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南北朝之徵伐天下> 第556章 東南大變(上)

第556章 東南大變(上)

  p

  進入十一月,東南形勢終於迎來大轉折。


  當初謝琰被害,龍驤將軍劉裕成了朝廷穩定東南局勢之唯一依靠。


  情勢危機下,朝廷不得不下旨讓劉裕督領東南軍事大權。


  劉裕也不負朝廷期望,不僅頂住了叛軍反撲,還一舉收復上虞、句章、餘姚等縣。


  與劉牢之、謝琰不同,劉裕頭腦始終保持冷靜,不管天師道如何誘敵深入,他一直不為所動。


  在佔據會稽東北諸城后,他開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由於天師道肆虐,當地世家、豪強早沒了蹤影。


  以至於劉裕只用不到半月,便成功站穩腳跟,接下來他繼續穩紮穩打。


  為防叛軍過來劫掠,他動員全體兵民,拆掉城外房屋,將百姓悉數遷入城內,實行堅壁清野。


  同時,他還組織民力,拓寬、加高、築固各地城池。


  憑藉赫赫戰功,以及非凡能力與謀略,讓劉裕贏得文武眾將、東南百姓真心擁戴。


  謝暉、索承明、向靖、孟懷玉、檀憑之、孟龍符、劉懷肅、虞丘進、臧喜、劉道鄰、丁旿、趙倫之、魏詠之、劉鍾等一眾文武大才悉數來投。


  一時之間,劉裕麾下頗有一番謀臣如雨、將士如雲之盛世景象。


  而劉裕日益坐大,無疑成了天師道心腹之患。


  雖然宗教確實很能蠱惑人心,但與實際利益誘惑相比起來,還差一籌。


  劉裕在句章、餘姚所作所為已威脅到天師道生死存亡,讓孫泰再也無法坐視下去。


  十月初,孫泰于山陰發兵,以孫恩主將、盧循為副將,統領十萬大軍進攻句章。


  天師道上下誓要將劉裕趕下大海,以收復整個會稽郡。


  面對天師道來勢洶洶,劉裕不慌不忙、沉著應對,做好了迎敵準備。


  ……


  這天,像往常一樣,劉裕親自帶人巡視城防。


  其高大身影不論走到哪裡,都那麼引人矚目。


  作為貼身侍衛,壯士丁旿緊緊跟在劉裕身後,須臾不離。


  當巡視接近尾聲時,忽見城西塵土大起。


  劉裕舉目觀望,只見十萬叛軍正向句章席捲而來。


  望著城外黑壓壓一片叛軍,劉裕臉色微變。


  「丁旿,快去通知大家準備迎敵。」


  丁旿不敢怠慢,急忙去通知其餘眾將。


  這時,孫恩打馬來到句章城下,揚鞭指著城上劉裕。


  「小兒劉裕,貧道今領兵十萬而來,句章乃區區彈丸之城,勢難固守。」


  「你若頑抗,待日後打破城池,勢必人頭不保。」」


  「不若你開城投降,屆時貧道向天師求情,不但放你一條生路,還保你做長生國的大將軍,如何?」


  面對孫恩大言不慚,劉裕嗤之以鼻,根本不屑理會對方。


  即使去投靠桓玄那個花花公子,他也不可能給一幫神棍打下手。


  在劉裕眼中,孫泰叔侄無疑最是可惡。


  他們利用百姓愚昧無知,來實現自家野心。


  孫恩喊了半天話,卻不見城頭有任何回應,讓他不由惱羞成怒,當即下令大軍攻城。


  面對叛軍蜂擁而來,句章守軍不慌不忙。


  他們在劉裕指揮下,開始用弓箭、滾木、擂石有條不紊地進行反擊。


  不斷有士卒中箭從梯上跌下,也不時有士卒被滾木擂石砸中。


  一時之間,戰場上慘叫聲不絕於耳。


  雖說叛軍有十萬之眾,但其中真正精銳卻不足兩萬餘人,其餘大多是臨時強征來的青壯。


  並非孫泰輕視劉裕,而是他已抽不出更多精銳,因為其餘精銳已被徐道覆帶去嶺南。


  正是如此,逼得孫泰只能靠數量來對付劉裕。


  不過,從戰場形勢來看,天師道上下顯然低估了劉裕。


  在守軍拚死反擊下,那些被強征來的青壯根本不是對手。


  剛交戰不久,便有一些叛軍被守軍強悍戰力嚇破膽,想轉身往後跑。


  殊料,他們剛退出幾步,就被後面負責督戰的狂熱信徒斬殺。


  只見那些狂熱信徒提刀來回縱馬飛奔,不斷大喊大叫,逼著叛軍再次殺向牆頭。


  城頭上,當劉裕看到這一幕時,不由眉頭緊皺,暗暗唏噓:這哪是攻城?明明是逼人自殺嘛!

  但孫恩狠毒,對其而言,除狂熱信徒外,他根本不在意普通人性命。


  另外,他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在兵法謀略、武功騎射方面,都比不上劉裕。


  但攻城戰有時靠的不僅僅是戰略戰術,更多時候是看兵力多寡。


  如今孫恩不計傷亡拚死攻城,正是要利用己方兵力雄厚來消耗守軍實力。


  等守軍被消耗殆盡、體力不支時,他便有了可乘之機。


  不過,劉裕又豈是那麼容易對付?


  早在數日前,劉裕便已料到天師道會大舉進犯,因此他早早有了布置。


  劉裕本人領少數精銳坐鎮句章,引誘叛軍主力來攻。


  其餘大隊人馬分別交由劉道鄰、檀憑之、高雅之、劉敬宣等將統領,早已埋伏在外圍。


  只等時機成熟,伏兵四處,與城內守軍裡應外合,一舉消滅來犯叛軍。


  在劉裕沉著應對下,叛軍在句章碰了個頭破血流。


  十萬叛軍血戰數日,竟不得寸進。


  一連數日叛軍都是四面同時攻城,雖然看起來聲勢浩大,但收效甚微。


  每次都演變成一場慘烈大戰,雖然偶爾會有幾個叛軍成功躍上城牆,但很快便被守軍殺死。


  數日下來,叛軍陣亡竟高達一萬多人,而城內守軍死傷卻還不到一千。


  如此持續數日,叛軍終於堅持不住,不得不草草結束第一波攻勢。


  ……


  孫恩初戰失利,加上軍士死傷慘重,讓他懊惱不已。


  當晚,熄營后,他一人坐在帳里喝悶酒。


  忽然,盧循掀開門帘,從外施施然走了進來。


  「嘖嘖!靈秀果然在喝悶酒。」


  「他奶奶的,真是邪門兒啦!」


  「怎麼一碰到劉裕,老子便束手束腳。」孫恩煩惱道。


  盧循瞥了孫恩一眼,眼底不屑一閃而過。


  他一向以文人雅士自詡,嚮往得是謝安那種談笑破敵,很是瞧不上孫恩這種『莽夫』。


  但眼下他與孫恩乃一根繩上螞蚱,也顧不了與對方計較什麼。


  「靈秀務憂,某有一計可破劉裕。」


  「你有何計策?」


  「既然正面攻不下句章,我們可以採取其他辦法嘛。」


  「明天你只需如此如此,我保你一定能拿下句章。」


  「哈哈哈,妹夫,還是你有一套。」


  得了盧循獻計,孫恩精神大振。


  他用拳錘案幾發誓道:「不破句章,誓不罷休。」


  ……


  翌日,叛軍再次對句章發動猛攻。


  不知怎的,雖然敵人攻勢看上去與往日沒啥不同,但劉裕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這時,索承明來到劉裕身邊,提醒道:「主公,敵人雖然正面攻不下句章,但我們得小心提防孫恩暗中使壞。」


  「多謝先生提醒,裕省得了。」


  當下劉裕吩咐下去,命守軍加強戒備,務必不給敵人任何可乘之機。


  到了午時,果然有了新發現,原來天師道想要挖地道攻城。


  破了敵人奸計,劉裕頓時放下心來,開始指揮部下進行反擊。


  如此一攻一守,計有半月有餘,句章城始終巍然屹立,巋然不動。


  反倒是天師道叛軍頓兵城下,死傷慘重,士氣日益低落。


  隨著一輪又一輪攻擊失敗,使得城下叛軍屍體堆積如山。


  站在城下,孫恩、盧循兩人面露苦澀,原以為憑藉十萬大軍,能一舉蕩平句章。


  殊料,劉裕驍勇善戰、智計百出,讓叛軍數次進攻化為泡影。


  最後,孫恩苦無良策,不得不與盧循商議退兵。


  「劉裕防守嚴密,句章不僅沒有攻下,反而死了許多兄弟。」


  「有他守在句章,我們怕是攻不下了,目前只有撤圍一條路可走。」


  「這樣吧,明天我們試著攻一次,若還拿不下句章,再撤軍也不遲。」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