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5000字大更,求月票,求月票,求捧場,求捧場!!!!!
各位兄弟有興趣的可以加我的微信號:sechao001,請註明是讀者。
——————————————————————————————————————
在兩伊戰爭中科威特等海灣國家向伊拉克提供了300多億美元的貸款及港口和其他設施的支援。
然而伊拉克並不滿意。
伊拉克公開提出,兩伊戰爭是它同伊朗進行的一場聖戰,是為抵制伊朗伊斯蘭革命的輸出。
是為了保衛阿拉伯民族而戰,並為此而流血犧牲。
它所欠科威特等海灣國家的貸款是伊拉克人用鮮血換來的信貸,是伊拉克為整個阿拉伯世界的犧牲。
科威特等國應從阿拉伯團結的利益出發,一筆勾銷這些債務。
伊拉克這種『一風吹』和霸道的要求,沒有得到海灣國家的響應,最大債主科威特甚至相當不滿。
1990年1月以後。
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從每桶20美元以上跌至年中的14美元,使伊拉克石油收入減少幾十億美元。
這對急需建設及償貸資金的伊拉克來說,是不能忍受的。
伊拉克方面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原定的每桶18美元的最低參考價之所以被突破,並非偶然。
而是因為科威特、阿聯酋和沙特超限額出口石油造成的。
抓住這一借口、
1990年7月中旬,伊拉克以破壞石油生產限額為名,突然發難,對科威特、阿聯酋等國進行猛烈抨擊。
7月17日。
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慶祝伊拉克複興社會黨執政22周-年集會上,嚴厲指責海灣國家的石油政策。
7月18日,
伊拉克官方新聞媒介大肆渲染伊拉克外長阿齊茲於7月15日致阿拉伯聯盟秘書長卡利比的公開信。
點名抨擊科威特和阿聯酋等國大量超額出口石油。
損害了伊拉克的經濟利益。
公開信提供了伊拉克計算出的因石油產量過剩、油價下跌造成的損失,即阿拉伯國家共計損失5000億美元。
其中伊拉克就佔了890億美元。
公開信中指責科威特為首惡,指責科威特10年前就偷偷開採兩國接壤地區的魯邁拉油田。
偷採的石油價值達24億美元。
公開信還出人意料地譴責科威特在兩伊戰爭的第一年將軍事設施修到了兩國邊境線的伊拉克一邊。
說這是一種對伊拉克進行軍事侵略的行為。
阿齊茲在公開信中還說:科威特對伊拉克進行了雙重侵害。
首先,它侵佔了伊拉克一部分領土和油田並掠奪其國家財富,這種行為幾乎無異于軍事侵略,
是所有伊拉克人無法忍受的;
其次,在伊拉克成為帝國主-義-猶太復國主義兇惡威脅的目標時,它又蓄意窒息伊拉克的經濟。
用心極其險惡。
這是一種與軍事侵略具有同樣危害性的侵害。與此同時,伊拉克軍隊開始向伊科邊境地區集結。
針對伊拉克的指責,科威特迅速予以反駁。
譴責伊拉克對科威特實行威脅與訛詐政策,並向所有阿拉伯國家緊急通報情況,闡述科威特的立場。
科威特還向聯合國秘書長通報了伊科糾紛的情況。
並下令科軍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從此,伊科唇槍舌劍,局勢達到了白熱化程度,氣氛劍拔弩張。
伊科關係日趨惡化,海灣形勢驟然緊張。
這場突如其來的阿拉伯國家內部糾紛,不僅引起了美國的『極大關注』,更使其他阿拉伯國家感到憂慮。
為了迅速結束這場兄弟鬩牆,
埃及、沙特、約旦、敘利亞、葉門、利比亞等國家的領導人進行了頻繁的緊急聯繫,磋商對策。
7月24日,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穿梭訪問了伊拉克和科威特,以期通過自己的斡旋能夠解決這場糾紛。
穆巴拉克正式向衝突雙方提出4點建議:
第一,停止攻擊宣傳和戰爭威脅;第二,把問題局限在阿拉伯範圍,不使其以任何形式國際化;
第三,在吉達雙方召開一次有埃及和沙特參加的會議。
第四,在解決這場糾紛的過程中,不討論邊界問題,只討論經濟及相關問題,以使問題容易解決。
穆巴拉克的調解取得了『成功』。
伊拉克和科威特雙方停止了宣傳攻擊,兩國高級領導人一致同意在沙特的吉達舉行直接談判。
薩達姆還穆巴拉克承諾:
無論伊拉克同科威特之間的討論需要多長時間,我決不使用武力。在談判的辦法用盡之前,
我是不會使用武力進行干預的。
之後為表示誠意,伊拉克還於26日凌晨主動將集結於科威特邊境的10萬大軍後撤數公里。
一場海灣風波大有『夏天的烏雲很快消散』的跡象。
7月31日下午至8月1日上午,
伊拉克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伊札·易卜拉欣和科威特王儲兼首相阿德·薩利姆·薩巴赫在吉達舉行談判。
據科方事後透露,
科威特在談判中原本打算就經濟問題對伊拉克作出一定的妥協讓步,以求平息兩國的緊張事態。
說白了就是吃個啞巴虧。
然而,伊拉克要的不僅僅是讓科威特賠償其經濟損失。而且要求租借科威特的布比延島99年。
此外還要求科威特領導人去巴格達負荊請罪。
伊拉克這種毫無誠意的苛刻條件無疑是科威特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伊科和平談判宣告失敗。
但是雙方在離開吉達時商定,後續會談將分別在兩國首都巴格達和科威特城舉行。
吉達談判失敗自然給衝突的解決投下了一層陰影,不過畢竟約定了後續談判,因此各方都還較為樂觀。
但是失態發展卻超過了所有的預料。
就在易卜拉欣和薩阿德回到各自國家幾個小時之後,一場令整個世界為之震驚的『中東戰爭』爆發了。
交戰雙方不是對峙了多年的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而是阿拉伯人自己。
8月2日凌晨2時(巴格達時間)。
伊拉克軍隊動員14個師,總兵力10餘萬人,在空軍的支援和海軍配合下,突然大舉入侵科威特。
由5個師組成的進攻部隊成2個梯隊部署。
第一梯隊展開2個師,以350輛坦克為先導,在伊科邊界東段分兩路迅速突破科威特軍隊邊境防線。
爾後沿科威特東部公路,快速向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挺進;
第二梯隊3個師隨後跟進;
另外9個師則前出至伊科邊境地區待命。伊拉克海軍陸戰隊在科威特城附近登陸,配合進攻。
在伊拉克軍隊大規模突然進攻下。
科威特軍隊(共2萬餘人)猝不及防,還沒有來得及組織有效的抵抗,就迅速被伊軍突破了邊境防線。
伊軍長驅直入,當日11時許就攻抵科威特城。
與此同時,伊拉克海軍陸戰隊輕取垂涎已久布比延島和沃爾拜島,並在科威特城尚海登陸。
配合主力部隊進攻科威特城埃米爾王宮、首相府、國防部、電視台等要害部門。
至中午,伊軍迅速佔領了科威特電台、電視台等,包圍了埃米爾王宮,關閉了科威特國際機場。
並以一部分兵力繼續南下。
下午2時30分,伊軍攻佔了埃米爾王宮,控制了科威特城。
在數小時的王宮保衛戰中,留守科威特的亞奧理事會主席法赫德親王以及一些王室成員陣亡。
埃米爾國王乘飛機逃到停泊在波斯灣的美國軍艦上。
后又轉移到沙烏地阿拉伯。王儲兼首相薩阿德親王及大部分閣員也被迫撤到科沙邊境地區,
以待局勢變化。
8月3日,伊軍攻佔科威特首都西部和南部的一些重要地區,從而基本上控制了整個科威特。
從出兵到佔領,僅用了10餘個小時。
如此快的速度既說明了伊拉克軍事力量的強大,也可以說明一個事實——伊拉克是蓄謀已久。
所謂和談不過是煙-霧彈。
在飛往迪拜的私人飛機上,衛雄收到了關於戰局的最新消息,與他腦中的記憶沒有太大出入。
閃電般的慘敗。
正在脫衣服準備下浴缸的莫妮卡疑惑的問道:「老闆,這場戰爭應該跟我們沒多大關係吧?」
衛雄微微一笑:「當然沒有關係,但卻是結交科威特王室的好機會。」
歐陽雅晴抬起頭道:「科威特不是被滅國了嗎,連親王都戰死了,科威特王室應該也完蛋了吧?」
衛雄握住一隻超大號的白兔:「這可不一定。」
「現在可不是二戰時,世界各大強國都不會允許有國家通過暴力和戰爭手段來改變地緣政治關係。」
「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
莫妮卡在衛雄身後坐下,水遮住了她腰部以下的部位,接著她雙手放在衛雄背上輕輕按揉起來。
「您是說美國會幹預?」
衛雄語氣平淡的說:「科威特雖小,但卻是世界最大的產油國之一,在國際經濟中扮有重要角色。」
「伊拉克如果吞併科威特必將國力大增,這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停了下,衛雄繼續說道:「再有,干預這場戰爭也將使美國獲得插手中東事務的機會和借口。」
「其實薩達姆是掉進美國人的陷阱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伊拉克費薩爾王朝執行親-美的外交政策,是巴格達條約組織的發起國之一。
1958年7月費薩爾王朝被推翻。
此後不論是卡塞姆軍政府執政,亦或是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都高舉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旗幟。
執行反對美國粗暴干涉中東事務和偏袒以色列侵略擴張的外交政策。
為此曾宣布與美國斷交。
1978年被美國歷屆政府視為反美的阿拉伯國家的激進派,並在經濟、軍事、外交各方面進行打壓。
兩伊戰爭中。
美國從遏制霍梅尼伊斯蘭革命向外輸出的政策考慮,當伊軍在戰場上失利時,採取了支持伊拉克的立場。
既不譴責薩達姆開『第一槍』的責任。
也不對伊拉克軍隊使用化學武器表示譴責,而是夥同其他西方國家一起向伊拉克提供先進的武器裝備。
並不時向伊拉克軍方提供有關伊朗軍隊活動的衛星照片。
兩伊戰爭停火后,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除幫助伊拉克恢復經濟,還繼續向其提供武器裝備。
並不時向伊拉克軍方提供有關伊朗軍隊活動的衛星照片。
對伊拉克生產化武器及研究核武器一事持沉默態度。當然,薩達姆也緩和了伊拉克國內的反美態度。
結果,伊拉克成為中東地區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
這讓薩達姆的野心急劇膨脹。
當伊拉克向科威特提出包括領土在內的各種苛刻要求,並向科威特邊境大規模集結軍隊時,
美國人雖然了解情況,但並沒有對薩達姆的威脅行動提出警告。
布希政府希望維持海灣地區的均勢,仍把伊拉克軍事力量視為遏制中東各反美勢力的平衡力量。
並且認為伊拉克軍事力量對海灣國家的威脅,將有助於這些國家尋求美國的保護。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政府會長期支持伊拉克擴充軍力,讓薩達姆有足夠的資本在中東為所欲為。
正因為如此,
在伊拉克大舉入侵科威特之前,美國不但沒有明確警告薩達姆在同科威特的衝突中不要使用武力,
反而多次向薩達姆發出導致其做出錯誤判斷的信息。
比如今年1月份,布希以『國家利益』為由,擱置了國會禁止進出口銀行向伊拉克貸款的決議案。
再比如2月12日,
美國負責中近東事務的副國務卿約翰·凱利正式訪問巴格達,他在與薩達姆的談話中說道:
你們是本地區的一支溫和力量,美國希望發展與伊拉克的關係。
他還表示美國對伊拉克同科威特的邊界衝突不感興趣,這無疑給薩達姆侵略科威特打了擠強心針。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美國人的這些帶有示好味道的錯誤信息或許是出於拉攏伊拉克,對付中東其他反美勢力的考量。
但也在一步一步的引誘薩達姆做出危險的決定。
而這或許才是美國人真正的目的。因為根據衛雄的記憶,美國軍隊8月7日就開赴沙烏地阿拉伯了。
距離伊拉克出兵科威特僅過了5天,如此快的反應讓人意外。
而且美國政府的態度較之前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並最終率領聯合國軍隊把伊拉克人趕了回去。
接著便是長達十年的封鎖。
聽完衛雄的解釋,莫妮卡一副原來如此的點了點頭:「照這樣看來,美國人實在是太可惡了。」
衛雄微微一笑:「政治本來就是如此。」
過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后,衛雄穿著浴袍回到客廳,看到沙發上坐的人,忍不住笑道:「你醒啦。」
黎姿站起來:「雄哥。」
衛雄走過去拉著臉上比剛好好了很多的黎姿在沙發坐下:「睡了一覺,覺得怎麼樣?頭還暈不暈?」
因為是第一次做飛機,可能是不習慣。
剛才黎姿有一點頭暈,衛雄就讓她去房間休息了。至於黎姿為什麼會在飛機上?原因很簡單。
自從第一次約會後,衛雄又約過黎姿兩次。
之後黎姿就隨同《花樣姐姐》第四季攝製組離開拍攝去了,直到衛雄訪問內地回來才回到香港。
由於一種新鮮感,衛雄對黎姿倒是挺上心的。
而黎姿每次接到衛雄約會的電話,也都沒有拒絕。幾次約會後,黎姿收到了衛雄送的幾件禮物。
包括一條鑽石項鏈、一張信用卡和一套別墅。
收這些禮物的時候,黎姿既沒有貌似清高的拒絕,也沒有面露欣喜的收下,而是表現得很沉默。
衛雄看得出黎姿心裡很糾結。
在這幾次約會中,每次衛雄都會佔些口舌便宜,除了最後突破那一層膜,所有能做的都做了。
但他們是什麼關係衛雄卻從來沒說。
是正式的男女朋友?還是見不得光的情人,亦或只是一時興趣玩幾天而已?黎姿心裡沒底。
不過不管是哪一種關係,都很尷尬。
衛雄是有妻有子的人,主觀上她更想追求一份真摯的愛情,而不是成為衛雄眾多女人中的一員。
然而她完全身不由己。
衛雄的霸道和強勢是她根本無法抵抗的。當然,不可否認,她對衛雄多少還是有點好感的。
黎姿微微一笑:「好多了。」
衛雄輕輕撫摸著黎姿的手臂:「最近幾年迪拜建設得很不錯,這幾天你和晴晴她們到處逛逛。」
聞言,黎姿表情隱隱有些興奮。
這是她長這麼大第一次離開香港,而且去的地方還是頗為神秘的中東國家阿聯酋,倒是讓她挺期待的。
這時她突然紅著臉按住了衛雄的手。
原來卻是衛雄的右手正沿著她修長的大腿往裙子裡面伸:「不要這樣,等會有人進來看到了不好。」
衛雄強硬伸入:「又沒有男人,怕什麼。」
聞言,黎姿心裡暗嘆一口氣,只能作罷。這就是衛雄的霸道,儘管讓人怦然心動,卻也讓人無奈。
只能說如果衛雄單身,那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