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脈絡
巴格爾啞然苦笑,原來這才是浮士德真正的目的,當真是給帝國一個好大的耳光啊,他雖然隱約的察覺到了另一個更大的棋盤,但是心中卻無驚喜之意,有什麼好歡喜的呢?
自己竟然到現在才發現這點,最可悲的是,發現了又能如何,他難道還能去做些什麼么?巴格爾啞然,管家卻焦急的原地轉起了圈圈「怎麼可能,他怎麼可能被殺呢?」
巴格爾搖了搖頭「多方合力的成果,其中有浮士德插手」
管家一口斷定道「不可能的,浮士德拿他沒有辦法」
巴格爾見管家如此斷定,不由得好奇了起來「這有什麼不可能,他們四人並駕齊驅,有心算無心之下」
管家打斷了巴格爾的話,說道「大人,你不是我們那輩的對潘鳳了解不多,潘鳳成名時應該追溯到120年前,那時候的他曾自創百家姓,周旋挑戰了整個帝國的武道,近乎以一人之力將天下武道演化出來,而浮士德只不過是一個賣弄戲法的,兩人根本沒有可比性」
「賣弄戲法的?」見巴格爾疑惑出聲,管家解釋道「浮士德自號文字的魔法使,實則戰績聊聊,他之所以被評價為最頂層的四人之一,僅僅是因為沒有明面上的敗績」
巴格爾更加疑惑了,光是沒有被打敗就會被評價為最頂層的人,開玩笑吧,管家越發的苦惱了,似乎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比較難以解釋,我對於巫術的了解不算太多,只知道以成就來說,他很了不起,比如說他有一項本領,那就是只在想出現的時候出現,只被想被看見的人看見」
「既然如此」巴格爾不知道該如何說下去了,總覺得管家的話里語病不少啊,管家嘆氣道「浮士德本人也許很了不起,但不談作為剋星的梅林,便是潘鳳在沒成為太陽之前就擊敗過浮士德,若是一般人可能會年老體衰,但是潘鳳自演百家姓,只要未死,隨時都可以演化出自己的武道化身」
巴格爾沒有在意他話中對潘鳳的推崇,而是注意起另一件事,畢竟他對潘鳳的了解甚少,唯一見對方施展武力的時候,對方也快掛了「梅林是他的剋星?」
「嗯,浮士德雖然神秘,但是那只是因為他不露面而已,梅林不同,他是知道所有事情的人,如果將所有修鍊占星術的巫師劃分一個等級的話,那麼梅林絕對是另外一個等級的存在」
巴格爾頓時明白了對方話里的意思,再聯想到王后的話「什麼都知道,所以做什麼都不奇怪,只會出現在想出現的時候,原來如此,只要出現就一定知道么」
巴格爾細細品味管家的話,突然發現了一件事,對方並沒有提及所羅門,而且對方似乎對這四人的了解比王后還要多「你怎麼知道這麼多,還有所羅門為什麼會成為四人之一?」
「耀日的潘鳳,藍月的梅林,紅月的浮士德,群星的所羅門,他們四人其實都算大名鼎鼎,只是那都是上上上個世代的事情了,我這個老傢伙自然知道的」管家的解釋並沒有讓巴格爾信服,因為如果真的是那麼簡單,那不可能王后都不知道,不過對方既然不說,巴格爾也不好追問了。
管家繼續解說道「這四人雖然並駕齊驅,但實則各有擅長,如果說浮士德是故作神秘,那麼梅林則是真正的深不可測,如果要以我來排名的話,四人中梅林第一,當然,如果單以戰力來說,單挑最強的應該是潘鳳,全面能力最強的應該是所羅門,至於浮士德」
管家輕笑的搖了搖頭「小孩子把戲而已,上不得檯面」
巴格爾追問道「王后曾說過所羅門的能力有限制,輕易不能出手,他的能力到底是什麼?」
管家猶豫了一會,張了張嘴,最後還是道「這點我也不清楚」
巴格爾看見管家的神色,知道對方大概知道,但是似乎礙於某種原因不好說,便也饒了過去「潘鳳的確是被鍊金術師殺的,只不過其中有生命的魔女插手,如果你說的是真的話,那麼其中可能也有梅林的手筆,因為生命的魔女以前是一條龍,只是被梅林化成了人」
管家神情複雜的嘆了口氣,似乎相信了巴格爾的話,這讓巴格爾對梅林更加好奇了,為何管家聽到他的名字就選擇了相信,要知道他之前可是一點都不信的。
管家惋惜著潘鳳的死去,大概在他的心裡,那已經不僅僅是一個人了,而是一個時代的烙印,而巴格爾卻在思考著另一件事,那就是王後為何不去找所羅門,現在想起來,這麼大的事情,似乎大家都集體的忽視了那四人的看法啊,他本來生活在一個普通世界所以下意識的忽視了,畢竟單人的力量在大局下影響極其有限,但是這個世界不同啊,單人是可以改變局勢的。
巴格爾越想越納悶,他都有點迫不及待的想要返回王宮了,想到這裡,他便吩咐了管家一聲獨自向王宮前去,可惜王宮內有術式保護,對外發送信息雖然很難,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但是外部向王宮發送信息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一時衝動的舉動,卻給巴格爾帶來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浮士德是誰?」
「你竟然忘掉了浮士德」巴格爾看見困惑無比的王后,如同連珠炮一般的接著問道「梅林呢?所羅門呢?潘鳳的另一個身份你還記得么?」
王后揉了揉額頭,巴格爾見對方似乎有些痛苦,慌忙上去幫王后揉起了太陽穴「好好想想,我們為什麼會在一起」
「是,是梅林」巴格爾繼續勸誘道「那麼和梅林並列的另外三人呢?」
「所羅門,潘鳳,還有,還有,我實在想不起來了」王后如同缺氧一般的開始進行起了深呼吸,巴格爾看著進行激烈喘氣的王后沒有再追問下去,他想起了管家的話『只會被想被看見的人看見』,這一刻,巴格爾終於把握住了故事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