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鐵板木匠> 第891章 典當行

第891章 典當行

  說到超市,就要提到曼哈頓唐人街上的萬昌和德昌超市,還有在法拉盛唐人街上的天米超市和香港超市,那裡的蔬菜既便宜又新鮮,法拉盛的菜會更便宜些,深受大家喜歡,一到周末這裡熱鬧非凡。除此之外,法拉盛還集中了「天朝城超市」、「新天朝超市」、「法拉盛Mall」等很多大型購物商場,這個區域更容易買到天朝北方的食品。


  近十幾年,來自廣東、香港的移民大多喜歡聚居在布魯克林(當地華人稱為「布祿侖」)第八大道,也就是第三唐人街,除了房價相對便宜,最主要的是有很多廣式的大型超市。第八大道的「香港超市」和旁邊的「太湖酒家」成了當地華裔居民周末必去之地。


  紐約唐人街上的交通近年來華人移民到唐人街后,在交通運輸行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他們運營的長途客車每天定時往來於華人比較多的城市,近到費城、波士頓、華盛頓,遠到芝加哥,每一小時一趟。因為車況好、票價便宜,許多米國人也跑到「唐人街」來搭乘。到節假日,乘客隨到隨上,人滿開車,非常方便。


  帶至尊寶和魯小魚領略了一番唐人街里的風景之後,堅叔就帶著至尊寶和魯小魚帶到了當地十分有名的陳記典當行,只見這典當行門口掛著一幅對聯「不求錦上添花,只求雪中送炭」。


  「到地方了,就是這裡了。這是我一個老友開的典當行不會坑人的,有什麼東西你們儘管可以在這裡當,他都能給你們一個公道的價格。不知道你們是要當什麼東西呢?」堅叔向至尊寶和魯小魚詢問道。


  至尊寶從懷中掏出一個他隨手在南楚皇宮皇帝的寢宮床底下找到的一塊玉佩遞給堅叔,讓他先鑒定一下,「就是這東西,堅叔你看能值個幾個錢?」


  堅叔看是玉佩不敢馬虎,這要是不小心掉到地上的話可就全完了,他小心翼翼地接過玉佩正反面都仔細看了看,又舉著透過陽光看了看,最後露出驚奇的表情,隨後又問至尊寶,「這玉佩是哪裡來的,不會是你們家祖傳的吧?」


  「我們家怎麼會有這麼稀罕的東西,這玉佩是我一位國內的朋友托我帶到米國來典當的,他說這裡出價高,要是能當的多一些,還能多給我些利錢,我想著自己也沒有吃虧,於是就答應了他。」


  「哦?這東西是你們的一位朋友的?這也難怪了這玉佩是出自楚國皇家的,尋常百姓家怎麼會有此物,你那位朋友一定也是非富即貴吧?」堅叔將玉佩交還給至尊寶說道。


  哎喲,看來這個堅叔真的是個行家,瞞不過他。一眼就能看出這個是出自楚國皇室的,還好說這東西不是祖傳的是一個朋友的,看來之後說話都要謹言慎行不能被他識破了。


  「堅叔,那這玉佩大概能估個什麼價?」小魚問道。


  堅叔想了想,搖了搖頭說道:「不好說,這玉佩應該說是戰國時期的了,距離現在兩千多年,又是皇室的寶物,價格不菲。我對玉器方面不是很了解還是要請我的老夥計老陳來估個價。我估計這一帶也就他能給你們這玉佩估價了,放在其他地方要麼不敢收,要麼乾脆黑心給個低價收了去。」


  聽堅叔的口氣,至尊寶就猜到這個玉佩的價格絕非是小數目了,心中一喜,看來這楚國的寶物在現代還是很有行情的嘛!

  走進這典當行發現這裡門可羅雀並沒有什麼生意顯得有些冷清,不過其中點著的熏香卻是給人一種寧靜安詳的感覺。所以說這典當行和賣古董的都是一樣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


  典當亦稱「當鋪」或「押店」。是舊天朝以收取物品作抵押,發放高利貸的一種機構。天朝歷代典當名目繁多,有稱「質庫」、「解庫」、「典鋪」、「長生庫」等等。我國最早的典當業出現於南北朝。舊時天朝典當多以收取衣物等動產作為抵押品,按借款人提供的質押品價值打折扣,貸放現款,定期收回本金和利息。到期不能贖取,質押品由當鋪沒收,也有的典當可用不動產作質押品。


  典當業是人類最古老的行業之一,堪稱現代金融業的鼻祖,是抵押銀行的前身。天朝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典當活動並形成典當業的國家之一。經考證,天朝的典當業萌芽於東西兩漢,肇始於南朝佛寺長生庫,入俗於唐五代市井,立行於南北宋朝,興盛於明清兩季,衰落於清末民初,被取締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而復興於當代改革開放,經歷了1600多年的歷史沉浮。


  清代典當業活動範圍由城市伸入農村,成為遍布全國城鄉的重要借貸組織。康熙時,據稅收資料估計,全國


  至少有典當二萬餘家。乾隆時,北京城內外有官民開設的大小當鋪共六七百家。鴉片戰爭后,由於城鄉人民生計日益貧困,典當業出現典、當、質、按、押不同等級的劃分。


  最大的是典鋪,資本較多,贖當期較長,利息較輕,接受不動產和動產抵押,對押款額不加限制;當鋪只接受動產抵押,押款定有限額;再次為質鋪(山西、安徽稱質,廣東、福建則稱按);押店最小,贖當期最短,利息也最高。由於清政府所征當稅、帖捐不斷增加,視營業規模大小而多寡不等的各項攤派日益繁多,商人為減輕負擔,並擺脫典當行會業規的限制,後來新設典當多稱質鋪或押店,原有典當也有改稱押店的,各類界限已難區分。


  典當業集中體現了官僚、地主、商人三位一體的高利貸資本的活動。官款存放生息曾是這種高利貸活動的有力支柱;一般當鋪還可自己簽發銀票、錢票,作為信用工具,因而其貸出金額(俗稱「架本」)遠遠超過自有資本。後來,官銀錢號開設,票號、錢莊業務發達,官額存放減少,則依靠票號、錢莊轉手借貸的支持,原有典鋪、當鋪逐漸衰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