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數風流人物
「一姓」便是當時的帝姓、國姓楊氏,也就是當時的大隋皇室,后因隋皇室認宗弘農楊氏,故此姓又指聖夏大陸的第一大傳奇家族——弘農楊氏。在大隋皇室認宗之前,開國元勛越國公楊素便是弘農楊氏的翹楚兼家主。
「四帥」便是隋國當時軍功昭著的四大元帥:高熲、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四人。
高熲「少明敏,有器局,略涉書史,尤善詞令」,很早便成為楊堅的心腹之臣,建立了擁立之功。
后將近二十年的時間裡,高熲輔佐文帝楊堅,為隋國攻伐陳、梁政權運籌帷幄,出謀劃策,延攬人才,連韓擒虎、賀若弼、史萬歲等一代不世名將在未成名立功之時都是他舉薦出道的。
高熲為隋國一統中原及銳意革新均立下了汗馬功勞,其實為大隋國第一元勛。?
韓擒虎的父親韓雄曾為北周大將軍、洛虞等八州刺史。
韓擒虎「少慷慨,以膽略見稱,容貌魁岸,有雄傑之表」。又好讀書,略知經史百家,為西魏丞相宇文泰所賞識,常令他與諸子在宮中交遊。
北周時韓擒虎因軍功拜為都督、新安太守,后遷儀同三司。
其父去世后,韓擒虎又承襲父親的爵位,授新義郡公。
陳出兵進逼光州,任行軍總管,率軍將其擊退,后又屢挫陳師。
隋開皇八年冬至九年春,隋大舉攻陳時,領軍為先鋒,從右翼進攻陳都建康,率500精騎,由任忠直引入朱雀門,佔領建康城,俘後主陳叔寶,因功進位上柱國大將軍。
賀若弼出生在將門之家,其父賀若敦為北周將領,以武猛而聞名,任金州刺史。
北周保定五年十月,賀若敦因口出怨言,為北周晉王宇文護所不容,逼令自殺。
臨死前,賀若敦曾囑咐賀若弼說:「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當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並用錐子把賀若弼的舌頭刺出血,告誡他慎言。?
賀若弼少「慷慨有大志,驍勇便弓馬,解屬文,博涉書記,有重名於當世」。
隋開皇元年,楊堅拜賀若弼為吳州總管,鎮江北要地廣陵,委以平陳之事,經略一方,作滅陳準備。
賀若弼欣然從命,並給壽州總管源雄賦詩一首,云:「交河驃騎幕,合浦伏波營,勿使麒麟上,無我二人名」。然後赴任,整軍經武。?
隋開皇七年,賀若弼也獻取陳十策,獲文帝稱讚,贈賜寶刀,以示殊榮。?
隋開皇九年正月初一,長江下游隋軍乘陳歡度元會之際,分路攻陳。
賀若弼、韓擒虎兩軍自北、南兩道並進,鉗擊建康,賀若弼從北掖門入城。
而此時西路軍總管韓擒虎已率五百騎兵於朱雀門先期入城,並俘獲陳後主。
賀若弼既而憤恨沒有先抓獲陳叔寶,其功在韓擒虎之後,就與韓擒虎爭功相罵,甚至挺劍爭功。
滅陳以後,賀若弼驕傲自大,為大隋君臣所不喜。
楊廣繼位后,賀若弼與高熲、宇文弼等人私下議論楊廣過於奢華,被楊廣以誹謗朝政之罪起誅殺,時年六十四歲。其父臨死之前告誡他慎言之禍,賀若弼終是無所倖免。
而「四帥」之一的史萬歲則於更早被剪除。
所謂八柱國,則要追溯到南北朝時代西魏時期受封的八位柱國大將軍,分別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八人。此八人從地域劃分均屬於關隴世族集團。
聖夏大陸中原地區至南北朝時期,曾經風光無限的東晉門閥世族們,隨著東晉的滅亡,劉宋的興起而逐漸衰敗,王庾桓謝這些貴姓也已經不復當年。
這時,關隴世族集團即以「八柱國」為主迅速崛起,締造了西魏、北周、隋三個輝煌朝代,可謂風光無限、盛及後世。
後世史書曰:「今之稱門閥者,咸推八柱國家。當時榮盛,莫與為比。」
「八柱國」中的第一人宇文泰,又是關隴集團的開創者。其先後做過西魏的丞相、太師、大冢宰,獨攬軍政大權,后擁兵創立了北周,為北周太祖文皇帝,其一手締造了西魏和北周兩朝的輝煌。
雖然最後宇文氏的北周為隋所滅,但宇文氏一族早就與隋皇室楊氏及世家貴族李氏等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或是當年的並肩共患難,或是後來的聯姻,以至宇文氏後來雖經隋文帝大量捕殺,但仍有旁支以高門大族的形式繁盛不已,其中有多人繼續擔任顯貴,如在大隋為官的宇文慶、宇文述、宇文化及、宇文CD宇文愷等,此六人後又構建成大隋六大門閥之一的宇文閥。
李虎為隴西成紀人,本為宇文泰手下大將,后被封為柱國大將軍,太尉,隴西郡公。
李虎於周篡魏之前去世,由時年七歲的兒子李淵襲爵。
李淵之母與後來的隋文帝楊堅之妻為姐妹,都是八柱國之一獨孤信的女兒,因此李淵深為其姨母即隋文帝的獨孤皇后所喜愛,而且又與隋煬帝為表兄弟,故李淵一族在隋朝的顯赫更盛於周。
獨孤信,出自雲中的鮮卑別部,本名獨孤如願,少年時風度過人,任俠好勇,人稱「獨孤郎」。
獨孤信自少征戰各方,因功升至武威將軍,甚得魏孝武帝看重。而獨孤信與宇文泰又是同鄉,自小就十分友善,故入關之後甚見重用。
獨孤信一生以德信著稱,儘管戰事非其所長,但憑其德信樹立的威望,即使是偶有戰敗,也不損其名,他的功勞也多在安撫各方,深得民心,在隴右、荊襄地區都享有很高的聲望,宇文泰因此命他將名字由「如願」改為「信」。
北周的兩個皇后和隋文帝的皇后及李淵之母都是獨孤信的女兒,因此獨孤家以「一門三皇后」著稱於世。獨孤閥亦是隋朝六大門閥之一。
八柱國中趙貴成立宇文泰之功,元欣佐宇文泰以皇室之威,李虎以戰立名,李弼將略能軍,於謹以謀輔事,侯莫陳崇以勇縱橫,獨孤信以德撫民,正是由於這些人各顯其才於宇文泰之下,才鑄就了宇文泰及北周的輝煌。這些人能團結於宇文泰周圍,也更顯出宇文泰乃是英雄中的英雄。
打油詩中的「八柱國」並不單指八大柱國將軍,而是泛指此八人締造的非凡家底及「八柱國」家族後人,
「五氏七望」則為大隋及前朝五支尊貴的大族。即隴西李氏、趙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與崔氏各有兩個郡望,所以稱之為「五氏七望」。
「九元老」指的是「開隋九老」,即大隋朝開國的九位功臣,別是伍建章、高熲、楊林、賀若弼、魚俱羅、邱瑞、韓擒虎、定彥平與楊素。
「六大門閥」指的是宇文閥、獨孤閥、慕容閥、長孫閥、李閥和王閥。
「十二世家」則非指一般的世家大族,而專指祖上曾獲封過「半聖」的「半聖世家」。
因「半聖」在聖夏大陸的地位尊崇,其畢生所學、所得及影響力對後世子孫的餘蔭實在非同小可,故稱「十二世家福綿長」。
而南陽張家,正是隋國十二大「半聖世家」之一。
此打油詩旨在刻畫豪門權貴、世家大族在隋國乃至整個聖夏大陸的赫赫威勢、實際影響力及其錯綜複雜、千絲萬縷的關係和盤根錯節的牽連,而有些稱謂和劃分亦出現重疊之處,實在算不上權威和嚴謹。
此時,正值煬帝楊廣繼位有些年月,在其有意無意的打壓之下,許多世襲勛貴、豪門大族都是風流不再,連威名赫赫的「四帥」、「九老」也是死的死、傷的傷,碩果僅存的要麼就是楊廣的堅定支持者,如楊素一般。
要麼就是韜光養晦,不問朝政與世事。
想與楊廣斗的,基本上都嗝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