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魏始皇> 62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62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直到從前往信陵的前一天傍晚,無忌才找到機會,去問龐煖為何忽然改變心意,答應為他效力。


  龐煖促狹地笑了笑,告訴無忌原因有三。


  「你的驃騎營的確很有特色,也有潛力,有希望成為一支強大的騎兵,這是其一。」


  「其二呢?」


  「其二,我一直對你很好奇,想看看你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對我好奇?」


  「從去年你加冠之後,搞出那麼多的事情,早就引起了我的注意。當初我答應孟嘗君率兩千騎為先遣,去救援陶邑,也是存了觀察你的想法。」


  聽到這裡,無忌頓時有一種被人窺視的感覺。原來龐煖很早就注意到自己了?


  「那個時候我就發現,你雖然膽魄過人,奇策百出,但機變有餘、謹慎不足,而且有些分不清輕重,做事情親力親為,不懂得馭人之術。」


  聽龐煖舊事重提,無忌知道他說的是自己以身犯險、親自堅守陶邑一事。


  陶邑之戰結束已經有數月的時間,但回想起來,那幾日的情境似乎仍歷歷在目。若非是有田夕的拚死保護,有須賈、范雎為他奔走遊說,他一定已經早早地戰死了。


  「先生教訓的是。」


  「不過,這都是小事情,無足輕重的小事。」


  「這些都是小事,那什麼是大事?」


  「上次你說想要做管仲、吳起,出將入相,中興魏國,我能把它當做真話嗎?」


  這次,無忌想了想道:「我的志向雖然不止於此,但中興魏國的心愿,當然也確鑿無疑。」


  「你可知道,這很難。」


  「知道。」


  「你可能會死。你可能死在戰場上,或者是死在自己人的背叛上,又或者根本沒有機會去掌握權力,落得個鬱郁一生的下場。」


  「可是人活一世,總是要做點什麼。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但正因我對現實的不滿,讓我想要改變它。這個世界對人們來說,始終是殘酷的,但人在活著的時候若是不能發出不甘的嘶吼,難道要等到死之後嗎?我對這個世界的憤怒,便是我的自由意志,是我所秉持的大義。


  「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好!好一個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好一個人活一世,總是要做點什麼。我答應為公子效力的第三個原因,就是你這種未達目標,縱死不悔的意志了。」


  龐煖對無忌大加讚賞,讓無忌覺得有些難為情。


  解答了這個疑惑之後,兩人又聊了一會驃騎營的訓練,無忌便告辭了。


  待無忌走後,龐煖才輕輕笑了笑,從懷中取出一份帛書來,自言自語地道:


  「荀卿啊荀卿,你特意傳書過來,讓我盯緊鬼王,也許是多此一舉了。魏無忌實在是異於常人,真不像是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小孩子,若他能成功……這天,或許就要變啦。」


  他說著說著,就把那份帛書湊到油燈的火焰上,火舌頓時順著布帛蔓延開來,很快就把那份書信燒成兩片散發著焦臭的灰燼。


  到了十月初一這天,無忌謝絕了所有的餞別宴,帶著隊伍從大梁東門出發,前往自己的封地信陵。


  他打算渡過鴻溝之後,沿著濉水北岸一路往東南方向,按照日行三十里的速度,他們大約需要六七天的時間便可抵達信陵。


  剛出城的時候,無忌刻意放慢了速度。


  他讓隊伍走得很慢,是因為心中仍然存有奢望。


  但一路上並未發現什麼特殊的,至少在無忌看來,沒什麼值得讓他停下來的人或事。


  直到午時將盡,他們才出城十里,來到鴻溝西岸。


  無忌轉身回望大梁的方向,縱使極目遠眺,亦未能從大道上看到想看到的事物,終於垂下頭來,揮手示意眾人開始渡河。


  鴻溝溝通大河、淮水兩大水系,流量充沛,即便是到了枯水期,水面仍然有十餘丈寬闊。


  大大小小的渡船往返於兩岸的碼頭,將一批又一批的魏軍士兵和輜重運送過岸。


  首先渡河的是無忌麾下的兩千步卒、八百騎士。無忌雖是已經有權組建三千人的驃騎營和一萬人的主戰部隊,但此時的軍制仍是以徵兵製為主,少有職業軍人。這兩千多人還是魏王特意指揮了大梁將軍,從不多的魏軍常備中揀練而來。至於剩下那萬人的缺口,就需要無忌到達信陵之後,自行徵發了。


  待那兩千多隨行兵將渡河之後,便是信陵君府的人了。包括無忌這些天里招攬的二三十名門客,侍女、僕人,魏王賞賜的金銀財帛,都裝在了一艘大船里。


  無忌最後一個登船,在上船的時候,仍然是不是地回望西方,但他看得越多,便愈是失望。


  ——西邊沒有人過來。


  「開船!」


  船公、舵手和槳手紛紛行動起來,大船緩緩掉頭,往對岸靠去。


  靠上東岸的碼頭之後,無忌磨磨唧唧的,又是最後一個下船,但他下船之後,卻是在碼頭上駐足良久。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無忌的心也漸漸沉入了谷底。


  身後的阿大不忍地道:「公子,走吧。」


  「嗯。」


  無忌隨口答應,雙腳卻仍似生根一樣地釘在原地。


  又這麼等了有半個時辰,無忌終於死心,轉身邁開步子,腳步竟有些踉蹌。


  他一邊走,一邊喃喃自語:

  「棄我去者……今日之日……」


  哪知才走了不到百步,旁邊的北郭惇忽然道:「公子,我們身後似乎有人在喊?」


  這話才一說完,無忌霍得轉過身去,望見鴻溝的西岸有數騎快馬,拖著長長的煙塵,往鴻溝碼頭疾奔而來。


  在望見那個一身白衣的騎士后,無忌立刻調轉馬頭,返回碼頭,高喊道:

  「阿蘿!」


  是田夕,她終於來了!

  幾乎只是眨眼的功夫,無忌已經和田夕各自站立在河岸邊的碼頭上,隔著寬闊的鴻溝對望著了。


  無忌有很多話想說,有很多的心情想要告訴她,可是到了這個時候,反而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此去信陵,名義上是經營封地,實則是被排擠出了大梁城,相當於流放。


  無忌不知道自己要在信陵待多久,不知道自己這一去,還有多少機會能與田夕見面。


  隔著二十餘丈的距離,無忌也看不清田夕的表情,只是聽她忽然唱起了歌。


  他還是第一次聽田夕唱歌。


  田夕的歌聲很嘹亮,隔著寬闊的水面,就像是水面上抖動的光線和波紋一樣搖搖晃晃地飄了過來: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無忌很快就聽出了田夕是在唱什麼,聽得他鼻子一酸,幾乎要墮下淚來。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田夕唱的是「詩經·秦風·」中的一首歌謠。


  這是一支情歌,說的是一對戀人互相愛慕,卻被一水阻隔,難以相會的故事。


  田夕的歌聲婉轉動人,聽得兩岸的人們都安靜下來,停止了手中的動作。


  北風呼嘯,卻未能吞噬田夕的歌聲。


  無忌不會唱詩經里的歌謠,但他會喊。


  他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放生高呼:


  「阿蘿——等我回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