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生態圈與物種消亡(下)
,最快更新最新章節!
1991年,有4男4女共8名科研人員首次進駐生物圈2號,1993年走出,在裏麵停留了21個月。
期間,這些“生物圈人”吃的食物全是自己種的,喝的是循環水,呼吸的氧氣則來源於植物,還在各自的研究領域內,積累了豐富的科學數據和實踐經驗。
1994年,科學家第二次進駐,工作10個月後於1995年走出。他們在這期間對大氣、水和廢物循環利用及食物生產進行了廣泛而係統的科學研究。
可惜的是,在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太多的漏洞和問題:沒有完善、嚴密的研究計劃;生物圈2號的氧氣未能順利循環;水泥建築物影響到正常的碳循環;降雨失控、多數動植物無法正常生長或生殖,其滅絕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還有病蟲害肆虐,黑螞蟻爬滿了建築物等等。
最終經廣泛討論,科學家們確認“生物圈二號”實驗失敗,未達到原先設計者的預定目標,也證明了在已知的科學技術條件下,人類離開了地球將難以永續生存。
雖然這次大型實驗以失敗告終,但生物圈二號實驗無論從規模、技術難度和複雜程度,以及所取得的效果來看,均堪稱人類科學史上的一大傑作,也為後來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教訓。
祁景燾擁有老祁提供的資料,他知道,在華-夏未來的“天宮”空間站上,也會實驗植物在失重環境中的生長和培育。
而米國、羅斯國等航空航天大國已在空間站上培育了豌豆、小麥、玉米、稻穀、洋蔥、蘭花等100多種植物,果蠅、蜘蛛、魚類等動物在失重狀態下也可以生長、繁育。
如果這些技術能應用到宇宙航行和外星殖民上,人類在太空探索中的生存問題就容易解決了。
祁景燾擁有的戒指世界無疑就是一個原始的地球,已經具備生物圈的基礎條件,隻需要補充地球現有生物物種資源,戒指世界就能成長為一個純天然的生物圈。
戒指世界的蛻變另祁景燾欣喜萬分,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準備周遊世界,親自為戒指世界補充、完善生物資源。
因為,人類在探索太空,尋找人類未來家園的同時,我們生存的地球正處於另一次物種大消亡中。
現代研究表明——自從6億年前多細胞生物在地球上誕生以來,地球上的物種大滅絕現象已經發生過5次。
地球第一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距今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大約有85%的物種滅絕。
在距今約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發生了第二次物種大滅絕,海洋生物遭到重創。
而發生在距今約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第三次物種大滅絕,是地球史上最大最嚴重的一次,估計地球上有96%的物種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三疊紀始於距今2.5億年至2.03億年,延續了約5000萬年。是中生代的第一個紀。它位於二疊紀和侏羅紀之間,海西運動以後,許多地槽轉化為山係,陸地麵積擴大,地台區產生了一些內陸盆地。
這種新的古地理條件導致沉積相及生物界的變化。三疊紀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後現代生物群開始形成的過渡時期。三疊紀早期植物麵貌多為一些耐旱的類型,隨著氣候由半幹熱、幹熱向溫濕轉變,植物趨向繁茂,低丘緩坡則分布有和現代相似的常綠樹,如鬆、蘇鐵等,而盛產於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幾乎全部滅絕。
三疊紀時,脊椎動物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中,槽齒類爬行動物出現,並從它發展出最早的恐龍,三疊紀晚期,蜥臀目和鳥臀目都已有不少種類,恐龍已經是種類繁多的一個類群了,在生態係統占據了重要地位。因此,三疊紀也被稱為“恐龍世代前的黎明”。
與此同時,從獸孔類爬行動物中演化出了最早的哺乳動物—似哺乳爬行動物,但是,在隨後從侏羅紀到白堊紀長達1億多年的漫長歲月裏,這批生不逢時哺乳動物一直生活在以恐龍為主的爬行動物的陰影之下,直到新生代才成為地球的主宰。
第四次物種大滅絕發生在1.85億年前,80%的爬行動物滅絕了。
第五次發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也是為大家所熟知的一次,統治地球達1.6億年的恐龍滅絕了。
前五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主要是由於地質災難和氣候變化造成的。例如,第一次物種大滅絕是由全球氣候變冷造成的,發生在白堊紀末期的那次則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全球生態係統的崩潰。
現在進行之中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我們人類成為罪魁禍首。專家認為,人類是否會列入其中也很難說。有人也不否認,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物種滅絕本是自然規律,比如大熊貓種群目前就處於一種衰退的狀態。
但是,自從人類出現以後,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地球人口不斷地增加,需要的生活資料越來越多,人類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對自然的幹擾越來越多。如此這般,大批的森林、草原、河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公路、農田、水庫……生物的自然棲息地被人類活動的痕跡割裂得支離破碎。
由於生境破壞、環境汙染、現代工業的惡果、迅速的人口增長,致使每天都有幾十種動植物滅絕。也許在隨之而來的幾百萬年內,物種大滅絕為新物種的發展提供了餘地。
現有的物種在不斷走向衰亡,新的物種卻很難產生。
根據化石記錄,每次物種大滅絕之後,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全新的高級類群。恐龍滅絕之後哺乳動物迅速繁衍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生物總是在不斷地進化之中,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生物都是經過漫長年代進化而來的。所以,新物種的產生需要很長時間和大量空間,但是現在到處都在人的管理下,自然環境越來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進化的環境和條件,物種在不斷地自然死亡,卻很難有新的物種產生。
就像虎一樣,如果給它足夠的生存空間,讓它自由地捕獵,它可能還會進化,產生一種類似虎的新物種,但是現在活動的空間有限,它要生存下來都很難了,就不用說進化了。
地球表層,是由動物、植物、微生物等所有有生命的物種和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組成的一個巨大的生物圈,人類也是其中一員。
大量生物在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中消失,卻很難像前五次那樣產生新的物種,地球生態係統遠比想象地脆弱,當它損害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導致人類賴以生存的體係崩潰。
……
以上所述,都是祁景燾閱讀老祁收集那些亂七八糟的研究資料得知的信息,這些信息對於普通人來說了解一下就行,可是,卻讓擁有戒指世界的祁景燾產生一種時不我待的迫切感。
一株植物枯萎,一隻動物死亡,有時並不僅僅意味著單個生命有機體的消失,也許湊巧是整個此類物種的滅絕。
在世界範圍內,生物物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而其中有一些物種已滅絕。到了1681年,渡渡鳥,便在地球上消失了。從1600~1800年間,地球上的鳥類和獸類物種滅絕25種;從1800~1950年地球上的鳥類和獸類物種滅絕了78種。
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冰島大海雀、北美旅鴿、南非斑驢、澳洲袋狼、直隸獼猴、高鼻羚羊、台灣雲豹、華-夏犀牛、南極狼等物種已不複存在。
白鱀豚、蘇門答臘虎、北部白犀牛、。奧裏諾科鱷魚、小嘴狐猴等動物也瀕臨滅絕……
事有輕重緩急,該放下一些俗事,出去轉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