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回到明朝做帝君> 第五百九十七章:事

第五百九十七章:事

  朱允文有點驚異,這個時間怎麼會有聖旨來,但他不敢怠慢,快步跑到東宮外,呂允兒和其他東宮的人已經在外面等待了,谷得喜看到朱允文出來后,手持聖旨,對著朱允文一笑,打開聖旨朗聲道:

  雲南阿資叛亂,何福將軍雖新平阿資之亂,然黔寧王沐英將軍因病突然去世,雲南官軍失去管理,黔寧王駐守雲南十年,突然失去他的管理,為防止官軍發生嘩變,特派皇太孫朱允文,於十五大婚後馬上啟程前往雲南越州,體恤民情,順應天命,安撫百姓,總領大局等待朝廷委派其他人員下任。


  朱允文一驚,他接過聖旨,不解的看著谷得喜,谷得喜用只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小聲對他說:「殿下,皇上這是要你外出鍛煉呢,而且雲南沐英將軍的軍隊是最忠於朝廷的,趁這個機會殿下也可以去收攏他們,最主要的是,沐家沐英離世,嫡系已經沒有男丁了,我的意思殿下應該明白吧,皇上可是為殿下考慮良多啊。」說罷,谷得喜用一種你懂的眼神看了他一眼,然後行了一禮,帶著人離開了,有些話點到為止就可以了。


  外派,不稀奇,這又是朱元璋在為以後朱允文的登基打基礎了,可是剛大婚便要離開,時間上太急了,而且此去雲南,山高皇帝遠,離開熟悉的人,還不知何時才能返回。


  可以說,這個聖旨很突然,應該說,沐英去世的太突然了,雲南失去了他的領導,難免人心不齊,派朱允文去,朱元璋應該也是思量很久的,而且朱允文還從聖旨中讀出了一點別的意思,總領大局安撫百姓體恤民情,一般太子就算要鍛煉也是去發達的沿海地區,朱元璋讓他去雲南,應該是想讓他去收服那裡的少數名族,讓那裡的叛亂終止,好讓朝廷空出軍隊全心對付蒙古。


  朱允文手裡握著聖旨,回頭看了看呂允兒,這位母親眼睛有點紅。呂允兒哽咽道:「昔日你父親便經常外出,現在允文你也是如此,我……」


  。。。。。。。。。


  不久,磅圖郡被攻破,何林率先攻入城內擒拿了還在頑抗的其他反賊小頭領。里麻司,這個反賊窩,終於被平定了,以里麻司為核心的雲南反叛軍聽聞大頭領已經歸順,他們紛紛向朝廷示好,自沐英將軍去世之後,雲南再次恢復到了平靜。


  羅林郡無風樓,徐直看著眼前這幾個被五花大綁的江奮親信,無奈的搖了搖頭說:「你們這幾個小魚小蝦還計劃抓走我們的大頭領?是不是有病,是不是有病?我的小蘭都被你們嚇跑了,該不該死,你說你們該不該死?」徐直邊說邊踢,越說越氣,心中的怒火只能對這些大漢發泄。


  徐直正準備跟自己相好小蘭在無風樓三樓做一些愛做的事,前戲都完成了,眼見就要進入正題,門外突然沖入了五個黑衣大漢,惡狠狠的向他詢問大頭領現在在哪一樓,有這麼傻的人?

  小蘭被嚇得夠嗆,衣服都沒穿好就驚叫著跑了出去,黑衣大漢也沒攔她,破壞了自己好事,徐直很生氣,後果也很嚴重!


  徐直穿好衣衫,輕描淡寫的就制服了五個大漢,然後一個一個綁起來,扛到頂樓交給了大頭領。


  姚汐看著暴怒的徐直,抿嘴輕笑道:「你都多大的人了,還那麼容易動怒。」


  徐直撇撇嘴,別有深意的說:「切,只怕我的年齡還沒有大頭領您大呢。」


  姚汐不置可否,她摸了摸秀髮說:「你信不信我現在去見太子,他會以為我是白雲山的那個人。」


  徐直沒有回答姚汐,他自顧自的說:「我可要提醒你,你與白雲山那位一起輔佐太子,玩火是要自焚的。」


  姚汐一愣,不在意的笑道:「姚家因為體質原因,嫡系女子不可在一起,不然體質互沖很容易發生一些不可測的事情,按理說我不該跟著太子,但我很久以前進行了一次卜算,結果告訴我,只有益沒有弊。」


  徐直摸了摸下巴說:「龍脈這種東西很玄乎,縱使你有通天的本領,也無法傷害一個有龍脈護佑的帝王,對於龍脈的研究,占星四家至今沒有準確的結果。」


  。。。。。。。。。。


  朱允文皺眉道:「死人?」雖是說著,但朱允文另外一隻手已經從懷裡慢慢的將青玉拿了出來,花惜蕊說過,如果遇到危險,擊碎青玉即可逃脫,現在出現了一個不知底細的老人,朱允文更要小心。


  老人看到朱允文拿在手裡的青玉,神情一變道:「花間玉!」


  花間玉?朱允文疑惑的看著老人,他好像知道自己手裡這塊玉的來歷。


  老人神色複雜的說:「多少年了,自我上次看到這塊神玉已經過去多少年了,歲月輪轉啊,遙想當年花雲將軍是多麼的意氣風發,可是,沒想到,終究還是將星隕落。」


  東丘郡候花雲!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一代忠魂。


  花惜蕊將花間玉給了自己,而按老人所說,這塊花間玉是花雲的,那麼花惜蕊和花雲的關係就很容易猜了。


  老人也不表明自己的身份,反而是陷入了回憶中,他唏噓道:「花雲將軍作為當年花家的大少爺,不習星術,反對刀槍兵器感興趣,花家老爺沒辦法,只能任其發展,成年後,花雲將軍突然作別花家老爺,說是將去輔佐真主,建功立業,花家老爺默許了,臨行前,將花家祖傳的花間玉,交給了花雲。」


  這老人到底是誰?朱允文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朱允文清楚了,這個老人是沒有惡意的。


  朱允文放開了九姑娘,問道:「你到底是誰?」


  老人輕撫鬍鬚笑道:「劉基,世人都叫我,劉伯溫。」


  朱允文一驚,劉伯溫!明開國第一謀臣,他不是早死了嗎?

  劉伯溫看到朱允文的表情,自然明白他心中所想,劉伯溫笑道:「所以我說,我在明的進程中,已經是個死人了。」


  朱允文有一種感覺,雖然這個老人沒有證明自己的身份,但他就是劉伯溫!

  朱允文放緩自己的語氣問道:「那這個九姑娘,怎麼會和先生在一起?」


  「唉。」劉伯溫看向九姑娘,就像在看自己的女兒一般,他說:「昔日皇上與我等攻破寧州時,派我與花雲將軍入城領事,而寧州城內的總領帖木兒,竟安然的在自己的府上等著我們,他看到我倆帶著兵馬進來,很淡然的走到我們面前,將一個女嬰交給我們,眼裡充滿了祈求,我明白他的意思,我心軟了,我答應了他,會好好照顧這個女孩,得到我的承諾后,帖木兒向北方一拜,自刎了。」


  。。。。。。。。。


  慕容複眼睛一亮,這個小姑娘看起來很好籠絡啊,慕容復擺出一副討好的架勢說:「是的是的,只要有我在,蘇杭地區還是橫著走的。」


  朱秀兒抿嘴一笑,這個世家大族裡的大公子,倒是有趣。


  朱允文滿臉黑線,給了胡紗紗一個暴栗,輕笑道:「行了,也難為你了,那你就跟著我吧。」


  「謝太子殿下。」


  眾人還在歡聲笑語中,只聽花惜蕊一聲:「殿下小心!」


  「咻——」的一聲,一支飛箭朝著朱允文射來,箭還未到,花惜蕊已經是騰空而起接住了箭。


  花惜蕊定眼一看,箭的尾端綁著一封書信,花惜蕊走到朱允文面前,將箭交給了他。


  看來殺手並不是為了刺殺,而是將信以這樣的方式交給朱允文。


  朱允文接過箭,取下書信打開。


  太子殿下:


  原諒我的無禮,是這樣的,奴家仰慕殿下風姿已久,特地想請殿下來見我一面,當然,殿下可以帶其他人,為了防止殿下拒絕奴家,奴家就先把這個叫白小蕭的女孩子帶走了,雖然她是叛徒的女兒,但是她跟太子殿下


  沾了關係,我就不會殺她了,至於地點嘛,我們就定在揚州府令的府邸如何?就三天後。


  白小蕭被抓走了!

  那麼現在看來,守護白小蕭的何林多半也出了事,以何林的武功都會落敗,敵人的實力很強大。


  朱允文默然的折好書信,交給了府令看,信中既然出現了府令府邸,那麼自然需要讓府令知道。


  府令越看汗越多,讀完后,他猛地跪下說:「殿下明鑒啊,卑職,卑職跟這些賊人沒有任何關係啊,殿下明鑒啊。」


  朱允文揮了揮手,他當然知道府令是無辜的,接下來,朱允文又把書信給其他人看了。


  越到這種時候越不能慌,朱允文沉思起來,思量著對策。


  「允文,容我自私的說。」朱秀兒率先開口道:「你不能去,這些賊人明顯有備而來,相比白小蕭,我更不希望允文你有事。」


  陳瑩瑩和徐妙錦皆是點點頭,這種時候,她們當然會選擇保護自己的愛人,就連藍冰也是微嘆一口氣不說話。


  這個局並不好破,敵人既然敢公然在府令府邸會面,就必然想好了撤退方法,而且現在何林出了事,只靠花惜蕊一人,武力方面也不佔優勢啊。


  「施主,有些東西,只有需要用的時候,才能用。」


  朱允文的腦海里,突然出現了這一句話。


  朱允文想起來了,這是那日住持給他說的。朱允文隔著衣服摸了摸那本隨身攜帶的書。


  。。。。。。。。。。


  小太監急忙說:「皇上,今天皇城外有一老頭和女子想要進來,禁軍阻止了他們,但是那個老頭竟然拿出了先皇信令,事情重大,小的只能馬上來稟告陛下。」


  先皇信令?朱元璋疑心病極重,一般不會把信令交給其他人,朱允文問道:「檢查過是否是真的?那老頭是何模樣?」


  小太監想了想說:「錦衣衛副指揮使顧大人已經檢查過信令,是真的,那個老頭嘛,長得很平凡,但是可以看出他身邊的少女卻是異於常人。」


  平凡老頭,異於常人的美麗少女?難道?朱允文心裡開始猜測起來。


  朱允文沉吟了一下說:「快請到御書房來見我,不可無禮知道嗎?」


  小太監一驚,他應了一聲趕忙離開了,小李子也離開去辦後宮的事了。


  朱允文皺了皺眉,如果沒猜錯,應該是劉伯溫和小九,但是那日一別,再也未曾見面,他們怎麼會跑到京城來?


  沒過多久,劉伯溫和小九就在眾多侍從的帶領下來到了御書房,朱允文見到劉伯溫的那一刻,才證實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朱允文喊退了眾侍衛,他笑呵呵的說:「劉老先生怎麼來到京城了?」


  劉伯溫拂了拂鬍鬚說:「老了,不想在走了,就回來咯,只怕皇上不歡迎我們啊。」


  「怎會,朕十分敬重劉老先生。」朱允文此話不假,劉伯溫也有讓他敬重的資本。


  劉伯溫也不坐下,他對朱允文行了一禮說:「當日是太子,如今已是皇上,時日過得真快啊。」


  朱允文笑了笑沒有答話,劉伯溫嘆了口氣說:「皇上,今天我來是想皇上看在我以前為大明盡心儘力的份上,幫我兩個忙。」


  朱允文大手一揮說:「劉老先生請說,朕都答應。」


  劉伯溫沉默了一會說:「第一件事,是關於燕王的。」


  朱允文神色一滯,他不知道劉伯溫怎麼突然提到朱棣了。


  劉伯溫接著說:「皇上,我在來之前,已經見了燕王的謀士姚廣孝,從他口中和我的見聞里,我可以感覺到,燕王是沒有謀反之心的,所以我希望皇上能給朱棣一個好的結果。」


  朱允文淡然道:「你覺得朕是那種濫殺叔叔的人嗎?我答應過父親和皇祖父,不會對付各個親王,我說到做到,但是你也知道,想要過得安穩,必須要把權利牢牢的抓在手中,不削藩,我過得不安穩,削藩,他們過得不安穩。」


  劉伯溫眼裡精光一閃說:「削,肯定要削,但是不能讓各個親王有太多的抵觸。」


  「願聞其詳。」


  劉伯溫想了想說:「各個親王的封地在大明的各處,對於那些弱小的,皇上可以直接撤銷其軍隊,對於強大的,皇上亦可以將他們叫到京城來。」


  朱允文輕笑一聲說:「你是想讓我讓他們永遠留在京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