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練拳的感悟
「怪不得要靠面壁呢!蟲是在地上爬行,一曲一曲。而神龍升降於天地之間,往來於雲湖之內。此番以牆壁為大地,我身為龍蛇。若是不懂屈伸之法,便是爬蟲。如果能練出屈伸的速度,便是一條小龍。」
古語云:龍者,往來升降於天地之間。生而從雲,降而入水。
在當天下午之時,董英廣便已經把面壁蹲起功的鍛煉方法告訴董廣了。董廣經過三天的努力,才逐漸了解了這門功夫的一些內容。不過頓悟是頓悟,功夫是功夫。來不得一點偷懶取巧,從沒有誰懂了理論就直接成為了高手。不然天下武林世家的弟子,豈非個個都是宗師。
《楊氏太極拳譜》云:楊鑒,字健侯,號鏡湖,人呼為三先生,晚年時人呼為老先生,生於道光二十二年。幼時即從父練功,當時之刻苦情形,一般人皆不能忍受,健侯亦曾欲尋短見,幸被發現,未成悲劇。后武功精絕,其拳剛柔並濟,實臻化境。
武功那裡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楊氏太極拳如今一個輕柔傳天下,誰知道楊健侯先生練功練得究竟如何刻苦,如果僅僅是背背知識那麼簡單,誰會去自尋短見?想把家族傳承的知識練到自己的身體上,又哪裡會有那麼簡單?
莫惹是非,莫生是非。莫看是非,自作作者,各行各事,認真做事。無欺余年,無奇我念,我知我心。罵我者罵之,棄我者棄之,觀我者觀之,信我者信之,從我者練之。本來無我事,何故枉勞勞。這種境界,常人又豈能輕易做到?
「我長期練習拳術打法,對於下蹲的動作太不在乎。突然在格鬥之中想要做到突然蹲身,確實會有一些不靈敏,不方便。這門功夫倒是也解決了我拳術格鬥中的一個問題!而且面壁貼牆,也練了我的腳跟,和我的腰身脊椎。能幫助我腰板塑形,把我在練習卧虎功之時,腰板的堅硬再多添加几絲韌性。」
兵家拳打法講究直身而起,幾乎沒有低蹲的動作。攻防階段,破攻階段,破防階段。也是以打法動作為主,速度固然是能快則快,力量也會變得越來越剛猛,勁力一發不可收拾。可是同樣的道理,長期練習直身而起的打法動作,在屈伸之間便會多有不方便,或者說是不適應!天底下好處不可能全部都讓一個人佔了,任何一門功夫,只要有它本身的優點,必定會有相應的缺點。我們評價的標準,不過是要看它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我現在正在練習樁功,拳術的下一步練法也是倒練,以退為主。如果在別人猛攻,不斷前進,我不斷撤退的過程中。我突然性的蹲低身子。應該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能直接把對手扛起來摔過去!」
董廣已經制定好了自己的鍛煉計劃,他的樁功目前進入了最為重要的階段,也就是融入到拳法之中。所以他把樁功放在第一位,而倒練則放在第二位,慢慢磨練,改去自己的勁力。面壁蹲起功放在第三位。這就是他接下來的主要鍛煉,如果練累了,便休息一下,看看武學書籍。揣摩一下自己之前的所練。休息好了,就繼續練習。
「傳統武學,有鼻尖,手尖,腳尖三尖相照的說法。又要求膝蓋不能超過腳尖。這樣練習,正好能讓我的立身中正安舒。」
《形意拳譜》第十四節之中:素有三尖分明的說法,眼尖,手尖,足尖。打人先打顧法,后打空隙。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內實精神外似安逸。行如神龍動如猛虎。起左腿,左腿未落右腿隨。起右腿,右腿未落左腿隨。
其實董廣至今對這幾句話不太理解,不過他看了大量的武學書籍,發現很多古拳譜都有提到三尖,說法雖然各不相同,但是都認為這是拳術中極為重要的內容。仔細想想的話,面壁功確實是在無意之中,把這三尖都練到了。對自己立身中正,好處極多。
早上起床練了一會兒面壁蹲起功,董廣轉而又開始練習拳術套路。他走的套路動作,仍然是從起勢到收勢。正練反練都進行。在倒著從收勢到起勢練習之前,他要先仔細的把自己之前的練法一步步的回顧。溫故而知新,這是學習新的內容之前,武者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換一句話來說,就是鞏固自己的境界,打好基礎。
從武學的發展史來看,不管是拳術還是器械,都是先有散手後有套路。套路可以說是無學發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後的高級階段。
過去的武術界把練套路,稱為盤架子。架子天天盤,功夫日日增。套路中,將很多格鬥技法組成系統的動作。能幫助習練者儘快的掌握各種實用招法。而打法又是從套路動作中脫胎而出,跟散手極為相似。但是相比較起來,在一定程度上,又顯得具體了一些。
很多大家都對套路有過描述,如明朝程宗猷《農耕余技.單刀法選》:「以前刀法,招招皆是臨敵實用。苟不成路刀勢(如果不能成為一路刀法),習演精熟,則持刀運用,進退跳躍,環轉之法不盡。雖雲招招實用,猶恐臨敵掣肘。故總列成路刀法一圖。而前圖諸勢,備載其中,又續刀勢十二圖於後,以供習練者觀覽。
戚繼光也在《拳經》之中寫道:套拳為武學初學入藝之門。創編三十二式長拳。
一點點的感受拳術之中的勁力,董廣在這段時間,其實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幾乎他所有的格鬥習慣,都必須要做一個改變。而且他哥哥勸他,在倒練倒打掌握熟練之前,暫時不要和人格鬥。不然的話,他可能會運用到以前猛衝猛打的習慣,對他功夫的進步並不是太好。
在正練和反練進行完之後,董廣開始琢磨起來倒練的路子。倒練也同樣有著兩種練法,第一種最為簡單,一般人練拳起勢都是先開左腳,然後練到收勢。這種練法被稱為正練,倒練的第一種練法,就是從正練的收勢,還原到它的起始動作。可以稱為倒正練。
如果董廣掌握了倒正練,那麼倒練的第二種練法,對他來說,也不會太難。同理,如果一個武者,左腳開步,從起勢到收勢的動作能夠熟練流暢的完成。右腳開步,使用相反的手腳,依然能把同樣的動作流暢的做到收勢,這樣就被稱為反練。
就像左腳在前的弓步沖拳是弓步沖拳,右腳在前的弓步沖拳同樣也叫做弓步沖拳。兩者在武學中的道理是相同的,不過一正一反而已。
而倒練的第二種練法,就是從反練的收勢,還原到它的起始動作。而根據這兩種練法,習拳者,自然也要掌握相應的兩種打法。
收勢,虛步勾手亮掌。董廣盡量讓自己的動作緩慢下來,之前他在練法之中,都是把動作發出來,現在卻要把動作都收入自己的懷中。把力量收回來,不發出去,將腳下步子的力量變為搓碾。體會力量從胳膊到達軀幹,再到腿上三節層層遞進的步驟。腳底無聲,輕靈的步子下,力量卻變得更加驚人。
這種含而不發的感覺真的讓人感覺到彆扭,就好像一股力量本來已經到了手裡,董廣正準備將他打出去,卻突然被一個繩子給硬生生拽了回來。董廣是在正練之後,開始倒練的。
他的感覺,就像是一股暖意即將從身體出來,身體即將出汗的時候,汗水彷彿又被自己生生給拽了回來。孫祿堂老先生所說的話真的很經典。這種感覺不夠酣暢淋漓,是很讓人彆扭的。
但是他的身體卻有著一股暖洋洋的感覺,好像在正練的時候,力量通過蹬腳,扭腰轉胯,抖肩出拳,快速的從腿上到達了胳膊上。在倒練的時候,又被自己慢慢的從胳膊上拉回來,作用到自己的軀幹上,然後回到了腿上。就彷彿一個完整的循環,運動雖然增多了,但是力量的消耗反而變小了。董廣也說不清,這究竟是因為自己的心理作用,還是真的是這樣。他來來回回練了好多遍,正練反練的動作快,勁力剛猛。倒練的動作他還生疏,所以有些慢,勁力也相對比較柔和。
在這種快慢剛柔之間來回體會,他對拳術的理解又一步的增深。不經意間,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每當中午十二點,這就又到了他去三哥的屋子混菜吃的時候了。
身為一個社會主義三好青年,董廣時刻謹記著,要常跟親人聯繫。多看看自己的親人,多和自己的親人說說話。所以當電飯煲之中的米飯煮熟之後,董廣毫不猶豫地端起飯碗,就跑到了他三哥所在的屋子。
「三哥,有菜沒?來給我整點唄!」咚咚咚!聲音剛傳過去,董廣已經跑到門前,開始輕輕地敲門,木頭門上又響起了悅耳的聲音。
「三哥啊,你也不忍心看著老弟大老遠跑到這裡來挨餓吧,練了這麼長時候的拳,你也不忍心看著老弟沒飯吃吧!」一計不成,一計又生。董廣果斷的又打起了親情牌。
這辦法果然有效得很,還沒等董廣喊第二聲。英廣就無奈的打開了屋門:「進來吧,你個臭小子,你是來坑你三哥的啊。喊那麼大聲幹什麼,不一會兒,萬一大哥大嫂聽到了,就該喊你去吃飯了。到時候我就要被大哥批評了。最近這段時間老實點,知道不,不要打擾大哥大嫂的小生活。那個,另外,晚上來跟我學炒菜!」
英廣果然忍無可忍,不過還是和顏悅色的說著。就這樣,董廣在練功之餘,又要多學習一門廚藝了。都是為了生活啊,不過會做飯的男人才是好男人,看我以後怎麼抓住趙風亭的胃。董廣心裡美美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