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徐晃
白波軍大營,中軍大帳內。
楊奉坐於首位,在他下方有數員將領在列,多是黃巾將領打扮,頭裹黃巾,身披黃鎧,此時眾將正與楊奉商議如何與呂布軍抗衡。
而在座位末席,有一員大漢,看上去二十多歲的樣子,身高八尺,體壯如熊,卻身披鐵甲,頭戴鋼盔,無論是氣勢和姿態都與周圍黃巾眾將顯得格格不入。
楊奉嘆了口氣,憂心忡忡道,「如今呂布大軍已經基本全占上黨郡,其先鋒大將楊再興不久前在我軍五十裡外立下營寨,不知眾位有什麼退敵良策?」
眾將漠然,呂布的威名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名揚天下,現在更是征北將軍,手握八萬鐵騎,麾下文臣武將雖然不多,卻各個是當世人傑,尤其是先鋒楊再興,驍勇善戰,曾在洛陽城外大敗西涼軍諸將,武勇絕倫,不可一世。
現在楊再興帶著呂布麾下最強悍的一萬重甲鐵騎來犯,給了白波賊軍眾將空前的壓力。
大帳內氣氛沉寂了一會兒后,楊奉麾下第一大將魏猛起身抱拳道,「主公,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軍若謹守營寨,相信可以抵禦楊再興大軍一段時間。」
楊奉的狗頭軍師王才搖頭冷笑道,「抵禦?拿什麼抵禦?我軍真正的精銳不過兩萬人,其他人都是雜軍,兵甲不全,營寨不穩,楊再興麾下雖只有一萬騎兵,可卻是百戰精銳,更兼重甲之利,我看我們連一天都抵擋不住。」
楊奉聞言,心裡有些不滿,不過他還是客氣的問王才道,「那先生有什麼建議?」
王才撇了一眼楊奉,十分滿意楊奉的態度,心裡對此很是得意,他原本是王家支脈族人,因從小不學無術,被家族輕視,后被白波賊裹挾,以不錯的口才和見識做了楊奉的軍師。
東漢末年,世家出身的子弟,具有先天的優勢,不管有才沒才,都會讓其他人不敢輕視,尤其是如楊奉這般窮苦出身的草寇,更是對王才十分敬重,依為軍師。
王才感覺拿捏的差不多了,才淡淡道,「我軍全是步軍,不管是野戰還是守營,都處於劣勢,依在下看來,我軍當進入太行山,以山林地勢的優勢方可抵禦敵軍,只要進了太行山,楊再興縱然有十萬重甲鐵騎也不能拿我們怎麼樣!」
楊奉有些猶豫道,「我軍已經和長子縣王青暗中達成了攻守聯盟,此時離去……恐怕不妥。」
王才不屑道,「屁的攻守同盟,那不過是讓我軍送死罷了!世家豪門的嫡系子弟沒一個好東西!」
楊奉皺眉沉思,有些不好抉擇。
這時,魏猛則不以為然道,「主公,我軍有五萬人,楊峰大軍就算再精銳,也只有一萬人,若是還未交戰,就直接退縮,以後我軍還怎麼在河北立足?白波其他三大渠帥又怎麼會再聽從主公調令?更何況,要進入太行山,必須離開上黨郡,前往雁門郡,張雷公怎麼可能會讓我們安然無恙的進入太行山?」
楊奉性格優柔寡斷,斷決能力不足,他見兩人都說的十分有理,不由的又開始猶豫起來,他在心裡多番權衡之下,還是不知道該怎麼決斷。
這時,楊奉眼角突然瞥見了坐於末位的鐵甲大漢,眼中一亮,連忙大聲問道,「公明,此事你怎麼看?」
魏猛,王才等一眾白波軍文武不由的也看向坐在末位的大漢,不屑者有之,敵視者有之,冷笑者有之,就是沒有與大漢親近者,可見大漢在白波賊軍中混的並不好。
徐晃聞言,昂然而起,面無表情的抱拳道,「主公,不論你做什麼決定,此戰之後我都會離開!」
楊奉大驚,忙問道,「為何?難道我慢待了公明?」
徐晃還未說話,王才就先冷言諷刺道,「徐將軍智勇雙全,目光遠大,我軍乃黃巾草寇,他怎麼會看得上?」
徐晃目視楊奉,嘆氣道,「主公,晃感謝你的昔日活命大恩,可在下實在不願為賊,劫掠百姓,這幾年我為主公征戰無數,可我卻感覺度日如年,如同行屍走肉,希望主公成全!」
楊奉目光複雜的看著徐晃,這幾年要是沒有徐晃的話,他也不會成為白波軍大渠帥,讓其他三名白波渠帥俯首。
可以說,徐晃才是他手下第一大將,不論是武力還是將略都算的上是頂尖,只不過徐晃內心頗為傲氣,看不起白波軍中眾將,不與任何人來往,眾將也因此非常不待見徐晃,才使他近年來默默無聞,被軍中眾將排擠,坐於末位。
徐晃本是河東郡人,早年家中頗有財富,供他自小練武讀書,黃巾大亂剛開始時,他全家離散,死的死,失蹤的失蹤。
而年輕的徐晃當時重傷垂死,被路過的楊奉所救,從此他就跟隨楊奉,為他打下了偌大的白波軍,他手下有三百他親自訓練的精銳步軍,其戰力冠絕白波,這些年來,為楊奉解決了很多強敵。
楊奉心裡實在不願讓徐晃離開,只能拖延道,「此事日後再說,先把這一關過去吧。」
徐晃沉默的與楊奉對視了一會兒,沒有再說什麼,直接轉身離開大帳。
楊奉被徐晃這麼一搞,心情十分不好,當即決定先與楊再興大軍交戰一次,若確實不敵,再言撤退。
次日,楊再興一早就率領九千鐵騎出營,直奔白波賊大營而去,魏續則帶著剩下一千鐵騎,列於長子縣一箭之地外,監視長子縣大軍。
長子縣城頭,王青擔憂的看著疾馳而去的楊再興和九千鐵騎,他多年與白波賊軍交戰,非常清楚白波賊軍的具體戰力,以楊再興之勇加上重甲鐵騎之強悍,白波賊軍今日就有可能覆滅。
王青有心派兵出城援救,可列於城外的一千重甲鐵騎讓他感覺到了如山的壓力,他不能冒著長子縣丟失的危險,去營救城外盟友。
王青身後令狐艾嘆了口氣道,「重羽兄,要不讓我率領五千兵馬,出城擊潰敵軍!」
王青沒有回頭,平靜問道,「你有多大把握擊潰呂布軍?」
令狐艾沉默不語,在他心裡,其實連一成把握都沒有,城內郡兵連精銳都算不上,重甲鐵騎可是呂布軍比精銳還要強悍的鐵軍,更何況他是以步兵攻擊騎兵,除非秦軍或者項羽再生,否則天下沒有哪個將領能從正面破此危局。
「靜觀其變吧。」王青淡淡說完,城頭上再次陷入了壓抑的沉寂。
到了此時,哪怕王青和令狐兄弟已經有了赴死的決心,可還是感覺一陣陣悲涼,不是為他們自己,而是為他們的家族。
呂布軍強悍如斯,并州的世家豪門縱然聯軍,又真的會有勝算嗎?王青不知道,他只知道,為了傳承數百年的家族,他必須奮力抗擊呂布,哪怕是犧牲自己的生命。
這是階級的鬥爭,也是歷史的變革,沒有善惡,沒有對錯,沒有忠奸,只有勝者,才能存活下去,繼續書寫歷史,敗者,只能成為勝利者的踏腳石,淹沒在歷史的河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