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孫策求賢 張昭出山
孫策拿下丹楊,舅父吳景建議孫策順勢攻取吳郡。
孫策笑道:「嚴白虎不過是一群強盜而已,胸無大志,大軍到時,手到擒來。倒時會稽王朗多有賢名,令人不敢小視。」
準備攻打會稽,袁術來信,征周瑜、吳景、孫賁回九江職任。
原來袁術沒有想到孫策真能拿下丹楊,心中大驚,謀士楊弘道:「孫策所依靠者不過是吳景、周瑜、孫賁等,不如征吳景、周瑜、孫賁等前來九江為人質。到時孫策還不是為主公所用!」
袁術大喜,來信去招。
孫策接到袁術來信,心中十分惱火,這是要斬斷自己的臂膀,將他們留做人質呀!又不敢強留吳景等人。
這時吳景道:「策兒不必擔心,這丹楊就有幾位賢士,袁術累次徵招不就,如果你能虛心向他們請教,未必不會出來幫你。如果你能得到他們相幫,何愁大業不成?再說只要你能成功,我等自有脫身之計,不必擔心。」
孫策大喜,忙問是何人?
吳景道:「一位是彭城名士張昭、另一位則是廣陵大家張紘。現在這兩位都住在丹楊,只是怕不肯從你。」說完嘆了一口氣。
周瑜驚道:「就是那曾被徐州牧陶謙慕名,舉薦他為茂才不就,引得陶謙大怒,將此人抓了起來,還是名士趙昱勸說才放出來的張子布?另一位則是先大將軍何進及太尉朱俊都曾徵招而不就的張子綱?」
吳景笑道:「正是此人。」
又道:「只怕策兒年輕、位卑不肯屈就啊!」
孫策大喜道:「只要人在此地就好辦,心誠必應。」
吳景、周瑜及眾將要求陪同前往,孫策不同意,道:「既是請教高士,當誠心為上,如果大家都與我一起前去,張公認為我是位卑而張揚,心中不喜就不好了。」
第二天,孫策準備停當,獨自一人在嚮導的帶領下,悄悄來到一處住處。
此處不大,卻極為清靜。
孫策打發走了嚮導,邁向大門,輕輕扣門。
有一健仆開門。
孫策恭敬道:「江東孫郎特來拜見張公,請幫通傳。」
健仆聽聞心中閃現一絲異色,只道:「孫郎請稍等,我這就前去通傳。」
一會兒健仆前來道:「家主人正在後院賞花,孫郎如有事可前去相見。」
孫策大喜,眼中光芒閃動,向健仆道謝后,在健仆的指引下來到後花園。
前院不大,後面頗為不凡:只見小橋流水、石山、花樹緊簇,一位年約四十來歲的中年文士正在一株花樹前凝目注視,此樹不高卻青枝綠葉,文士似乎想從中找出什麼東西來似的,兩眼一動不動地看著。
健仆正要上前稟報,被孫策拉住。
直到過了好久,文士似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這才轉過身來,似突然發現孫策似的,望著健仆怒道:「有客人來也不告訴我,讓客人久等。這不是讓我失禮嗎?我平日是如何教你們的,還不將客人領到客廳,待我換一件衣服就來相見,自己下去領罰吧!」
說罷轉身走向屋內,孫策連忙道:「是我來得唐突,見張公正在思考問題,就讓貴家僕不用叫醒,請寬恕貴家僕的罪責。」說完拱手表示謙意。
張昭一笑道:「既然如此,算他走運,免了他的罪責,我們到前廳說話罷。」說罷領頭就走。
孫策隨後跟上。
雙方分賓主坐下,張昭道:「貴客不知何事造訪草廬,還未請教姓名呢?」
孫策欠欠身,恭敬道:「小子孫策字伯符,聽到張公大名,知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不嫌年輕位卑特來誠心請教,還望張公不吝賜教。」
張昭面一板道:「昭不過一介書生,無治國謀兵之能,如何能夠教導孫將軍?孫將軍如今在江東何人不知,何人不曉,昭怎能當得起請教二字。還請孫將軍另謀他人,不要誤了孫將軍的前途。孫將軍請吧!」說完似是有意送客。
孫策大驚,起身再拜,痛哭不已道:「如今漢室衰弱、天下紛亂,英雄豪傑各擁眾兵,卻不能扶危救難。先父與袁揚州共破董桌,功業未成卻被黃祖所害。策雖然年幼也有志向,今從袁揚州處求得先父舊部,依靠舅父的幫忙,整合了丹楊。但江東豪傑各據郡縣,相互爭鬥,置百姓於不顧。策願率軍平定江東,解百姓於倒懸,再為父報仇,成為朝庭的外藩,還請先生教我。」
張昭不為所動,冷聲道:「昭只是徒負空名,無真才實學。自知智力短淺,這才隱居一清靜之地,只想過自己的清閑生活,你還是去另請高人吧!」
孫策見了,更是放聲痛哭道:「先生大名在我大漢無人不知,怎能這般謙虛?孫策今天是真心相求,希望能得到先生的指教。哪怕是志向得到一絲達成,能為先父報得血仇,這都是先生的功勞,策終生不敢有忘。」
張昭看到孫策真心相求,這才改容答道:「以前周道陵遲,齊、晉崛起。如今王室衰微,諸侯爭戰。將軍驍勇非凡、而又身俱慈心,廣納豪傑,此實是與諸侯爭鋒之本。如今已佔丹楊,如再下吳、會,以江東為基,西可強奪荊交,北可虎視徐、豫。若能如此,則大仇可報。再奮德威、整軍武、掃除姦邪,匡扶漢室,則功業如同周、霍,又豈是外藩能比?」
孫策一聽,破涕為笑道:「這正是策所想的,願先生能屈就教我,一同完成這項大業,青史留名。」
張昭點頭同意,孫策大喜,當即拜張昭為軫寇將軍府長史。
張昭道:「即隨將軍,當為將軍計劃,離此不遠有一名高士,姓張名紘字子綱,本是廣陵人,因戰亂避禍江東,與我最為友好,如今我去請他同扶將軍,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孫策狂喜:「策早有意相求,只恐子綱公不願相助,所以不敢去請。如果先生能為策請來,先生就是策的福星啊!」
不過幾天,張昭前來見孫策,張紘也一同來到。
孫策表張紘為校義都尉,隨軍參軍事。
隨後孫策請張昭守丹楊,自帶大軍下會稽。
會稽太守王朗,本以為孫策先奪吳郡,不料孫策反其道而先,揮軍渡漸江,攻會稽。
王朗大驚,令大軍守山陰。
擔任會稽功曹的虞翻正在家服父喪,聽說后急忙脫下喪服前來勸道:「如今孫郎勢大,使君當避其鋒芒,待孫策氣勢衰弱后再來爭奪不遲。」
王朗大怒道:「我身為大漢臣子,當守土有責,怎能見賊首襲城就逃往他方避亂。你教我以後何以見人?如何面對皇恩?」
虞翻大慚,心中雖然不以為然,但對王朗的氣節表示贊同,也不再回去,隨同王朗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