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開啟加速抄襲光環
無論是與吳紅旭合作也好,與宋青書合作也罷,都屬於借勢,韓東都有不得已的理由。他感覺現在的自己,確實太弱小了。弱小到自己的智力成果,必須要與他人分享,才能見諸於世。
受制於人的感覺,對於獲得十年記憶的韓東來說,心理上是不可接受的。韓東立志要逆天改命,實現人生的自由,如果處處受制於人,那麼豈不是白活一世?
心中那自由地世界,如此的清澈高遠,盛開著永不凋零,藍蓮花~。韓東一邊走一邊唱,許巍的《藍蓮花》完美地詮釋了韓東現在的心情。
歌是好歌,他鬼哭狼嚎的聲音卻惹來不少白眼。一條路邊的土狗,竟然對著韓東兇狠地汪了幾聲。
韓東撿顆石子作勢要扔,嚇得土狗狼狽而逃。唉,看來走通俗歌手路線的夢想,註定是跟今生無緣了。還是老老實實地繼續當文抄公吧。
韓東回到宿舍,閉目沉思了片刻,拍了一把大腿,文抄公計劃要加速,開啟buff光環。要把家庭小作坊模式,變成加工廠。就讓吳紅旭副教授大吃一驚吧!
唯有發表大量的文章證明自己,才能讓學界忽視自己本科生的身份。韓東說干就干,開始了左右互搏、同時創作兩篇論文的碉堡之路。
在學術界,一向有一文幾吃的潛規則。學者辛辛苦苦創作了一篇論文,只發表一次豈不浪費,他們非得把它拆成幾篇,分別發表在不同的刊物上,達到一石几鳥的目的。
有些無恥的傢伙,竟然可以將一篇文章拆成五六篇,一稿數投,還被分別刊登了出來。各大期刊的編輯,瞅瞅彼此刊物上刊登的,同一作者大同小異的文章,都大眼瞪小眼。可惜學術圈對這種無賴,並沒有什麼制約措施,只能算作學術道德問題,編輯們只能心理默默譴謫。
韓東現在要借鑒的就是這種分身模式。不過他也不敢搞到天怒人怨的地步。他在已經發表的《法本質觀研究綜述及其探討》這篇文章的基礎上,加工出了《法本質觀的再探討》和《法的本質是國家意志》兩篇論文。
這兩篇論文,雖然承襲了已經發表的論文,但韓東又糅合了記憶中的其他類似文章。即使是木青副編審,看到這兩篇文章,也不敢說與已經刊登的文章雷同。
韓東花了四個小時,創作了兩篇各8000字的論文,然後一股腦發到了吳紅旭的郵箱。這回他沒興趣再搞什麼大家來找茬的遊戲,發送的稿子本身就是非常成熟的版本。
既然已經有文章發表,在吳紅旭面前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就沒必要再遮遮掩掩了。吳紅旭看到韓東一口氣發過來的兩篇論文,吸了一口涼氣。
好傢夥,距離上次那篇論文發表沒幾天吧?這傢伙又鼓搗出了兩篇。莫非真是萬年一遇的學術天才?吳紅旭點開兩篇論文,看完之後心裡才稍微平靜了些。
雖說是兩篇新的論文,但仍然能看到第一篇論文的影子,倒不算特別逆天。韓東這小子足夠聰明,也有學術的靈性,一文多吃是很多學者成名以後的絕技,他現在倒學會了。
這兩篇論文已經十分成熟,可以直接投稿。吳副教授也沒有什麼修改意見,要說有的話,就是觀點的不同了。不過這不正是論文的魅力嗎?每一篇論文都是思想的碰撞。
想到這裡,吳紅旭主動撥通了韓東的電話。
「韓東啊,你發給我的論文我看了,非常不錯,尤其是能夠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聽到吳紅旭親切的鼓勵,韓東心中暖暖,作為老師,吳紅旭對自己真是沒話說。韓東最關心的是,吳紅旭還有沒有修改意見。
「總體已經成熟了,可以直接投稿。」吳紅旭並沒有跟韓東交流不同觀點。從文章來說,只要能夠自圓其說就可以,並不一定要求觀點正確。表達異見,也可能扼殺這個學生自由的學術思想。
「沒有您的指導和鼓勵,也不可能有這兩篇文章的面世」。韓東說了實話,要不是第一篇論文順利發表,他都要質疑學術抄襲之路能否成功。
可以說,正是借著吳紅旭的職稱,才讓韓東有機會以本科生的身份,登上學術期刊的高點。
「韓東你客氣了,老師覺得你有學術的靈性,也足夠勤奮,怎麼樣,這兩篇文章想好投到哪裡沒有?」
韓東謙虛地表示吳老師謬讚了。「目前還沒有,正要徵求您的意見,我準備還是將您列為第一作者」。
吳紅旭也沒拒絕,學術界對職稱、學歷非常看重。韓東一個本科生,即使已經僥倖發表了一篇論文,要想再在三流以上期刊發表論文,沒有自己署名,困難是可想而出。
跟上次不同,這次吳紅旭決定幫韓東一把,對於勤奮又有天賦的學生,他一向不吝嗇援助。
「就投《濱海社會科學》和《濱海行政學院學報》吧」。這兩個期刊的編輯,吳紅旭都認識,他們應該會賣自己一個面子。
吳紅旭說的兩個期刊,韓東都知道,《濱海行政學院學報》是濱海市黨校期刊,跟《濱海法政學院學報》的級別相當,都是三流中下游的樣子。
而《濱海社會科學》是濱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的學術刊物,勉強可以算是三流中的上游水平,一些高校的核心期刊目錄,會將《濱海社會科學》列入其中。
在法律圈,所謂的核心期刊就是二流期刊以上的15種。《濱海社會科學》自然不在其中。但這也不妨礙,很多年輕法學學者對它頗為青睞。畢竟掛了核心刊物的邊,能佔個版面,也能忽悠忽悠學校的領導。
吳紅旭沒有推薦二流以上的刊物,韓東有些失落,他也知道無論是自己的學歷,還是這兩篇論文的質量,並不足以挑戰二流以上期刊。強行投稿的結果,就是穩穩地撲街。
看來自己還是要繼續在三流期刊上刷經驗,韓東估計至少要刷五篇左右,才能挑戰二流期刊。
目前已經共創作了三篇,至少還要有兩篇,而且是發表在濱海市以外的刊物上去,初步具備全國的影響力。
這跟玩遊戲打怪升級一個道理,只有把經驗值練上去了,才能升級,而且地圖必須經常換,總在一個地方刷怪,效果很差。在沒有具備相當實力之前越級打怪,結果就是屍橫遍野。
韓東把兩篇文章署上吳紅旭的大名,向兩家目標期刊的投稿郵箱發了過去。
濱海市北開區人民法院給每個法官,訂閱了一份《人民法制報》,說是給每名法官的福利。有的法官很是不解,背後紛紛議論,一份《人民法制報》一年五百多塊錢,還不如給大伙兒發點米面之類的生活用品,更加實惠。
而王復法官不這麼看,米油鹽雖然可以居家過日子,但對執法辦案卻沒什麼用處,再說了500多塊能買多少米面?
《人民法制報》就不一樣,對執法辦案頗有裨益。王法官總是能從上面刊登的文章,找到辦案思路,所以他幾乎每期必讀。
2006年10月份的一期《人民法制報》,剛從帝都發來,還散發著油墨的香味。收發室的工作人員,將報紙發到王法官手上,他就迫不及待地瀏覽起來。最近手上遇到一件棘手的民間借貸案件,希望能從上面找到啟發和思路吧。
以前大家認為簡單的民間借貸案件,現在是越來越難辦了。證據越來越少,當事人越來越狡猾,矛盾越來越大,王法官每每審理民間借貸的案子,都覺得頭疼,當一個好法官真心不容易。
王法官一邊感慨,一邊快速瀏覽報紙。嗯?《民間借貸中的高度蓋然性》,看到這個標題,王法官精神一震,直覺告訴他,這篇文章能幫助自己解決不少問題。
韓東與宋青書的文章發表在《人民法制報》第五版,「學術縱橫」欄目,原本五千多字的文章,被刪減到了三千多字,不過基本內容都保留了。
王法官越看越奇怪,這篇文章介紹的案例,怎麼跟自己手上的一個,被告叫董小蕾的案子高度相似?
都是主要證據僅有一條手機簡訊,原被告雙方各執一詞。王法官心中的詭異感,無以復加。他又仔細研究了一下作者,作者是韓東、宋青書,單位名稱是濱海市中級人民法院。
韓東,韓東,他默念幾遍,心中劃過一道閃電,董小蕾的代理人不就是韓東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個叫韓東的黑律師就太可怕了。
他以為自己眼花,又回看了作者單位,確實是濱海中院。董小蕾的律師,自然不可能是中院的工作人員。法院工作人員,不能代理案件,這是法律圈的基本規矩。他鬆了一口氣,繼續看文章。
他哪知道,這個韓東就是那個韓東。《人民法制報》的編輯收到這篇文章后,對文章的指導意義頗為讚賞。目前法院系統對民間借貸證明標準,爭議極大,這篇文章理論和實踐價值都在水準之上。
這樣理論聯繫實際,極具指導意義的文章自然不可能出自學生之手。應該是作者單位標註錯誤吧,編輯直接更正過來,作者出處統一標註為濱海中院。
要是韓東知道這個結果,肯定要蹦地三尺罵娘,你丫才是濱海中院的,你們全家都是濱海中院的。在法院幹了五年的韓東,對這個坑怨氣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