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走私大明> 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隆之死

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隆之死

  當平安軍背後的火炮響起之時,就已經決定了李隆的國王軍敗退的結果,畢竟對於朝鮮這些處於冷兵器為主的軍隊,面對火炮齊射的威力,以及接下來火槍隊連排進擊的場面,使得這些朝鮮人根本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大部分人都已經在火炮的轟鳴聲中嚇破了膽,哪怕手中的弓箭對火槍手依然有著不小的殺傷力,但卻沒有人敢回頭射出一箭。 

  也正是在火炮和火槍的威力下,李隆的大軍在剛開戰不久,就已經呈現出全面敗退的局面,甚至連李隆也嚇的從馬背上掉了下來,等到護衛把他扶上馬時,李隆立刻調轉馬頭向著漢城狂奔而去,根本不敢在戰場上有絲毫的停留。 

  李隆的奔逃,使得朝鮮國王軍再也沒有翻盤的可能,數萬大軍逃的是漫山遍野,根本沒有任何的章法,後面的平安軍緊緊追趕,一連追出去幾十里這才停了下來,最後清點戰果時才發現,這一戰殺死國王軍上萬人,俘虜兩萬多人,估計能夠逃回去的不足兩萬人。 

  經此一戰後,李隆的實力大損,再也無法控制京畿道的廣大地區,而且為了自己的安全,李隆抽調京畿道各地的精銳軍隊入漢城守衛,結果這也就使得京畿道各地防守空虛,平安軍幾乎沒費太大的力氣,就已經將京畿道的大部分地區控制在手中,唯一可恨的是,南方的忠清軍和東方的江原軍也趁機吞併了一些京畿道的地盤,這讓劉濤和李安良都十分不滿。不過現在還不是找他們算帳的時候,所以他們只能裝做沒看到,然後調集軍隊圍攻漢城。 

  漢城本名漢陽,後來朝鮮定都於此,這才改名為漢城,朝鮮國內一般都稱其為都城,或直接稱為京,做為朝鮮最大也是最繁華的城市,漢城的城防自然也十分堅固。不但有高大堅固的城牆,同時這座城市也集中了朝鮮王國最精銳的軍隊。 

  不過漢城雖然可以稱的上是朝鮮最為堅固的城市,但這也僅僅只是相對於朝鮮國內的軍隊來說,若是換做其它國家的軍隊,恐怕並不難攻克,比如按照原來的歷史上。就在幾十年後的壬辰倭亂中,倭國的兩萬軍隊就打下了這座集中了朝鮮全國精銳的首都,並且在這裡燒殺搶掠,最後離開之時,更是將整個城市的百姓屠殺一空,漢城也成為一座死城。 

  倭國的軍隊可以輕易的攻破漢城。被大明將領的朝鮮平安軍雖然弱了一點,但是不要忘了。他們軍中還有三千火器軍隊,特別是其中還有上百門火炮,這才是真正的攻城利器,當這上百門火炮對著城門一起轟擊時,漢城根本沒能堅持太久,最後城門被火炮轟的粉碎,然後數萬平安軍一涌而入。堅固的漢城就這麼容易的被攻陷了。 

  隨著平安軍的入城,城中的朝鮮國王軍早已經被火炮嚇破了膽。根本沒膽量反抗,至於普通的百姓更是躲在家裡,心中念著「阿彌陀佛」,乞求佛祖保佑,千萬不要讓那些叛軍殺進自己家裡。 

  相比普通的百姓,之前還是萬人之上的李隆則是心如死灰,在漢城城門被火炮轟開的那一瞬間,他也一下子陷入到絕望之中,而且他也知道,現在整個朝鮮幾乎沒有人不恨他,他之所以能夠活到現在,全都因為他是朝鮮的國王,手中掌握著一支精銳的軍隊,可是現在這支軍隊已經被打敗,國王的位子也眼看著不保,甚至他已經可以預見,自己被俘后將會面對什麼樣殘酷的懲罰。 

  一想到自己被俘后的慘狀,李隆就禁不住感到一種無比的恐懼,最後他乾脆狠下心來,向中原王朝的一位暴君,也就是那位有名的商紂王學習,趁著平安軍還沒有攻入景福宮之時,命人將宮中的金銀財寶全都集中在自己的寢殿中,又叫來自己寵愛的妃子,以及所有的兒子和女兒,然後李隆命人封死大門,一把火把整個宮殿都給點著了,結果他帶著自己的金銀財寶,以及寵愛的女人和兒女們死在烈火之中。 

  當得知李隆竟然放火燒死了自己時,劉濤則感覺十分可惜,他們本來還對李隆寶庫中的財寶十分感興趣,可是現在看來,那些財寶肯定都隨著李隆一起燒成灰了。與劉濤不同的是,李安良他們這些朝鮮人在知道李隆竟然燒死了自己時,都是十分憤怒,因為在他們看來,像李隆這樣的暴君應該死於萬民之口,像現在這種死法實在太便宜他了。 

  李隆死了,漢城也落入到平安軍手中,表面上李安良依然是平安軍的大首領,實際上卻由劉濤等人掌管整個平安軍,不過對外發布號令之時,依然使用的是李安良的名號,比如這次平安軍佔據了漢城之後,立刻給齊彥名等叛軍首領發送請柬,名義上是請他們來漢城共商朝鮮的未來,但實際上卻是在逼各路叛軍承認平安軍為叛軍之首。 

  對於平安軍的打算,齊彥名那些叛軍首領自然也都十分的清楚,不過平安軍能夠一舉滅掉李隆,這已經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而且更加讓他們震驚的是,平安軍中竟然有著數量眾多的火炮,這讓所有人都明白過來,平安軍背後肯定有一個龐大的勢力在支持,而能一次提供出上百門火炮和上千支火槍的,恐怕也只有大明了。 

  也正是知道以上這些,所以不少勢力小一些的叛軍在看到平安軍背景雄厚,而且又消滅了李隆,這讓他們也都死了心,接到請柬后就開始陸續的趕到漢城,畢竟他們都知道,若是接到請柬不去漢城的話,那麼日後就會是平安軍的敵人,以平安軍的實力,他們就算是聯合起來都不是對手。 

  對於那些小股叛軍的歸順,李安良和劉濤並不感到意外,他們關心的是以齊彥名為首的忠清軍、江原軍和慶尚軍,這三股叛軍是除了平安軍之外最大的叛軍,他們的態度才是最關鍵的,若是這三支叛軍不願意歸降的話,那他們只能通過武力解決了。 

  隨著各路實力弱小的叛軍對平安軍選擇了歸順,這也給齊彥名等三路叛軍的首領一種強大的壓力,畢竟從平安軍表現出來的戰力來看,他們也絕對不是平安軍的對手,甚至就算是聯合起來也不行,所以現在他們也都在猶豫,是否要向這個之前還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平安軍投降。 

  最先頂不住壓力的是江原軍,這支軍隊大部分都是由叛變的朝鮮官兵組成,首領名叫崔東龍,以前只是一個中層的軍官,雖然崔東龍在軍事上很有天分,但是在治理地方卻是無能為力,所以這也使得他治下的江原道也十分混亂,情況只比之前的平安道要好一些,現在平安軍經過李安良和劉濤的整治,情況已經今非昔比,結果他的江原道就成為整個朝鮮最為混亂的地方,甚至崔東龍已經對治理地方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也正因為以上的原因,再加上崔東龍知道自己絕對不是平安軍的對手,而且江原道與京畿道本來就是緊挨著的,所以他在經過慎重考慮后,最後終於決定去漢城拜見李安良,這也表示著他願意向平安軍歸順。 

  對於崔東龍的歸順,劉濤和李安良都是十分的高興,因為在他們看來,那些小股的叛軍根本無所謂,最關鍵的就是以忠清軍為首的三大叛軍,現在三大叛軍之一的江原軍終於選擇了歸順,那麼這就是一個好兆頭,說不定幾天之後,忠清軍和慶尚軍也會選擇歸順。 

  不過劉濤和李安良顯然都太小看忠清軍和慶尚軍了,他們在漢城一直等到宴請各路叛軍首領的日子,也沒見到齊彥名和那些士族,最後李安良和劉濤強忍著怒火招待了一下那些選擇歸順的叛軍首領,然後又安排他們住到漢城,至於他們手下的軍隊,自然會有平安軍的人前去接管。 

  其實對於忠清軍和慶尚軍的頑固,劉濤和李安良之前也有一些心理準備,畢竟這兩路叛軍與江原軍不同,特別是齊彥名的忠清軍,他們本來是朝鮮第一夥造反的人,而且在朝鮮的各路叛軍中,也一直是最強的,但是現在平安軍的異軍突起,使得忠清軍落到後面,但是忠清軍的傲氣卻還在,想要讓他們向之前不如自己的平安軍低頭,自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所以齊彥名沒有去漢城也就不奇怪了。 

  至於朝鮮士族聯盟組成的慶尚軍,這支軍隊要錢有錢有要有人,可以說是四路叛軍中最有發展潛力的一個,只可惜他們的位置太過偏南,距離京畿道太遠,所以一直沒能參與到核心的爭鬥中。 

  不過現在這種地形卻讓他們佔盡了便宜,因為距離京畿道太遠,中間又隔著一個忠清軍,所以他們根本不擔心平安軍的威脅,想要讓他們歸順,除非是平安軍能夠打敗夾在中間的忠清軍。(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