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流行前線> 第八十九章 熒光棒

第八十九章 熒光棒

  劉嘉來到麥迪遜廣場花園后,先是找到了廣場花園的經營者,從他們那裡拿到了第三代廣場花園的設計圖紙。


  之後他又在現場勘察的一遍后才回去。


  回到家裡,劉嘉仔細的研究了一下設計圖紙,然後又把它和自己看到的相結合,最終他的腦海終於有了一個舞台的設計方案。


  而且這個方案花費不大,但是效果卻應該非常好。


  劉嘉準備把舞台設在場館的最中心,把舞台建高兩米,然後一條t台一樣的通道從後台延伸至舞台中央。


  這樣既省時又省力,觀眾可以從四面八方看到在場館中間舞台上表演的藝人們。


  最重要的是,如果這樣改的話,能夠容納的觀眾人數量會更多。


  不過雖然是一個t台形式的演唱會舞台,但是劉嘉還是準備花心思好好設計的。


  在這個年代,營造舞台氣氛,主要就是考燈光以及一些人為特效,比如乾冰之類的。


  花了一天時間,一直到晚上十點,劉嘉才把演唱會舞台的布置設計完成。


  然後就是他記錄了一個本子建舞台的材料和設備,他準備第二天把這個本子遞給赫伯特,讓他派人去採購,估計花費不下兩萬美元,這又能讓赫伯特心疼一把了。


  演唱會的魅力,主要就是粉絲能夠和偶像近距離接觸,可以享受偶像當面給自己唱歌的樂趣,而且中間還能和偶像互動,這是在電視中是享受不到的。


  最重要的是,看演唱會有一種狂熱的氣氛,幾千人上萬人甚至幾萬人十幾萬人一起high,一起揮舞熒光棒,一起唱歌,這種狂熱的氣氛能夠讓粉絲們忘掉自我,在享受的過程中甚至達到高一潮。


  不過也有失敗的,比如演唱會門票賣不出去,只來了很少的粉絲,門票收入還不夠租用場館的費用,歌手沒心思唱歌,粉絲也覺得冷冷清清沒有氣氛,這樣的演唱會就算失敗了。


  一場成功的演唱會,氣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劉嘉一直在想用什麼辦法把演唱會的氣氛搞起來。


  強勁的音樂,華麗的舞蹈,粉絲的尖叫……


  等等,還有熒光棒,自己怎麼能把熒光棒忘記了呢。


  劉嘉一拍腦袋,他終於想起了演唱會必不可少的道具熒光棒,幾萬人揮舞熒光棒的那種場面,是沒有見過的人永遠也無法描述的震撼。


  從這裡,劉嘉又看到了商機,雖然熒光棒是六十年代才出現的東西,但是製作熒光棒的材料早就被發明出來了,只是還沒有人想到這個而已。


  說白了,就是聚乙烯(塑料),氧化物和酯類化合物,以及熒光染料這幾種。


  塑料1922年就發明出來了,39年美國就已經工業化生產了,至於氧化物和酯類化合物,十八世紀就有了,找起來也不難。


  熒光染料也很早就被發現了,它的特性就是當吸收一束光波后能發射出更長的光波。


  所以熒光棒的原理也非常簡單,就是氧化物和酯類化合物產生化學反應發光,再由熒光染料把這個光吸收再發射更強的光。


  熒光棒的原理就是用塑料做外殼,裡面放入氧化物,酯類化合物以及熒光染料,讓它們反應,這樣就能發光了。


  不過氧化物和酯類化合物的反應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只能讓他們在使用的時候反應,所以就可以用一個玻璃管單獨裝一種液體放入塑料管中,等需要使用時,把塑料管裡面的玻璃弄碎就行了。


  熒光棒這種小東西,製作簡單,生產成本也低,劉嘉準備在這次演唱會一定要用到。


  於是第二天,他就找到了紐約大學的一名化學老教授,稱自己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他當著教授的面,把裝在瓶子里的三種液體混合在一起,然後這些液體竟然發出了光芒。


  對於劉嘉的發現,果然老教授非常驚訝,問劉嘉這三種液體是什麼,劉嘉卻說不認識,這些東西是他的妹妹從學校實驗弄來的,他只是為了好玩才把三種液體混合在一起,沒想到會出現這種結果。


  對於劉嘉的話,那名教授很是無語,然後他親自為劉嘉測試了些三種液體的成分,最終確認是氧化物,酯類化合物以及熒光染料的液體成分。


  劉嘉來這裡的目的了不是監測這些東西的成分,他要求教授想辦法讓這種發光的液體發出更加明亮的光芒,並且出重金酬謝。


  如果短時間內他能讓這種熒光的亮度達到自己要求,他劉嘉就出一千美元到一萬美元美元不等的酬金。


  為了這比酬金,老教授也是拼了,他沒日沒夜的泡泡在了實驗室里,做了無數次實驗,使用了眾多不同類型的實驗材料,最終在第三天的時候,終於達到了劉嘉的要求。


  老教授親自給劉嘉打電話讓他來看成果,劉嘉到來后,當即又和老教授進行了一次實驗,這次實驗的化學液體是老教授發現的那幾種,果然,在實驗中,那三種混合的液體在黑暗中發出了明亮的光芒。


  對於老教授的成果,劉嘉非常滿意,他直接付給了老教授一萬美元的報酬,讓老教授那因為熬夜滿是疲憊的臉上充滿了興奮。


  對此劉嘉也非常興奮,他把這個發明的功勞全都歸功於這位老教授了,這樣他就不用頂著一個科學家的名頭到處跑了。


  至此,劉嘉的目的達到了,他開始著手申請專利,當然,發明人署名權是紐約大學哪位發現這幾種化學液體的老教授,但是專利確是劉嘉個人的。


  對於劉嘉把發明者的名頭讓給自己,老教授非常高興,他並不奢求專利,所以他給劉嘉簽署了專利轉讓合同。


  很快,劉嘉就向專利中心提交了化學發光的專利申請。


  提交專利申請后,劉嘉開始聯繫化工廠購買化工原料。


  然後他又聯繫塑料加工工廠,讓他們用透明度高的塑料給他生產熒光棒的外殼。


  之後他又找到了一家製藥廠,劉嘉需要他們的玻璃注射瓶的封裝技術,來生產裝有氧化物液體的玻璃管。


  這次劉嘉一次性就下達了了十萬件熒光棒的訂單,這讓幾家公司都非常的重視。


  劉嘉給了他們塑料加工廠和製藥廠半個月的時間來生產,第一批的生產任務是四萬支熒光棒。


  了解了劉嘉的要求后,製藥廠方面立即就答應了劉嘉的條件,他們有裝液體葯注射液的玻璃管模型,和劉嘉的要求相差不大,立馬就可以投入生產。


  而塑料加工廠這邊,公司負責人則是考慮了一下做磨具的時間和每天的產量后也答應了下來,雖然時間很緊,但是加班加點的話也能生產出來。


  當然,前提是製藥廠能及時的把裝有氧化物液體的玻璃管生產出來,然後拿到塑料加工廠進行封裝。產量還取決於製藥廠那邊的生產速度呢。


  成本方面,兩家公司對劉嘉的報價也是很公道,一支熒光棒的成本大約在八十美分左右。


  其實最貴的還是化學原料,因為這幾種原料並不是工業必需品,所以擴大生產需要更多成本,報價高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和幾家公司談妥后,劉嘉就把這件事交給了哥哥劉浩看著,他自己則是繼續投入到了演唱會的其他籌備當中。


  ps:感謝自來水為本書在其他書評區宣傳的書友,謝謝,其實不用這樣麻煩的,因為這樣很累,等這本書有網站推薦了,成績自然會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