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交給消費者去檢驗
來到歐洲,劉勝男的第一站是捷毛尼國,歐洲之行從這裡開始。
在和等在賓館會議室的捷毛尼過銷售人員見過面后,她留下捷毛尼國銷售部總經理魯奇夫和柏林銷售部經理潘月奇,「這一年,你們辛苦了。不但要開拓市場,還要為兄弟單位提供幫助,最終成績卻是很不錯,銷售額上升近六成。」
魯奇夫聳聳肩,「我們確實努了力。但相對柏林牆倒塌的力量,我們的貢獻還是很小的。來參觀柏林牆的人太多,導致了我們的產品銷量大增。可以說,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很大一部分是躺贏。」
潘月奇補充道,「柏林牆倒塌是一個方面,集團即使在這裡投入大量的廣告是一方面;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我們的動漫所帶來的貢獻。」
劉勝男微微一笑,似乎對他們的回應很滿意。
遇到上級的表揚,很多人會頭腦發熱,恨不得把所有的成績都往自己頭上攬。
他們兩個不一樣,把帶來成績的各種因素全部分析了出來,弱化了自己的努力,甚至沒說給其它兄弟單位提供幫助這一說。
這也是上集考察下級的一種形式,通過談成績、談失敗、一起吃飯、一起運動……都可以從下級的話語中看出一些性格以及平常的行為方式。
柏林銷售部的銷量,大家是有目共睹的,數據在那裡擺著;可多少是因銷售人員主動出擊而獲得的,也會有數據佐證,因為銷售代表在那裡。
這樣的方式,劉勝男以前沒用過,只是在初六會議后,她冷靜地反省了近半個月,其後的工作方式開始變了……變得更有深度了。
她笑著說,「不用這麼緊張,集團不會因為去年的增長速度這麼快,就再度定下這麼高指標的。」
潘月奇的反應很快,感覺要出問題,立馬覺得臉部火燒火燎的,汗都要冒出來了,「劉總,即使去年銷量,今年我們也不一定能保證。一堵牆,沒人會來看兩次的。」
魯奇夫隨後也反應了過來,補充道,「劉總,柏林這裡的總銷量,91年可能是極限,也可能還能維持一年。新鮮事物,過一陣子就不新鮮了。」
兩個的反應都不慢,並且把概念明確了,總銷量不會再有增長。
劉勝男呵呵一笑,「你們錯估了世界經濟發展形勢。現在的經濟發展,是一路向上的;柏林牆只是一堵牆,可是全世界曾經最著名的牆,幾年甚至幾十年後,還會有人願意來參觀。」
「我們的銷量可以因這堵牆而增長,這堵牆的參觀人數,是不是也可以因為我們的產品而增加呢?這個問題,你們可以考慮考慮。如果能達成這個目標,柏林這裡的高銷量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她這個話題一出,兩人驚呆了。
隨即一想,很有道理。如果達成這樣的目標,對柏林經濟發展是一個貢獻,會收到柏林政府的感謝,自己又有高銷量,雙贏的節奏啊。
三人交流一會後,劉勝男說,「你們把這些思路形成一個可操作的方案,今年或明年開始實施。」
李道強和何慶英作為隨從,他們兩個一直跟在身邊,參加了見面會,也聽了三人的交流,感覺受益頗深。
在走向客房的樓道里,劉勝男問道,「這樣的方案要是你們來策劃,能拿出一些什麼不同的意見?」
兩人同時搖頭。
李道強苦笑,「劉總,這種想法,我從來沒有過。」
劉勝男呵呵一笑,「你沒有過,是因為你現在還只是基層銷售員。在你們這個階段,走路是主要的。方向被人家定下來了,你們只要跟著走就是,把路走穩走紮實是你們的職責。」
心中卻是感嘆,龍總從83年開始就要求高層在事務性和務虛方面要有一個平衡,在腳踏實地走路和辨別方向方面要有輕重,現在想來,覺醒得有些晚啊。不過還好,沒出什麼大亂子,龍總也給了大家足夠的時間和信任,不然真的只能「退休」了……
第二天,她在庫達姆大街一家手機銷售門店的對面——一家咖啡館里喝了兩個小時的咖啡,然後離開,來到照明事業部總部。
在尤里克爾的辦公室,她聽她介紹了這一年的工作彙報。
照明事業部這一年發展迅速,在米國收購了一家中等規模的照明企業,通過對其擴建與改造,於八月份向市場投放了自己品牌的節能燈和LED燈;在華夏,也在會洲新建了一家照明公司,十一月試生產,十二月正式生產。
劉勝男知道LED燈銷售情況的。雖然市場銷售沒達到預期,但利潤率也在一成五以上,算是一個不錯的產品。
經過龍建華和聯合國環保署有關人員的交流,環境署也採購了一批LED燈,在使用三個月後,向聯合國總部推薦使用這種新型節能燈具。總部有這個意向,但目前還沒下訂單;如果總部採購,示範效應會更加明顯,更有利於市場銷售……
從生產基地參觀完,返回會議室的路上,尤里克爾向她講起聖誕節前聽到的一個小故事。
重世集團新手機只有風聲,卻沒見上市,很多人都在期待這款手機的簡訊功能是什麼,都想換一部。
歐洲北部一家生產手機的公司老總在一次圈內人士的聚會上說,「那個只是噱頭,並沒多少實際意義。有錢買手機,沒錢打電話嗎?還用得著簡訊聯繫?」
「相比那些花哨的功能,我認為我們堅固的外殼才是實用的。即使從二樓掉到一樓,手機還可以照常使用。」
有人問他,「誰那麼有錢,會把手機從二樓摔向一樓?」
手機公司那夥計聽后,滿臉通紅,但還是堅持他們的手機功能是最實用的……
劉勝男笑道,「這世界,正是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想法,這才豐富多彩。他們的是否真實用,我們的是否只是噱頭,還是要交給消費者去檢驗。過分堅持『我認為』,最容易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