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科幻靈異>穿越大混戰> 第210章:東亞風雲6

第210章:東亞風雲6

  特別感謝「87859345」的大紅包!

  非常感謝「暗黑無止境」打賞2000點幣、「書友161124224911622」打賞2000點幣,「書友151213011158693」打賞1000點幣,「kkwt」、「輝煌憂傷念思情」、「華夏聯邦皇帝」的推薦票


  劉步蟾乘「定遠」號鐵甲艦回到旅順,恰逢老李頭視察旅順防務,便將所見情況如實上報。


  「大型戰艦供計十六艘?排水量皆在萬噸以上?子香,怎無小艦?莫非……」老李頭眼睛還是獨具慧眼的

  劉步蟾立刻起身拱手解釋:「稟中堂大人,屬下所報,句句屬實。大艦均為屬下親眼所見,仔細數來,計算得之數量。簊隆港內並無小艦,或許被其藏在某處海灣隱蔽起來。」


  「……」老李頭為之一怔,心裡劇震,良久才老氣橫秋地吐了口氣。


  十六艘萬噸級大艦,這需要何等財力方能辦到?恐怕西方列強都難以做到吧?

  「依你之見,若朝廷令我北洋水師與淮系諸營南下作戰,可有勝算?」老李頭也猜出個大概


  劉步蟾面露難色,看了看旁邊的張佩倫,停頓了半天,才說:「……屬下不知陸營如何,水師可盡量支撐半個時辰!」


  「……哦?老夫倒想聽聽,子香如何得知具體時間?」


  「屬下斗膽推測,寶島艦隊全殲日本聯合艦隊,恐怕也僅需半個時辰!」


  「…………此話當真???」


  南下平叛的聖旨送抵旅順,貓在基地里的老李頭借故連年軍費遲至,艦艇年久失修,難以旋即出戰,北洋水師尚須約三個月的修繕期,待換炮修船之後,方能南下。


  臨了,老李頭還反將一軍,讓欽差轉告小皇帝,他們這裡資金缺口還差一千萬兩銀子。


  若是立刻補上,那還好說。


  否則,奉旨平叛時間將會無限期推遲……


  老李頭也抱定大敵當前,朝廷不敢把他這手握重兵的淮系能臣怎麼樣,所以就順勢坐地起價。


  回京城復命是不可能的,在戰事明朗之前,還是自己的老巢最安全,其他地方都有被摘掉頂戴花翎,甚至打入天牢的危險。


  無論是遼東半島還是威烸基地,抵擋日軍十數萬人推進,尚不知可否;若是防自己人進攻,那還是應該固若金湯的。


  讓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北洋水師,去和那小子的艦隊死磕,李老頭心裡有一萬個不願意。


  特別是從劉步蟾口中得知寶島水師的真正實力后,更是對其心生敬畏之情。


  不到關乎北洋上下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絕不做那雞蛋碰石頭的蠢事。


  與幾個心腹商議一番之後,老李頭決定若是打頭陣的湘系勝了,則淮系自當分君之憂。


  要是老劉頭的人馬遇到叛軍一戰即潰,那北洋自然有充足的理由來靜觀其變了。


  「老師,諸國態度如何?」侊緒讓翁師傅聯絡列強,為己方平叛增加籌碼。


  他也知道面對叛軍強大的艦隊,自己的水師實在拿不出手,所以只好屈膝求援。


  「回皇上,泰西諸國里,德意志、美利堅、奧匈、西班牙四國表示將持中立,不會介入我大清事務。英吉利、法蘭西、義大利三國則可為我大清運輸武器彈藥,但不會派出艦隊參戰。只有俄國與日本表示願意可差遣艦隊助我大清平叛,不過這條件……」翁師傅欲言又止

  這事他可幹不了,都是自己的清流弟子做的聯絡工作,匯總上來之後,他再向上面彙報。


  「直言無妨!」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侊緒也沒心情拐彎抹角了。


  親爸爸明顯對平叛的事情不上心,因為這事完全是由小皇帝引起的。


  如果不下旨瓜分寶島水師的戰艦,那王歷車怎會起兵造反?


  老佛爺慵懶地靠在躺椅上,享受著那個小子未反叛之前上貢來的極品黃桃罐頭。


  既然皇上要求掌權,那就藉此機會來一試身手吧,兩邊都是弱冠青年,可謂棋逢對手!

  至於軍費,反正內帑是沒錢,你要是不怕自己人也造返,挪用旗務的款子也行。


  「日本要求獲得潮鮮半島的所有權,並希望我大清支付兩千萬英鎊,合一億兩千多兩銀子的出兵費!」翁師傅說到最後,也知道日本這是獅子大開口,實在指望不上他們。


  大清歲入才八千萬兩,日本這要求的確有點高,不過可以分期付款,倒是還能斡旋一下。


  侊緒也見識到了自己這個小鄰國是多麼貪得無厭,便問:「俄國公使如何回復?」


  「皇上,俄國公使傳達了他們沙皇的意思,銀子可以不要,但是新僵、檬古、黑吉這三地,我大清必予一處,否則他們的艦隊斷不會南下,助我大清平叛!」翁師傅覺得俄國還不如日本


  日本最起碼要的不是大清的土地,潮鮮半島割了便是了,無傷大雅。


  這俄國分明是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想要從大清身上撕下一大塊肉下來!

  「親爸爸,您看……」小皇帝也沒了主意,只要有請老娘們。


  老佛爺懶洋洋地開口吩咐:「天氣炎熱,哀家身子睏乏,皇上定奪便可。但有一點,這關外乃是我大清興龍之地,萬不可贈予那洋人!」


  「孩兒受教,謹遵親爸爸聖裁!」侊緒也明白對方的意思了,除了這塊地皮,其他都可以商量。


  老佛爺說完,就自行帶著跟班們離開,到後面去聽唱片京劇去了,那才是自己的主營業務。


  小皇帝恭送完一把手,方才想起件事:「對了,老師,前陣子,不是有摺子奏明叛逆艦隊之裝備和人員與那泰西德意志有關么?該國難道暗自住扶持那叛逆?」


  這事是禮部右侍郎志銳上奏的,他當然對海軍裝備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但是有英國人在背後搞小動作,目的就是離間大清與德國,使其投入自己的懷抱。


  「稟皇上,老臣特意問過這德意志公使,他說該國並未向其出售一艘大型戰艦,叛逆或許還有其他購置來源!叛逆之兵雖說德語,然德意志公使說,世上說德語之地有德意志、奧匈,甚至美利堅人也有甚多,尚無法斷定其祖籍何地。」翁師傅也覺得此事蹊蹺,不過還沒弄明白。


  原本朝廷指望德國對叛軍施壓,令其不敢輕動,這下兩邊沒了關係,連這條線都搭不上了。


  侊緒也不想深究下去,便快意地說:「既然如此,我軍南下平叛,就再無顧慮可言。若眾卿再無異議,可與那日本商議,若能助我剿滅叛軍,則我大清可再不過問潮鮮之事,並支付其軍費若干,具體數額,自然越低越好!」


  不知天高地厚、雙方戰力對比的清流派是主戰的,在他們看來,集全國之力,擊一隅之島,焉有不勝之理?


  想當年,糠熙爺就派水師渡海征討,一舉平定割據多年的寶島鄭家,開創盛世宏圖偉業。


  翁師傅奏請平叛之後,其得意弟子如文廷式、志銳等人立馬附議,而主張審慎籌備、徐徐屠之的孫毓汶、徐用儀等人的建議被小皇帝無視。


  所有例如武器裝備落後、士兵素質低下、軍官指揮無方、後勤供給困難等諸多弊病短板,都被君臣一心的蓬勃氣勢所掩蓋。


  見到主戰派勢不可擋,恭親王奕忻也能徒呼奈何,慶親王奕框則是牆頭草,根本就沒有主見。


  主戰派得到侊緒青睞的原因之一,是當年長毛若是在廣茜就被朝廷所剿滅,那就沒有貽害江南,後患無窮一說了。


  所以此番斷然不能重蹈覆轍,再犯姑息養奸之過失,無論代價如何,定要將叛軍聚殲在寶島。


  至於具體怎麼渡海,怎麼登陸,怎麼聚殲,那還得有求於日本……


  外務大臣陸奧宗光剛從中東回來沒多久,歇了幾天,便被伊藤博文派往京城,作為日方的全權談判代俵。


  「潮鮮半島加兩千萬英鎊出兵費,如果貴國堅持事先僅支付一千萬英鎊的話,那麼在平叛之後,貴國須另附兩千萬英鎊!具體金額無須商議,閣下只須說允或不允即可!」


  陸奧宗光咬定大清單憑自身力量,根本無力實施渡海作戰計劃,所以要狠狠宰一刀。


  對方有兩個選擇,要麼痛快地事先支付兩千萬英鎊,要麼分期付款,但總價將上升到三千萬英鎊。


  日本堅持這種強硬態度,是奕忻事先估計到,卻有些為難的,因為自己這邊的軍費還沒著落呢。


  如果打的話,就必須向列強借款,而且不能少借,算上找外援這份錢,至少也得借四千萬英鎊,摺合兩億五千萬兩銀子。


  就算一年還款兩千萬兩銀子,加上利息,也得還個十來年,絕對不是個小數。


  英、法、德等國懼怕叛逆的艦隊,又想從中漁利,於是通過各個渠道向大清表示願意低息貸款,金額多多益善。


  抵押東西當然是早就被抵押出去的海關,但列強們認為此物件很有價值,還能延長抵押期限!


  通過協商,小皇帝請示親爸爸之後,同意以海關做抵押,向英國滙豐銀行與法國巴黎銀行各借款兩千萬英鎊,年息百分之五,分二十年還清。


  並與日本簽署協議,清軍將在半個月之內,悉數退出潮鮮半島,同時支付日方一千萬英鎊出兵費。


  在幫助清軍登陸寶島剿滅叛軍后,餘下兩千萬英鎊將在登陸日期不多於三個月內支付。


  若在渡海過程中,清軍運兵船每被擊沉一艘,則可減少支付日方二十萬英鎊的出兵費。


  說白了就是花錢雇聯合艦隊給自己當保鏢,至於日軍與叛逆的艦隊打不打,怎麼打,那都是他們兩家的事。


  最好打個兩敗俱傷,這樣對大清最為有利,此戰過後,在東亞地區就沒有來自海上的威脅了。


  條款支付、賠償及違約金額,均由英國滙豐銀行與法國巴黎銀行擔保,兩國公使簽字授權。


  「伊藤君,聯合艦隊真的要為清軍提供護航?」海軍大臣西鄉從道為此還頗有微詞

  伊藤博文聽了微微一笑:「護航?要是叛軍艦隊避戰,那便最好。如果他們列隊出戰,海軍難道為了那兩千萬英鎊,就要將陛下精心打造的艦隊賠進去?建造一艘大型戰艦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可擊沉這樣一艘船,恐怕連一個小時都用不了吧?」


  內閣已經從駐寶島間諜手裡得到了叛軍艦隊的規模,雖然還沒弄到具體參數,但單從照片上來看,對方的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財政大臣渡邊國武倒是看得通透:「我國得到一千萬英鎊的預付款,已經超過預期了。至於兩千萬英鎊尾款,為了聯合艦隊的安全起見,不要也罷!」


  日本已經今非昔比,賣掉科威特那塊地皮,就賺了一大筆錢,海軍犯不著再冒險。


  西鄉從道算是明白了,只要艦隊安然無恙,白銀要多少有多少,因為清國沒海軍!


  面對又一隻蠢蠢欲動的反賊,小皇帝已經號令全國,集結藩鎮與各地兵馬,南下平叛。


  湘系老劉頭作為南洋大臣,當仁不讓,因為反賊就是從這裡出來的,調集兩江各部總計六十營開往福健前線。


  朝廷遣北洋大臣老李頭麾下北洋水師,攜五十營精兵,沿東南海岸水陸並進,馳援戰場。


  四釧提督宋慶與總兵馬玉琨分率毅軍各四營,攜章高元、孫金彪、孫萬齡之嵩武軍各四營,及張光前親慶軍四營分進匯合於閩。


  佐寶貴統領奉軍八營,轄戴宗騫之綏軍四營,劉超佩之鞏軍四營,附綠營二十營,沿運河南下。


  除此之外,兩廣總督李翰章與湖廣總督張之洞各出三十營,於近日抵閩。


  六路人馬皆由新任東南將軍——依克溏阿節制,直屬鎮邊軍四營,另督八旗與綠營各五十營兵馬。


  可以看出,朝廷雖然對寶島蟊賊欲出之而後快,但是並非放鬆對日俄兩國的警惕。


  除了依克溏阿調出四營鎮邊軍,關外的東北練軍,如壽山部、長順部、豐升阿部均未南下。


  作為畿輔京城的主要力量,十二萬「禁旗」也沒動擅自調動,謹防北方有變。


  即便如此,此番平叛,湘系出動約兩萬之眾,淮系也將至少調集一萬六千餘人。


  宋慶部兵力較弱,但尚有八千精銳;佐寶貴得到加強之後,所轄兵力超過一萬。


  依克溏阿實力最強,也是為了防止藩鎮漢人順勢做大,統率超過三萬步卒,不過戰鬥力就……


  總之,十萬餘大軍分多路南下,對外宣稱五十萬,誓要一舉蕩平寶島蟊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