此地,這便說明此事與嬴斐有關,並且不淺。
「哈哈。」
……
聞言,嬴斐目光一閃,隨及笑了起來。其望著蒯良,眼中讚歎之色極濃。不愧是蒯氏一族的家主,其眼力勁兒著實不凡。
「此事與本將無關,況且此乃襄陽之事,本將就算想管,亦有心無力也!」
嬴斐打了個哈哈,就將這一切推過去了。這一手太極,打的相當漂亮。他當然知道該如何解決,但,雙方非親非故,是敵非友。於情於理,嬴斐都沒有必有幫助蒯氏。
「唰。」
蔡瑁三人的目光在一瞬間交匯,交換著消息。嬴斐的態度很明顯,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有好處的事根本不幹。
……
點了點頭,蔡瑁苦笑一聲,朝著嬴斐,道:「還望冠軍侯賜教,事後必有厚報。」
「哈哈。」
……
大笑一聲,這一刻的嬴斐神態張狂,有一絲霸道的氣息席捲整個客廳。半響過後,笑聲收斂,在一瞬間戛然而止。
嬴斐眼中精光爆閃,其盯著蔡瑁,道:「本將坐擁涼州一地,兵甲十數萬,德珪先生,依汝觀之,本將缺何?」
……
「十萬石糧草,一百艘戰船!」
……
「嘶。」
聞言,嬴斐神色頓時一愣。蔡瑁此人實在太過於精明,其極善於察言觀色。十萬石糧草,一百艘戰船,這根本就是一大筆財富。
而且這一切都是如今的涼州急缺的,嬴斐對此,根本就沒有拒絕的念頭。十萬石糧草,足以支撐一場大戰。一百艘戰船,徹底的解了嬴斐燃眉之急。
「哈哈。」
……
大笑一聲,嬴斐眸子里精光閃爍,深深的看了一眼蒯氏兄弟以及蔡瑁一眼,輕聲,道。
「儒門出世,已無法阻擋。況且其首乃荊楚三公,其於襄陽經營多年,門生故吏遍布荊州。」
「又有黃,龐,司馬三族為根本,又與北方鄭玄,孔融等人遙相呼應,正可謂,其勢已成。」
語氣一頓,留下時間令三人消化,嬴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為今之計,當聯合荊楚之地的世家,獰成一股繩。」
「唯有如此,才能扼止儒門勢力擴展,再聯合其他諸子百家,打壓儒門,逐漸減弱儒門的影響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