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韓曉磊和孫曉龍抬起頭,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公廁,但這個公廁和其他公廁相比,氣場要大的多。
此公廁非彼公廁,如此氣勢磅礴,如此浩瀚莫測。
韓曉磊和孫曉龍捏著鼻子捂著嘴,屏氣凝神,hold住呼吸,繞過公廁,浮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巨大的猴子
籠。
「這不是德懷鎮公園嘛!天啊!咱倆竟然來到了德懷鎮公園!」韓曉磊吃驚地說道。
「嗯,還記得咱倆以前去的遊樂場不?應該就在前面。」孫曉龍鎮定道。
這時,偶爾有工作人員從他倆身邊走過,把猴子和其他動物的糞便倒進那個公廁。
「怪不得那個公廁那麼臭,真是名符其實的公廁,連動物都包括盡來了。」韓曉磊說。
「可不是咋地,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這麼多各種各樣的糞便混合在一起,能不臭么。」孫曉龍說。
接著,韓曉磊和孫曉龍順著猴子籠繼續在公園裡走,挨著的是狐狸,旁邊是各種各樣的鳥,然後是一隻掉
了很多毛的大駱駝,再前面,是蘑菇亭,即水泥砌成的蘑菇狀的亭子。
其實韓曉磊和孫曉龍對德懷鎮公園已經再熟悉不過了,因為每年的六一兒童節老師都會組織同學們到這裡
來遊園,當然,德懷鎮除了公園之外,能遊覽的地方也確實非常有限了。
前面的那些動物之外,確實沒有了更多的動物,剩下的就是人問設施了,裡面有韓曉磊和孫曉龍小時候玩
的遊樂場里的氣球海洋,還有比平時看到的大很多的滑梯,還有很多很多的鞦韆,公園的廣場處有老人們在通
過錄音機播放音樂跳舞,不遠處還有打羽毛球的人們,但在所有人文的娛樂設施中,最壯觀的,要屬滑旱冰了
。
旱冰場在德懷鎮公園的西南角,旁邊還有一個公廁,似乎是特別為這個旱冰場準備的,不遠處還有專門為
滑旱冰的人們而設立的飲料賣店,想想看,旱冰場雖不是依山傍水,但依廁傍店,也算是有相當級別和享受特
殊待遇的高級場所了。
在韓曉磊和孫曉龍以後來公園玩的日子裡,去的最多的地方便是到旱冰場滑旱冰玩。
不知不覺倆人就來到了德懷鎮公園的門口,門口還有售票處,當然從裡面出去是不需要花錢的,走過鐵管
扶手通道,兩人就來到了外面,還有戴白色口罩看自行車的阿姨。
這片的街道很整齊,屬於德懷鎮內了,而不像韓曉磊家的小巷,屬於城市和農村之間的複雜地帶,這裡4層
左右的矮樓房,像孫寶財奶奶家那樣,還有高的6層左右的樓房,韓曉磊想象不到住在那麼高的地方能不能睡著
覺,只能是幻想著。
從這裡走到家大概要用40或者50分鐘左右吧,但是如果坐板迪也許20分鐘就到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板
迪是什麼,其實就是人力三輪車,只不過騎車的人在前面,而坐車的人在後面,和倒騎驢正好相反,這種交通
工具的具體發音韓曉磊到現在也不清楚。
依韓曉磊來看,這段距離肯定是要走回家的,因為乘坐人力三輪車的價錢是1元錢,1元錢對於韓曉磊來說
並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韓曉磊雖然疲憊,但此時此刻還有部分力氣走回家,但是孫曉龍卻不一樣,家境稍好
些的曉龍自然零花錢也多一些,此時此刻,他更願意花去1元零花錢來乘坐板迪回家。
事情的最終結果是兩個人乘坐了板迪回家,而韓曉磊也滿口答應回家后給曉龍五角錢,孫曉龍並不在意,
而且搭乘板迪的總價錢是2元,並不是1元。
板迪師傅在前面騎的很辛苦,這輛板迪的後面有點民國時期拉乘客的手拉車一樣,韓曉磊和孫曉龍坐在後
面很悠然自得,板迪的主架構大概是鐵,其他的地方蒙的塑料,當然也就沒有了玻璃,板迪車遇到不平的道路
就會顛簸,後面一側的門由於沒有鎖被逛的咯吱直響,正好,借著這門呼扇的時候,能透進來幾口新鮮空氣。
周末傍晚的德懷鎮,雖然大部分人們都不上班,但是街上還是有不少人穿行,這個時間很多人都是從市場
回來,拎著大包小裹準備晚飯,迎接明天新的一天的工作,這是夕陽從韓曉磊後面照射過來,將板迪車的影子
拉長,孫曉龍托著下巴望著窗外,一絲惆悵,把青春的年少湮沒在臉上。
這次河溝探險終於結束了,疲憊的身軀在板迪車上顛來顛去,這段回家的路並不算平,也許以後的人生路
也不會平,但那又能怎樣,有時候身不由己,就像此時在板迪車上,累了的時候只能放任自由。
兩個孩子對德懷鎮的地形又熟悉了許多,探險是每個人童年裡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韓曉磊要感謝孫曉龍
的陪伴,大概,孫曉龍也是一樣。
板迪到文傑批發部的時候師傅就不愛往裡面騎了,因為裡面就屬於農村的範圍了,而外面還都是德懷鎮內
,農村裡面的道路特別崎嶇,估計那個沒有鎖的門到時候都能當電風扇使用,孫曉龍後悔當初沒和板迪師傅講
好,到現在也沒了辦法,只好交了兩元錢,兩人下了車,準備自己往裡面走。
文傑批發部在這非常受歡迎,地處城鄉結合處,但來這裡更多的是韓曉磊家那邊的農村小巷,批發部其實
也只是一間平房,西面賣食品日用品,東面附屬的一個小間賣飲料和雪糕,雖然現在天氣已經不熱了,但是韓
曉磊特別喜歡吃雪糕,跑過去買了兩支,遞給孫曉龍一支,兩人並肩走進小巷。
夕陽從身後照過來將兩人的影子拉長,當然,比剛才板迪車被拉長的影子還美麗,人終究要勝過物,即便
是影子也是如此,有生命的延續總會蕩漾起情感的波瀾,而人們總是生活在情感之中,事物也許永遠都只是襯
托,我們真正的心靈歸宿,永遠都是那些人,不是有一個名人說過么,我熱愛這片土地,但我更熱愛這土地上
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