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舌戰晚清> 第64章 先後有別

第64章 先後有別

  倫敦白金漢宮,維多利亞走在草地上,而她旁邊跟著一個男人,跟她並肩而走。不過這個男人並非是她丈夫阿爾伯特親王,因為在整個英國,能夠敢跟維多利亞女王並肩而走,甚至有這個資格的,是有一個人。可是並非是她丈夫阿爾伯特親王,而這個男人是威靈頓公爵。


  威靈頓公爵在英國的地位幾乎是無以倫比,比起英國女王也不低,甚至哪怕維多利亞女王見到了威靈頓公爵,也要像是父親一樣尊敬。


  「公爵閣下,你說這次我們大英被這個中國公使徐慶給算計了,徹底進入了他們的計劃當中了嗎?」維多利亞女王問道。


  威靈頓公爵搖頭說:「其實要說徹底中計,那也不至於。因為其實我們英國任何只要是稍微有些遠見的人都會知道,俄羅斯人遲早會擴張的。俄羅斯人就像是一隻惡狼,永遠不會有吃飽的時候。他們哪怕暫時停止了擴張,那也不過是為了消化罷了,他們一旦消化了之後還會繼續擴張的。」


  「所以俄羅斯的擴張,其實也是在我們的意料當中。不過我們意料之外的,也就是中國人居然來攪局了。自從我們幾年之前的那次戰爭,我們雖然獲得了一些好處,可是我們卻面臨把中國拉入到了這個世界大局當中。其實我認為本來中國人並沒有打算干涉我們歐洲的事情的打算,更沒有大肆擴張的打算。可是我們發動了通商戰爭,讓中國人開始意識到他們已經有些落後於時代,所以開始迅速的跟上我們歐洲的腳步。」


  「所以說,我也不知道這次打敗了中國,到底是福是禍。我們雖然也許眼紅那個龐大的市場,可是同樣面臨一個龐大的帝國加入到了這次瓜分世界的情況,我們會如何?我們大英會如何,這個我們也是有些難以預測了。」


  威靈頓公爵的意思很明顯,那也就是這個世界又多出一個分蛋糕的人,這樣當然對於本來幾個歐洲國家競爭,未必是什麼好事請。


  「公爵閣下,那我們應該怎麼辦?」維多利亞女王問道。


  威靈頓公爵搖頭說:「我也不知道,我們對於中國簡直是了解太少了。世人都是認為我是打敗了拿破崙的名將,可是事實上越是走到高層,越是高級的將領,越是名將,其實膽子越小。當年我能打敗拿破崙,其實也是有了幾分運氣的成分,因為拿破崙的情報傳遞出問題了,所以造成了拿破崙指揮出現了問題。」


  「這樣給我創造了機會,擊敗了拿破崙。」


  維多利亞女王趕緊吹捧說:「公爵閣下,這個也是你的實力啊!如果讓一個庸才來指揮,哪怕有機會,他們也是抓不住的。戰爭不就是要講究運氣嗎?有運氣是一回事,可是能否抓住運氣,那卻也要看指揮者的能力了。所以,並不能因為運氣,也就貶低了您的才能和成就。」


  威靈頓公爵也是認可說:「沒錯,可是這樣足以說明,準確的消息情報,對於一個將領,甚至一個國家的領袖的重要。現在女王陛下你看,這個徐慶對於我們歐洲的了解太多了,我們歐洲在徐慶面前,簡直是猶如透明一樣。」


  「可是我們對於中國的了解,幾乎為零啊!哪怕有一些消息傳遞過來,也不知道是經過了幾手的消息,可信度很堪憂啊!自從這個中國公使徐慶來了之後,我也開始研究了一下中國的東西。他們有一個名言,叫做以訛傳訛。我們經過了這麼多嘴巴傳遞過來的消息,還有幾成的可信度,這個我也不敢保證。可是徐慶卻對於我們歐洲了解得跟幾乎透明一樣。你說,我們這樣的情況,哪裡有不失敗的道理?」


  維多利亞女王接著問:「公爵閣下,你的意思是要遏制中國。如果我們歐洲動蕩,那中國可以趁機在遠東看著,然後從中謀取利益。這樣我們歐洲必然會逐步衰退,反而中國會日益崛起,這樣對於我們非常不利是嗎?」


  威靈頓公爵點頭說:「是的,就是如此!徐慶當年所講的,秦國利用地理位置的優勢,還有函谷關的險要,成功的抵抗了六國的進攻。今天,中國在遠東地區,儼然是霸主一樣的地位,沒有人能競爭。可是我們卻在歐洲到處競爭,這樣損失肯定很大。而且我們歐洲距離遠東,太遠太遠了。想要滅亡中國,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想要滅亡中國,我認為沒有百萬軍隊,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問題是我們英國,不可能湊齊百萬大軍。動員百萬大軍不是隨便說說的,這個整個歐洲都做不到出動百萬大軍遠征遠東。人數不是問題,可是後勤壓力驚天啊!」


  「所以說,中國有的優勢,我們沒有。可是我們的劣勢,中國同樣也沒有,如果讓他們這麼下去,恐怕我們大英將會……」


  威靈頓公爵這話明顯是在向維多利亞女王表示擔憂,凡是稍微有些遠見的人,都會明白如果歐洲大肆競爭大打出手的時候,在遠東的中國卻修生養息發展,這樣後果是如何?

  可是維多利亞女王卻說:「可是,我們不可能出動大軍去遠征中國了,我們跟俄羅斯人的克里米亞戰爭即將爆發,我們不可能去遠征中國。何況在幾年之前那次,我們遠征中國已經是冒險了,我不認為這次我們再次出征中國,能像是上次那麼僥倖了。」


  威靈頓公爵也是頭痛,在科技不夠發達的情況下,想要出動大軍遠征中國,這個簡直是天方夜譚。哪怕威靈頓公爵再怎麼自大,哪也不認為自己可以靠著幾萬軍隊去征服中國。英國人還沒有這麼無知愚蠢,因為中國可是有文明的國家,不是那種美洲土著能夠相比的。一個國家是否有文明,那差別大了!


  維多利亞女王再次說:「公爵閣下,我想我們還是不考慮這些了吧?這些事情,太過於遙遠了,我們頂多是能在戰略上遏制中國,不可能能真正的去進攻。我們還是去商討一下如何遏制中國即將到來的擴張,你看如何?」


  威靈頓公爵也都沒有任何辦法,只能夠選擇答應了,因為威靈頓公爵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哪怕他真的想要和中國開戰,可是如此之大的空間距離,讓英國也許能夠佔一些便宜,可是不可能朕的徹底滅亡中國。


  至於在波特蘭大街四十九號,徐慶胡靈在這裡商討事情。


  「徐大人!」胡靈趕緊問候說。


  徐慶答應胡靈,半個月可以回來一次,充當這個例行新聞發布會的發言人,所以胡靈現在也算是回來了。徐慶知道這個胡靈對自己有那麼幾分意思,不過徐慶也就是利用這樣的做法,逼迫她去好好學習。


  「胡靈,這次英國人知道是我在影響這次俄羅斯,然後他們提前爆發了克里米亞戰爭了。」徐慶說。


  徐慶把威靈頓公爵的話,還有來龍去脈說了一下,讓胡靈來判斷。


  胡靈想了想,說:「徐大人,最近我在康橋大學學習法學,學習國際法。而你這麼做,既然已經被他們識破了,那為什麼他們不把你驅逐出境,甚至連我們這都些留學生都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呢?既然他們早就知道我們中國遲早會有想法,那他們為什麼還不趕緊翻臉?「


  徐慶卻主動解釋說:「胡靈,你要記住,那個英國的帕麥斯頓說的那句『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和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這句話其實是說透了國與國之間外交的本質,其實無非是利益罷了。為了利益,可以聯合,同樣為了利益可以分開。」


  「不過,目前英國人要考慮的是歐洲,並非是在遙遠的遠東的中國。因為空間的距離,他們的科技還不足以保證軍隊可以在遠東無所畏懼的作戰。在幾年之前那次的戰爭當中,英國人採用的策略是數萬大軍直接切斷了我們的漕運,他們攻克了鎮江府,切斷了我們中國南北漕運的路線。這樣逼迫我們朝廷主動跟他們和談,這個是他們的戰術。」


  「可是如果假如再來一次,我們朝廷還會愚蠢到不保護漕運嗎?如果英國人再來一次,我們保護好了漕運路線,那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同樣,英國人同樣知道,他們這次勝利有多麼的僥倖,只要是一個聰明人,都不會做夢有第二次這麼好的機會。」


  不過胡靈還是不太明白的說:「徐大人,既然英國人已經猜透了我們的想法,他們為什麼不想辦法破解呢?」


  「呵呵呵呵,胡靈啊!你是不是受到了我們國內的一些戰爭小說影響,比如說三國演義什麼的,就以為計謀是可以輕易破解的?其實這些並不是真正的計謀,那些戰場上你來我往的奇謀,其實永遠都不是真正戰爭的主流。古人都說以正合,以奇勝。可是這種險招一旦失敗,那最後必死無疑。其實在國與國之間真正的博弈,其實一切都是公開的。」


  「當年秦滅六國的時候,難道六國裡面的精英,就不知道秦國的戰術嗎?秦國其實也就是遠交近攻還有后利用地理優勢而已,可是他們有辦法嗎?沒有絲毫的辦法,因為六國裡面其實也不是沒有精英,可拿著秦國這個方法一點辦法都沒有。哪怕秦國把所有戰略都擺了出來告訴你,你也沒有辦法破解。這個也就是最大的優勢,而我們今天也就是這麼一個優勢。」


  「哪怕我把我們的想法告訴了這些歐洲人,他們也都沒有絲毫辦法。因為整個歐洲除非是徹底合併,不然不可能跟頂峰的中國爭鋒。可是這個歐洲各國,各懷鬼胎,卻不可能真正的走到一起。所以在國際上混的人,沒有幾個是傻子。在國際外交策略,講究的是光明正大的陽謀,陰謀這種東西在國際上很難混得開的。」


  胡靈接著問:「徐大人,你的意思是不是說在國際外交裡面,因為每一方的利益都是基本上固定的。每一方的所追求的利益,基本上都是可以預測到,不會輕易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方的一舉一動,其實哪怕你想要隱瞞,也是無法隱瞞的。在國際上,各國的政治人才都是最優秀的那一批,不可能瞞得過任何人。所以最後歸根究底,哪怕我們把我們的計劃公開了,這樣其實也都不太大。」


  徐慶點頭說:「很好,你很聰明。其實也就是這樣,雖然他們猜測到了比我預想到的要早,可是卻並不會太過於影響我們的計劃。國與國之間的博弈,其實既複雜,可卻也是非常簡單的。簡單之處在於大家來往都是紅果果的,不會有任何的陰謀可以說,一切都是公開的。可是複雜之處也是在於各種東西牽一髮而動全身,要考慮的東西很多很多。政治,經濟,文化,戰略格局,地理位置等等,都要全部都考慮到,稍微動了一下,最後整個格局都要改變。想要破局,沒有那麼容易,所以我們並不用擔心什麼。」


  「哪怕將來歐洲要跟我們中國為敵,可是那也要考慮一個先後順序。雖然我非常清楚,英國人也許也都很清楚,中國將來跟英國必然會有著爭鋒。可是關鍵是這個先後順序,我們中國有一屁股爛事,他們歐洲同樣爛事也不少。雙方解決各自的爛事之前,不可能主動開始爭鬥的。英國的第一對手是俄羅斯,其次是法國和普魯士,我們只能夠排名第三甚至更後面。」


  「這的順序,註定了哪怕他們知道我們的國際戰略,那也沒有任何辦法。現在,我估計他們恐怕正在思考,如何從戰略上遏制我們中國對外擴張的方法了。我想,他們將會採用什麼方法,我也是可以推測出來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