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四十四章 鎮州大捷
耶律鴻雁咯咯笑道:「原來李少俠真是路大俠的師弟,得罪得罪,也怪不得我這些手下,若不是李少俠意圖對本宮不軌,阿大也不會對誤解了李少俠,將他擒下。失敬失敬!李少俠,你該不會怪我吧?」
李風雲張了張嘴巴,覺得怎麼說都不對,只得道:「小事一樁,以後別鬧同樣的誤會就成了!」心中卻在嘀咕:「老子幾時想對你意圖不軌了,老子看都沒看到你!好像老子遇到黃毛丫頭,就從來沒佔過便宜的,是不是老子的心太軟了?」
路驚鴻擺擺手道:「這件事就此作罷,你們走吧!」
耶律鴻雁等人等的就是這句話,聽路驚鴻這麼說,哪敢停留,轉身飛快的離開。他們雖然有四名一流高手,但也要看與誰比,真要動起手來,未必能敵得過路驚鴻。而且,瘋和尚那三人也不是吃素的。
見耶律鴻雁等人離去,路驚鴻朝瘋和尚拱了拱手,道:「李統領,十多年沒見,你變多了!」
瘋和尚回了一個禮,道:「你卻還跟當年一樣!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過去那些往事不必再提,大和尚早不是這紅塵中人,只可惜這顆心總放不下紅塵中的事,這一輩子都修不成正果了。路莊主,還是大和尚『瘋和尚』聽著舒服。」
佘破財、玉堂春也紛紛上前見禮。
路驚鴻嘆道:「當年的那些名將,如今都流落江湖了!佘將軍,我記得當年都是保李從珂的,怎會跟瘋和尚攪在一起了?」
佘破財輕嘆一聲:「還分什麼李從厚、李從珂?到最後還不都讓石敬瑭那廝一勺燴了?」
玉堂春嬌笑道:「路莊主,還記得奴家么?」
路驚鴻略一回憶,問道:「你不就是當初掌管皇宮女衛的那個丫頭嗎?這麼多年不見,已經成了一流高手了?」
玉堂春咯咯笑道:「正是奴家,這還對虧了路莊主和燕大俠當初的一番指點!」
三人敘了一會兒舊,說了下當年的人和事。
李風雲這才聽明白,原來清平鎮的那伙人,大多是後唐軍中之人,後唐被滅后,因不願為石敬瑭的大粱效力,才躲避道清平鎮。難怪這夥人總對晉軍有股子疏遠之意。
而燕無雙、路驚鴻似乎與當年的後唐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正在這時,西邊風塵滾滾,傳來如雷鳴般的馬蹄聲。
路驚鴻嘆了口氣道:「看樣子,郭威已經殺入了斜陽道,騎兵馬上要殺過來,楊光遠這次要吃大虧了。【零↑九△小↓說△網】」
遠處戰場上,杜重威的兩萬精兵仍舊死纏著楊光遠的大軍不放,不肯讓他們撤入大營之中。兩千成德軍精騎也與契丹鐵騎、楊軍精騎糾纏在一起,雖然損失頗大,卻不肯輕易放他們離去。
這滾滾的馬蹄聲顯然已經驚動了戰場上的所有人。
那兩千契丹鐵騎最先反應過來,根本不管楊軍的死活,不顧損失地撤出了戰鬥,撒開馬蹄,直朝東南揚長而去。
契丹鐵騎的突然撤退,導致原本略顯優勢的楊軍陣腳大亂,楊軍的精騎根本擋不住士氣大漲的成德軍精騎,被殺得大敗,楊軍左翼被成德軍的兩千精騎突破,整個陣形開始混亂起來。
不多時,郭威的兩千精騎率先趕到戰場,一舉衝垮了楊軍的右翼,只有中軍陣型還算完好。
隨著郭威七千步卒加入到戰場,楊光遠的中軍也被衝垮了,楊光遠的大軍完全崩潰了,漫山遍野的殘兵敗將四處奔逃,被郭威、杜重威的騎兵追上,一一砍倒在地。
大批大批的楊軍兵卒跪地投降。
一伙人數千人擁著楊光遠惶惶如敗家之犬,也朝東南方向敗退下去。
郭威、杜重威的騎兵不肯放過他,紛紛從後面追了上去,不久消失在滾滾塵土之中。
不知不覺,李風雲等人站在山崗上看了三個多時辰。
瘋和尚似乎是有意在教李風雲,不斷評點交戰三方的方略、得失,讓李風雲受益非淺。
眼見戰場上的廝殺漸漸平息下去,瘋和尚嘆道:「楊光遠這廝不能說沒有本事,但是太大意,太驕傲了!
當初沒有攔住前往忻州求援的你,是他犯的第一個重大錯誤。
沒有及時抽身而出,寄希望與劉知遠抽不出兵力來援,是他犯的第二個重大錯誤。
在得知耶律安端兵敗后,居然妄想在斜陽谷擋住郭威所率的援兵,耗走援兵,沒有抓住這最後的機會撤軍,這是他犯的第三個重大錯誤。
杜重威稍加挑釁,就貿然全軍出擊,導致被杜重威將他的大軍纏死在鎮州城下,這是他犯的第四個重大錯誤。
在得知即將被兩面夾擊的情況下,還心存僥倖,想搶在郭威大軍到來之前,先行擊潰成德軍,捨不得丟車保帥,是他犯的第五大錯誤。
有此五點,楊光遠不敗也難。
此戰之後,就算楊光遠逃脫,他也喪失了爭奪天下的資本,冢中枯骨,遲早會完蛋。」
瘋和尚又指著鎮州城道:「杜重威也算是狠人,為了這一戰,居然調空了鎮州城所有的精兵,城牆上站的全是民壯,孤注一擲,厲害厲害!
經此一戰,杜重威威望必定大漲,雖比之劉知遠略顯不足,但也足以號令群雄,總算要了逐鹿中原的資格。
而且抓的楊光遠這些降卒,稍加整訓,不難得到一支精兵,杜重威的實力將會大漲。
這場買賣,杜重威真的是大賺特賺。」
「那郭威呢?他又得到什麼?」李風雲好奇地問道。
瘋和尚搖搖頭,道:「郭威現在不過是劉知遠的部將,這筆功勞自然該記在劉知遠的頭上。當然,也因此一戰,郭威在河東軍中的地位會變得鞏固無比。
劉知遠兩戰皆勝,又佔據河東形勝之地,力逼河北,大和尚猜測,等契丹與中原這場戰事一了,開封城中的那一位,也該對他心存忌憚了。
如果說如今這亂世,誰最有把握逐得那隻肥鹿,大和尚看非劉知遠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