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孔家異動
p
三月以來,雍王步步為營,不斷侵害世家利益。
走投無路之下,一股暗流正以魯郡孔家、譙郡夏侯家為核心,悄然形成。
某天夜晚,曲阜城內孔家大宅子里燈火通明,府門前停滿了馬車。
府內,來自譙郡、魯郡、沛國等地數十位世家豪強家主齊聚一堂。
自從雍王駕臨洛陽,世家地位一日不如一日,又因河西嚴密監視,很少再見世家豪族聚在一起。
所有人都到齊后,孔家家主孔嶷雙手虛按,示意眾人安靜。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來,是要跟大家商議一件大事。」
「眾所周知,眼下雍王步步緊逼。」
「老夫也不瞞大家,前些日子雍王又派了人過來。」
「要求孔家帶頭獻出田地、解散部曲,並在魯郡推行均田制。」
孔嶷話音剛落,大廳內頓時炸開了鍋,各種叫罵聲衝天而起。
「雍王欺人太甚~!」
「我等迎他入中原,不說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沒想到他剛來就翻臉不認人,要拿我等世家開刀。」
「什麼英明神武?!我呸!老夫看是暴虐成性才對。」
「從古至今,有哪個王侯將相像河西上下那樣,專與公卿世族為敵?!」
「老夫早提醒過,當初就不該讓河西軍東出。」
眾人七嘴八舌,憤怒異常,紛紛出言譴責衛朔。
直到一盞茶功夫,眾人才又安靜下來。
「大家安靜一下,聽老夫說。」
「今天把眾人找來,便是要商議一下今後的路該怎麼走。」
「爾等是願意像滎陽鄭氏那樣甘做雍王門下走狗,還是願為了家族利益誓死一搏?」
「若大家願苟且偷生,老夫當立即向洛陽臣服,請雍王派人過來清丈土地。」
面對孔嶷相問,現場陷入沉默,誰也沒有冒然吭聲。
別看剛才大家嚷嚷地嗓門挺大,其實也沒多少膽子敢與河西直接作對。
畢竟如今雍王如日中天,要跟其作對,定然需要巨大勇氣。
正在這時,夏侯翎接到孔嶷示意,立即站了出來。
「哼!老夫寧願死於刀槍下,也不願再像現在這樣憋屈地活下去。。」
「那雍王心思著實歹毒,今日便是奪我等田產,誰知明日還有什麼算計?」
「與其將來束手待斃,不如今日放手一搏。」
「可……可雍王勢大,我等拿什麼與之對抗?」有人底氣不足地問。
忽然門口有人冷哼道:「若是加上本將軍呢?」
眾人循聲回頭一瞧,只見一雄武大漢在兩名心腹陪同下進了大堂。
有相識之人認出了來人面目,登時激動地站起身來。
卻見那大漢走到中間,向眾人拱手道:「在下劉裕,冒昧來訪,請各家主見諒。」
這句話頓令現場一片嘩然,眾人不敢相信來人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劉裕。
劉裕固然不如雍王盛名在外,但也是當今豪雄之一,尤其在江東赫赫有名。
忽然之間,眾家主覺得頭頂烏雲散盡,眼前似乎一片光明。
大家紛紛上前奉承劉裕,把劉裕誇成了一朵花兒。
可眾人哪裡知道,別看劉裕面上帶著笑容,其中心底卻冷笑不已。
孔嶷、夏侯翎兩人見眾人士氣高漲,不由覺得將劉裕請來十分英明。
原來早在聚會前,兩人擔心眾人不敢跟河西作對,遂邀請劉裕來參加聚會。
而劉裕早打定主意要從世家身上砍下一刀,遂欣然應邀。
不要說劉裕陰險,實在是他壓根兒不看好孔家、夏侯家作亂。
與其螳臂擋車得罪雍王,不如藉機為自己謀點兒好處。
要知道這些世家各個富得流油,只要能得到一點好處,足以讓劉裕解決大問題。
孔嶷把劉裕讓到右首位上,又樂呵呵地掃了眾人一眼,躊躇滿志道:「怎樣?這下大家總沒疑問了吧?」
接下來,沛魯譙三地世家豪強迅速結成同盟,密謀反抗河西。
眾人決定將家中部曲秘密向徐州集結,暫交由徐州牧劉裕負責整訓。
等時機成熟,三地世家將對外發布檄文,以雍王迫害世家為名,起兵舉義。
原本眾世家想擁立劉裕為盟主,但劉裕卻以己身出身寒門、威望不足為由堅決辭去。
不得已,眾人只好奉孔嶷為盟主、夏侯翎為副盟主,準備誓師討伐河西。
數日後,劉裕帶著大批青壯、錢財離開了曲阜,前往彭城。
回彭城途中,魏詠之回身看了眼滿載財貨的馬車,不禁對此次曲阜之行甚是滿意。
「主公,您這一次曲阜之行收穫可真大。」
「不僅弄回來不少青壯,還白得無數糧草、財寶。」
「如此一來不光訓練水師有了本錢,連支持朝廷北伐所需也有了著落。」
「呵呵,世家錢財來路不正,不拿白不拿。」
「不顧,此事剛剛拉開序幕,你我切不可大意,以免走漏風聲。」
「屬下明白。」
「只是雍王那邊主公打算怎麼去說?」
「過兩日,某將以商討北伐為由去洛陽拜見雍王,到時再說。」
……
當劉裕收穫滿滿地離開曲阜時,洛陽也接到了斥候緊急回報。
傍晚時分,崔浩急匆匆來到宮中,碰見衛朔正帶人整理公文。
衛朔聽到殿外腳步聲,抬頭正好看到崔浩進來。
他看對方面色惶急,不由笑問:「莫非又是哪裡爆發了叛亂?」
自從河西推行均田制以來,中原各地叛亂此起彼伏。
那些是家豪強、流民渠帥、佛門寺院為了不讓河西清丈土地,採取了各種手段。
其中爆發最頻繁者當屬聚眾騷亂,有時衛朔一天能接到三五次消息。
但顯然這一次衛朔猜錯了,卻見崔浩搖搖頭道:「是也不是!」
衛朔放下手中文件,將其交給秘書郎們整理,走到崔浩面前問:「何為是也不是?」
「近來斥候不斷回報,稱沛魯譙三地世家豪強頻頻在曲阜孔家密會。」
「臣剛剛接到密報,連徐州牧劉裕也現身於曲阜,並與一眾世家密議數日後離開。」
聞言衛朔眉頭皺成一團,他感到有點不可理解。
如果說世家聚眾謀亂並不讓他意外,但劉裕牽扯其中卻讓他感到震驚。
以他對劉裕的了解,他不應該如此不智。
「劉裕怎會跟世家攪和在一起?不應該啊!」
崔浩也感嘆道:「具體如何,臣也不得而知!」
「以劉裕之智竟也捲入世家陰謀,真殊為不智也。」
衛朔冷笑一聲道:「不管對方是誰,只要敢與河西為敵,一律不能放過。」
「主公,需要提前派人警告一下劉裕嗎?」
「如果能說服劉裕置身事外,無疑對未來平叛大為有利。」
衛朔負手走到窗前,久久凝視著西面晚霞。
過了許久,他才緩緩開口道:「先不要打草驚蛇,繼續暗中監視他們。」
「孤始終不大相信劉裕會如此不智,說不定其中有內情,再等等看!」
「怕就怕讓劉裕藉機坐大,影響中原大局。」
「不會!在孤與桓玄鬧翻之前,劉裕絕不敢得罪河西,不然他定然吃不了兜著走。」
說到這兒,衛朔回頭對崔浩笑道:「算了,先不說這些!」
「剛剛從關中傳來喜訊,買德已徹底平定了蜀地,前蜀王譙縱已向河西投誠。」
「真的?如此一來則蜀中無憂矣,南中也將指日可下。」
「哈哈哈,伯淵睿智,南中業已平定啦。」
等崔浩看過從關中轉來的軍報,他這才知曉王買德已收復了南中七郡,頓時興奮起來。
南中雖是蠻夷荒僻之地,但在諸葛丞相設郡縣治理以來,已被中原王朝視作自家地盤。
「主公,請立即對南中實施改土歸流,以徹底穩定南中七郡。」
「嗯,伯淵所言甚是!」
「孤已行文內閣,讓體業、仲玄等人統籌歸化南中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