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400章 穆之來信

第400章 穆之來信

  p

  當劉穆之與吳郡太守袁山松協商合作事宜時,其書信已以八百里加急方式送達姑臧。


  衛朔打開書信一瞧,立即被裡面內容給震驚了。


  從內心深處來講,他自然是希望北魏大敗,最好是慕容垂成功擒殺拓跋珪。


  不過,據參軍司推演,此次魏燕大戰,後燕很有可能將再次遭受重創。


  好在眾幕僚一致認為,後燕雖將大敗,卻還不至於一戰滅國,頂多在戰略上轉攻為守。


  只要後燕不亡,北魏一時半會兒也無法將勢力深入河北,有利於河西從中漁利。


  可眼下司馬元顯忽然要推動北伐,還打算拉河西上戰車,無疑徹底擾亂河西原有謀算。


  原本後燕應付一個北魏已頗感吃力,連慕容垂都不得不豁出老命來。


  假若再來一次『聯合討燕』,後燕不亡也得亡。


  一旦後燕過早滅亡,將讓北魏坐收漁利,對河西大大不利。


  可若是拒絕朝廷,顯然影響雙方關係,萬一南朝掐斷物資供應,難不成仍流民喝西北風?

  正當衛朔左右為難時,宋繇、崔浩兩人走了進來。


  看到兩位心腹到來,衛朔臉上擠出一絲笑容。


  「體業、伯淵,你們來了,請坐。」


  宋、崔二人相互對視一眼,搞不清又發生了什麼事,惹得大都護心事重重。


  兩人依言坐在下首,察言觀色了片刻,裝作關切樣子問:「主公臉色難看,莫非有什麼心事難以決斷?」


  衛朔煩惱地點點頭,算是做了回答。


  崔浩聞言眸子動了幾下,也不繞彎子,直截了當地問:「不知是何事?還請主公明言。」


  衛朔一直把宋繇、崔浩當成心腹,自然不會對他倆藏著掖著。


  「剛剛接到道和書信,信中提到了一件事,讓朔頗為為難。」


  說著將書信遞到崔浩手上,衛朔面色凝重地問:「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


  「嘶!的確不好辦。」崔浩看完書信后,不由倒抽一口冷氣。


  「若是河西、南朝、北魏一起發力,哪怕慕容垂再用兵如神,後燕也難逃覆亡。」


  「可關鍵是後燕滅亡后怎麼辦?萬一北魏趁機南下,晉軍守不守得住河北?」


  「須知,今夏河西爆發蝗災已是板上釘釘,僅靠南朝很難擋住魏軍鐵騎。」


  看過劉穆之書信,崔浩極力反對河西出兵配合南朝北伐。


  在他看來,目前河西最佳策略應是靜觀其變,甚至暗中還應給後燕一定支持。


  最起碼不能讓後燕一戰滅亡,讓後燕繼續充當河西與北魏間緩衝勢力。


  因為,一旦後燕滅亡,河西將直面更加強大的北魏,邊防壓力將大增。


  「伯淵所言,固然在理!」


  「然道和已信中講得分明,若河西不配合朝廷出兵,司馬道子將阻撓河西購糧。」


  「會稽王勢力龐大,他若從中作梗,那……」


  「哼!可惡至極。」


  崔浩忍不住低聲罵道:「司馬道子光為自家著想,一點兒也不考慮天下大勢。」


  「他也不想想,面對即將爆發的天災,河西又能拿出多少精力去應付河北變局?」


  「萬一讓北魏趁勢席捲河北,靠誰擋住鮮卑鐵騎?靠早已今非昔比的北府兵么?」


  「指不定到時南朝軍隊跑得比兔子還快,把河北丟給北魏。」


  「如此一來,河西多年來對胡虜積累下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在崔浩一連串質問聲中,衛朔、宋繇兩人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主公,崔大人所言甚是,今年河西根本無力對外干涉。」


  「若強行配合朝廷北伐,即便滅亡了後燕,收復了河北,不過是為北魏做了嫁衣,在戰略上是徹底的失敗。」


  「唉,你們所言,朔何嘗不知?然事已至此,河西敢拒絕司馬道子要求么?」


  衛朔當然曉得今年河西不宜出兵,不是打不下、滅不掉後燕,而是留著後燕比滅亡對方對河西更有利。


  然而,若不尊從司馬道子之意,河西將面臨朝廷全面打壓,甚至有與晉室斷交之危。


  到時河西南有晉室,東有北魏,恐又是一個三國對峙局面。


  再者,沒有江東糧食輸入,河西又該如何渡過天災?

  想到這裡,衛朔搖搖頭,面色艱難地道:「眼下朔心裡也很矛盾,但河西別無選擇,只能響應朝廷北伐。」


  「不然,若拒絕朝廷要求,那司馬道子定然不會善罷甘休。」


  「萬一司馬道子下令封鎖邊境,不使一粒糧食流入河西,河西又該上哪兒去弄糧食?」


  「朔以為,當前河西還需仰仗江東,暫時不該與朝廷交惡。」


  「接下來還請兩位仔細琢磨一下,看看有什麼辦法,能讓將來避免遭受重大損失。」


  崔浩、宋繇聞言陷入沉思,過了一會兒,只見宋繇捋著濃密的長須,沉聲道:「既然朝廷北伐已不可阻擋,那河西只有順勢而為,儘力讓朝廷勢力變強,惟其如此方能遏制北魏。」


  「順勢而為?讓朝廷變強?」


  「環顧當今天下,除了本都護與慕容垂外,還有誰可堪與拓跋珪一戰?」


  「哈哈哈,主公此言差矣,漏掉了南朝一重要人物。」


  「若得此人鎮守河北,說不定有望替河西擋住北魏。」


  「莫非體業指的是劉裕?」


  「正是此人,當初也是劉裕解了徐州之危。」


  「此人雄毅果斷,乃南朝第一豪傑。」


  「他麾下新軍戰力強悍,足以在後燕滅亡后,替河西擋住北魏兵鋒。」


  「劉裕……嗯,他倒是能力不凡,只是……」衛朔猶豫道。


  「主公擔心他尾大不掉?」


  「然也!」


  「哈哈哈,主公無需為此擔心。」


  「那劉裕根基在江東,臣料定劉裕不會久居北地,一定會在恰當時機返回江東。」


  「河西幫劉裕,不過是利用其威名,以遏制北魏擴張,防止後燕滅亡后,河北落入北魏手中。」


  「等將來劉裕返回江東,主公便可打著晉室旗號,輕易接受劉裕在北地的勢力。」


  宋繇提出的建議,讓衛朔一下子想到了歷史上劉裕北伐,與當今形勢十分相似。


  當時劉裕一路勢如破竹般消滅了後秦,可後來因為後方變故,不得不放棄關中返回。


  結果劉裕辛辛苦苦消滅了後秦,卻最終便宜了赫連勃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