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五龍劍來由(下)
書接上章,母青山迷迷糊糊聽巨人繼續講他知道的故事:
隔了幾日,巫咸天師已經回到自己的住地,記得西王母之命,早早起來,出了巫山最高的頂峰,叫了一個徒兒,駕上祥雲,仔細查看那花瓶兒飄蕩到了何處。
那巫咸天師的坐騎名叫獬豸,傳說是龍的兒子,它身形大者如牛,樣貌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髮,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長有雙翼,能辨曲直,因為只有一隻角,又俗稱獨角獸。
巫咸天師徒兒的坐騎卻是一隻鷹鷲,稱為神鷹。
這個巫師的徒弟兒,是個才收了幾年的雛兒,資質不是太高,學習巫術之法半通不通,卻在端茶送水方面,甚是手勤腳快,又不多言語,巫咸天師倒還歡喜,常帶其出來見見世面,方便他得些小便宜。
師徒二仙四隻金睛掃描了三山五嶽、四海五湖、百江千河,轉了數日,不見那花瓶兒蹤影。正要掃興打道回府,突然,徒兒手指遠方道:「師父,你看那僻遠之處,有數點亮光,莫不是花瓶兒落到地上,已然摔了個稀巴爛。」
巫咸天師正在思想如何回去搪塞精明的西王母,便道:「過去看看。」
到了亮點上邊,早到了武陵山系與大婁山系交集之處的雲頂。
看了一刻功夫,巫咸天師呵呵笑道:「果然如此。我料是花瓶兒落下之時,風伯正發酒風,引起大風,花瓶兒見風就長,越長越大,幸好,是落在這荒涼之地,不然,我在娘娘面前說的話便要擔罪責了。可是,摔得七碎八零,縱是我這老仙家,也哪裡還能復原?」
「那怎麼辦?」徒兒擔心道。
「怎麼辦?涼拌(辦)。」
巫咸天師看著下面的山山水水,突然道:「巧了!」
「有何巧?」
「那花瓶兒落地之處,正是西王母在這方的一處禁神宮。想必,禁閉在裡面的,你的幾個師兄,已然絕命了。」
巫咸天師一點沒有猜錯,這一處西王母的禁神宮乃是一處暗湖,裡面都還設施設備不算齊全,只是在厚地之下,不見天日,有一條長長的暗河與外界相連。犯了事的小仙小神及其同案犯,在叛決之前暫拘於此,有點像當今的拘留所。
闖了大禍的巫姑之子巫奾、仁獸騶吾神剛被押進禁神宮,正在與先前進來的罪犯們相互介紹,那隻五行山水圖御花瓶從昆崙山西王母的花園中落下之後,正遇狂風,見風就在,在風中東飄西盪,過了多日也剛落到人間,正落在禁神宮頂,其八卦外形的底兒砸出一個大窟窿,將禁在裡面的巫奾、仁獸騶吾神以及先前被巫咸天師送到這裡的靈山十巫的徒兒等罪犯被砸死,魂兒飛了出來,轉投到人間去了。那個大窟窿,就是天坑。
徒兒看到天坑,知道師兄們被砸死了,忍不住流下眼淚。
「徒兒啊,你哭什麼。你跟了我幾年,一事無成,不如下去煉幾顆正經的寶丹,然後我有大用。」
「請師父指教。」
「那五行花瓶,落下之後的殘片,正好濺附近的幾座山上,使那幾座山有了五行之數,若取五山之精,可煉成丹。」
徒兒不悅道:「師父又來逛我。」
巫咸天師笑道:「是你自個兒學藝不精,常煉就些不成貨的東西,反要怪我。我哪次逛過你?」
「還說不是逛我?那五座山,金木水火土的位置不成個體統,如何能煉出好丹?」
「說你學藝不精,還要嘴犟!五形位置雖然不正,其性已成。給你十年時間,也就是人間三餘年,去煉成寶丹,準時回來見我。」
徒兒大喜,與師父約好再見時日。
巫咸天師則去西王母,言花瓶兒已經破碎,無有生靈被傷,花種四散,西王母甚是遺憾。
巫咸天師道:「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那花種不過是上等之中的中品,娘娘不必遺憾。」
西王母方才笑道:「罷了,罷了,就讓那些花兒,去做個人間的極品吧。」大神一句話,多年之後,在巴國丹涪水,便幻化出十六位如花的美人(參見本書第13章《竹枝小調警秋夢》)。
再說巫咸天師那徒兒,按低雲端,查遍花瓶兒落地附近的山山水水,卻找不到煉丹的好去處。
下到一座無名山的上空,這山後來被巴人稱為虎這山,遠遠見有一處濤濤林海(註:後來被巴人稱為萬風林海),其中有一塊草平地,喜道:「那裡正好架起式。」
天師徒兒催坐騎神鷹快快降落。
那鷹聽了歡喜,一時著急,一個猛子下去,落地再來一個急剎,巫咸天師徒兒瞬間栽了出去,跌落在一個小草堆上。
巫咸天師徒兒起身,大怒,對那神鷹吼道:「什麼玩意!不想再見到你,給我滾!」
那鷹看他離了師父,便增脾氣,一改往日奴性,真箇發了大脾氣,一時賭氣,竟然真的飛上天空,盤旋一周,離他而去。
徒兒這才明白不是所有的奴僕都像他一樣俯首貼耳,怒罵道:「笑話!沒喝過東風,還沒喝過西風!你以為我自個兒不會駕雲!」
下了草堆,巫咸天師徒兒見這塊平地後面有一幅二十來丈高、三十多丈寬的斷岩層,石壁平整,自言自語道:「這裡可以布圖。」
天師徒兒先向那石壁之上作法,布下一幅煉丹八卦圖形。尚未架起丹爐,突然聽到有聲音:「哎喲!哎喲!」
巫咸天師徒兒暗道:「怎會有人說話?」
喊道:「誰在說話!」
「小老弟啊,你剛才飛撞下來,砸我背上,老夫遭不住了!」
天師徒兒急忙回身過來,他見剛才落地之處的青草動了起來,隨後爬了起來,暗想什麼東西敢在我面前裝怪,好耍了,卻見是一隻巨龜,背上長滿青草,巫咸天師徒兒驚道:「你是誰?」
巨龜道:「老弟啊,你可是忘了我了。多年前,在日和月降落的常陽山舉辦壽星大會,記得巫咸天師也去喝酒為賀,你也在屁股後頭跟了去的。
「當時,我路途太遠,走了數年才到,去遲到了,西海老鱉王已然坐了上席。我便問他當年高壽,他說他已十萬二千歲,我說:『我還差幾日就是十萬六千歲,這上席自然屬我』。想不到他卻說:『你來遲了,就當受罰』。
「我這張老臉當然放不下,便與他爭執起來。他居然把口水濺到我的臉上,我一怒,抬腿就是一腳。就來也是巧,就那一腳,他居然就被踢破了肚子,死了。
「出了這個禍事,西王母一怒之下,將我打到這個地方來受苦。到了這裡,風光倒是十分不錯,就是沒有汪汪大水,又無可聊之物,只好整天里睡覺。只這次一,已睡了數十年,因此背上都長出草來。」
「哦,想起來了。看你鳥頭蛇尾,你老兄難道是杻陽之山上的玄龜大王?」
「正是正是。」
「那孽鷹聽說我要在人間呆上很多年,心中不快,就故意拿我使氣!真箇對不起了!傷得可重?」
老龜道:「不妨事,我這厚殼殼經事。只要來個可以說話的,朝我臉上吐口水都要得。」
「這就好。我不是要踏削你,你當時也不用點心想想,那西海鱉王,是西王母娘娘的親戚,你爬山涉水去跟他爭虛名做什麼?」
「正是正是,恍恍惚惚活了十幾萬年,臨了臨了才想得明白了。」
兩個敘了些陳古八十年的舊事,巫咸天師徒兒道:「這裡有兩條腿走路的嗎?」
「鳥兒多的是。」
「我說的是不能飛的。那東西最好看個稀奇。」
老龜道:「明白了。老弟,你說怪也不怪,聽前輩講,人是從猩猩慢慢變來的,變就變唄,硬是把一身好毛變脫了,還得去找樹葉子來保暖,不嫌麻煩?」
巫咸天師徒兒笑道:「都是聰明誤的事。」
老龜道:這裡,人是沒有。只是常有鳥獸來此覓食,我也難得管他,哪裡不到我背上來歇一歇。」
巫咸天師徒兒想到:「我在此煉丹期間,在人間卻是數千年之久,難免有不少活物來打擾,哪裡能得清凈?」於是道:「這樣說來,卻不是個煉丹的清凈之處。」向巨龜告辭。
巨龜好難得見到個故交,豈忍一時就分別,老淚縱橫。
巫咸天師徒兒安慰道:「老兄不必傷感,待我找到煉丹之處,架起勢,會常來看你。」
老龜道:「我還有最後一問。」
「請講。」
老龜道:「我何時能歸故里?」
巫咸天師徒兒道:「實話對你講,我也不知。」
老龜道:「老夫懂得,天機不可泄露。」
——後來,這隻巨龜,跑到了林雲觀中去,為越國人澹子所收留,現在與蜀國人杜清漣為伴(事見本書第021章《 澹子下天坑》)。
分別之後,巫咸天師徒兒繼續尋找理想的煉丹之所。
這一日,巫咸天師徒兒駕獨木舟游盤瓠湖。
徒兒見湖光山色,碧波蕩漾,又見那湖岸山腰,有一個洞口,信步而進,裡面怪石或立或懸,查看全洞,大喜:「不在此處煉丹,更待何處?」
巫咸天師徒兒便在洞中一塊小平台之上,作起法來,架起丹爐,先就近取了精石,鍛煉起來。不知過了多少日日夜夜,估計那爐中之丹漸漸成就,取出一看,大失所望:「雜質過多。」
天師徒兒將廢丹扔還爐中,閉目總結是哪裡有誤,突然心有所悟:「五行相生相剋,必須五丹同煉,方能陰陽平衡」。
巫咸天師徒兒大喜,取五山中的精石,重新開煉,果然順利。
見大功將成,徒兒想到:「師父常說我悟性不高,須再取五山山頂之精石,煉出五支寶劍來,看你老神仙還有甚不中聽的話說。」
於是又開煉起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