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古今思想的碰撞
也正是出於對王陽明心學的敬畏,所以周重之前才沒敢去打擾王陽明,不過現在不同了,王陽明已經被調到南太僕寺做少卿,南太僕寺位於滁州,具體的職責就是負責繁殖牛馬。周重覺得讓王陽明這樣一個人才去養馬,實在是有些大才小用,而且也只有王陽明這樣的人,才能震住焦芳和張彩,於是他就給正德寫了份奏摺,結果王陽明很快就接到了調往四海總督府的聖旨。
「下官王守仁拜見總督大人!」正德九年春天的總督府內,剛剛年過四十的王陽明向周重深施一禮道,陽明是他的別號,王陽明真正的名字叫做王守仁,字伯安,今日才趕到雙嶼港,於是第一個就來拜見自己的上官。
周重也在上下打量著這個能夠與孔子比肩的王守仁,只見對方是個身材高大的中年人,長著一張長臉,額頭高大五官端正,頜下留著一副濃密的大鬍子,可能是多年在兵部做事的原因,使得他看上去比一般的文官多了一種英武之氣,甚至若是換上一身鎧甲的話,恐怕沒有人會相信他是一名文官。
「王大人不必多禮,這次本督將請陛下將王大人從太僕寺調來擔任按察使,正是要藉助王大人之力,整治一下四海總督治下的吏治與司法,順便也能幫本督分擔一下壓力。」周重笑呵呵的請王守仁坐下開口客氣道,雖然才剛剛見面,不過他已經對王守仁表現出來的氣質所折服。相信有王守仁這樣亦文亦武的人擔任監察吏治的按察使,而且職位也比焦芳和張彩要高,應該可以暫時壓制一下兩人的囂張氣焰。
王守仁其實到現在還有些奇怪,他本來在南太僕寺好好的做自己的少卿,閑暇之時就外出講學,推廣自己的學問,現在他在南方的士林中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甚至還收了幾個學生,但沒想到陛下忽然下了一道聖旨。讓他到四海總督府擔任按察使,一切都聽總督周重的安排,這讓王守仁實在有些摸不著頭腦。
王守仁之前的少卿是正四品,現在的按察使卻是從二品,一下子升了三級,而且還是皇帝陛下親自下的聖旨。這可是十分少見的聖眷,甚至當聖旨到達的那天,王守仁都可以從同僚的眼中看出羨慕和嫉妒,但是按察使司是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機構,他自從進入仕途后,就只在兵部和太僕寺任過職。根本沒做過御史之類的官職,對此也沒有任何的經驗。而且一開始就是正三品的按察使,這讓王守仁的壓力很大。
不過王守仁雖然心中滿是疑問,但卻沒有當著周重的面問出來,畢竟他這些年的官也不是白做的,對於一些官場上的禁忌還是十分清楚的,而且身為下屬,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事務就行了。而不是要打聽為何要調自己到總督府任職。
王守仁不問,周重也沒主動告訴他總督府內南北官吏們的情況。反正很快他就會知道,所以接下來周重只是將四海總督府治下各地的情況簡單的介紹了一遍,其中台灣府面積廣闊,治下官員也多,而且大多都是新晉的官員,難免會良莠不齊,所以需要王守仁重點整治,另外還有馬六甲和舊港,那裡的距離大明太遠,對官員的約束力也就低一些,所以都比較容易出問題。
除了官場上的事情外,周重也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台灣三地的情況,比如人口、經濟和物產等等。王守仁之前也聽說過四海總督府在海外的一些做為,不過他也是受到一些傳統讀書人思維的影響,對此並不是很重視,更沒有深入的了解,可是現在聽到周重講到海外移民對大明所產生的影響,特別是緩解土地兼并所帶來的流民問題,光是台灣一地,竟然能夠安置數百萬的流民,如此龐大的數字,使得王守仁也是震驚不已,同時對周重也不禁肅然起敬,因為他知道,整個四海總督府就是眼前這個年輕人一手打造起來。
「總督大人,向海外移民雖然可以緩解土地兼并的問題,但是海外的土地總不會無窮無盡的,萬一有一天我們大明的人口將海外的土地也給占完了,到時又該如何解決土地兼并的問題?」王守仁問出一個周重十分熟悉的問題,因為他已經不止一次被別人這麼問了。
「王大人多慮了,你可能對海外的世界並不了解,我現在可以告訴你,海外的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的多,而且我們大明也不是世界的中心,別的不說,光是南洋再加上更遠一些的澳洲等地,土地的總面積就不會比我們大明要小,另外還有大海東側的那兩塊美洲大陸,那裡不但物產豐富之極,而且土地面積更是數倍於我們大明,光是上面這些地方,就足夠我們移民幾百年了,而且這個世界一直處於變化之中,也許我們現在將土地看的極為重要,但是在幾百年後的人看來,土地其實並不是唯一重要的財富!」周重笑呵呵的解釋道。
「哦,土地並不是唯一重要的財富?」王守仁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周重,他覺得周重好像有什麼話沒講完,當下再次追問道,「總督大人,聽你話中的意思,好像你有一些其它的相法,下官冒昧的問一句,可否講出來讓下官學習一二?」
「這個」對於王守仁的要求,周重也是一陣的遲疑,他的海外移民政策的確只能緩解土地兼并的問題,但卻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想要解決土地兼并,最重要的就是要將大部分的百姓從土地上解放出來,換句話說,也就是要大力發展工商業,畢竟只有工商業展起來,才能容納那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人,到時人們就會發現,土地並不是唯一的生產資料,大部分人都可以依靠工商業養活自己,甚至活的更加精彩,到時土地上出產的利潤相比工商業,就會變得十分可憐,到時恐怕朝廷就要鼓勵別人兼并土地了,畢竟若是沒有人耕種的話,那些土地就只能荒廢了。
不過周重雖然知道工商業可以解決土地兼并的問題,但是他卻從來沒有和任何人提起過這件事,畢竟在大明這個年代,工商業依然是賤業,工匠和商人的社會地位依然極低,若是他第一個提出大力發展工商業的話,就勢必要提高工匠和商人的社會地位,這恐怕會引來許多人的敵視,以周重現在的身份,實在沒必要為自己樹立太多的敵人,現在他只需要大力發展海貿,只要貿易興盛,商品有了需求,工商業自然也會興盛,等到工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自然會有人主動跳出來為工商業搖旗吶喊。
「好吧,既然王大人想聽,那我就說一說的我看法,不過這些我並沒有對任何人講過,而且萬一這些言論傳出去,恐怕會讓我陷入別人的口誅筆伐之中,所以還請王大人代為保密!」周重考慮了許久,最終點了點頭道。
雖然周重沒有對別人講過大力發展工商業的事,但是對於眼前的這個王守仁,他卻可以盡情的講出來,因為王守仁心學中有一個重要的哲學思想,那就是「新四民論」。所謂新四民論,也就是王守仁認為,士、農、工、商「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可以說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
正是知道王守仁的新四民論,也知道他對工商並不像傳統讀書人那樣視為賤業,所以周重才敞開胸懷將自己對大力推廣工商業的想法講了出來。
王守仁聽到周重的這些新奇學說,也讓他是大感興趣,結合他以前總結的經驗,他發現周重的想法並不僅僅是空想,而是有著極大的可操作性。甚至周重為了加強自己的說服性,他還把宋朝拿出來做證據,畢竟宋朝時的土地面積比大明要少的多,人口也不如大明,但是宋朝的國庫收入卻是大明的數倍,而且宋朝還是唯一一個不抑制土地兼并的朝代,但是整個宋朝卻僅僅發生過寥寥數次的農民起義,相比之下,大明簡直就是個反面樣板,別的不說,光是農民起義,幾乎從大明初立到現在,就一直沒有停止過,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差別,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兩個朝代對工商業的態度上。
王守仁學貫古今,自然知道周重說的都是事實,而且周重今天講的這些話,也讓他產生了極大的震動,畢竟周重所講的這些,全都是後世那個知識大爆炸時代所產生的觀念,而王守仁則代表著大明這個時代最頂尖人物的觀念,兩個截然不同時代的觀念遇到一起,自然會引起碰撞和摩擦,只是不知道這些碰撞與摩擦,能夠產生什麼樣的思想火花?(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