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崑崙
當飛機飛到崑崙站上空時,給人的感覺就好像,遨遊在太空。
這裡是地球上能見度最高,空氣漂浮物指數最低,年平均風速最小,年降雨量最低,每平方米生物數量最少的區域。
換句話說,這裡是地球上,最接近外太空環境的區域。
從上空可以看見,下方一共有七個集裝箱一樣的建築,這和中山站非常不同。
南極事物委員會通過了崑崙站計劃后,此地迅速被建設了起來。
不過,這裡的建設成果用肉眼看,就能發現只是暫時性的。
內陸最大的考察站泰山站正在建設中,泰山站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飛碟型單體建築,可以容納的科考人員和設備遠比崑崙站更巨大。
從這個角度講,崑崙站的建設,單純就是為了在極點、磁點、高點、冰點四大地點中佔據一個坑位。
不過目前泰山站的建設還很漫長,在此之前,崑崙站要肩負很多的科考任務。
崑崙站整體都是用高強度鋼材建設,理論上可以保證零下一百九十度以內的正常運轉,這個溫度在地球上是不存在於自然環境中的。
說的直白一點,這也是在實驗航天金屬。
整個崑崙站一共七個箱體,被分割成了眾多工作間,不過從外面完全看不出這一點。
飛機逐漸降低,清楚的能看到,崑崙站前方的平整地面被建設成了永固平面,用於停放車量,以及雷達監測站和航空指揮塔。
飛機降落,就標誌著,已經來到了南極最高點,也是地球上最接近太空的地面。
站在這裡,如果你是一個有信仰的人,那麼你會覺得,抬手就可以觸碰上帝。
科考人員見到飛機停穩,立刻驅車前來。
裝載活體標本的箱子並不能長久暴露在如此冰冷的環境中。
飛機經過特殊改裝,尾部有一個艙門,和電影中常見的運輸機很像。
或者換句話說,新舟600本來就是按照軍用運輸機設計的,民用版本是閹割版。
方宏打開了直播,目送一件一件的標本被送到車上。
下飛機,方宏就看到了崑崙站的負責人,不是站長,而是設備負責人——顧教授。
顧教授和方宏握手:「你好。」
方宏受寵若驚:「您好您好。」
顧教授點頭:「感謝你為祖國科考做的貢獻,這一次你過來的原因上面已經發了指示過來了,全力支持。」
方宏點頭:「感謝。」
「不過有一點,接下來的科研,不能拍攝了。」
方宏微笑:「本來我的冒險也不包括這一部分。」
顧教授看了看手錶:「你可以在崑崙站休息二十一個小時,明早出發,我們給你提供了專業設備以及南極車,祝你好運。」
事實上,這一次冒險之所以能得到南極科考或者說得到國家海洋局的支持,就是因為這是一次刷新紀錄的機會。
歷史上已經多次有人通過徒步等多種手段衡越南極成功,但是無一例外,他們都繞過了崑崙站所在的冰穹a,原因就在於,這裡是不可靠近之地。
從這裡路過的,必死無疑。
不過方宏採取的是從高點往下的路程,不用攀登高點,難度降低不少。
「目前我們身處南緯八十一度,距離南極點一千零六十公里,我的計劃是用十四天時間穿越到南極點,完成整次冒險。」
「槍哥,南緯八十一度到南極點沒有一千零六十公里吧,每一度緯度之間只有一百一十一公里啊?」
方宏笑了笑:「你們說的是平均數,我說的是實際距離。事實上,地球是扁球體而不是正球體,所以赤道之間的每個緯度之間距離更近,兩級每個緯度之間的距離更遠。從崑崙站到美國南極點站的確是一千零六十公里,應該說是一千零六十六公里七百二十米。」
從某種角度講,這一塊土地與世隔絕。
南極科考團曾經用了七次擴進式的冒險,最終從地面登頂冰穹a,創造了歷史記錄。
從地面上,要到其他科考站去,是不可想象的。
剛剛進入直播間的唐藝馨刷彈幕:「啊,到崑崙站了啊?」
「酒姐,你不會不知道吧?」
方宏看到后也回應:「是到崑崙站了,你這幾天沒有在直播間啊。」
「我被報社派去學習去了,報社給我任務叫我回來報道呢,沒想到已經錯過了新發現了。」
經常出沒在直播間的憂桑的小胖:「槍哥的冒險旅程一隻那麼有趣,錯過了前半部分,不是還有後半部分么。」
「九十九十。」
「還一百一百呢,能不能好好說話。」
「就是,就是,麻痹的輸入法,老打錯別字。」
「槍哥,有什麼要準備的嗎?」
方宏微笑:「當然要準備,我要準備高熱量食物,半個月份的,還要準備一些小設備。」
等到方宏到了崑崙站的廚房,所有人才知道方宏所說的高熱量食物都是什麼。
速食麵,或者應該說叫做油炸面,各類油炸麵食。
「打面的時候一定要勁道,不然太佔據空間了。拉好面之後過水煮,然後在冷水裡浸泡,濾水后炸干就行了。」
為了節省空間,方宏還多做了一步,那就是把面壓緊。
「我去,槍哥你幹嘛不直接帶一箱速食麵算了。」
方宏無奈:「太佔據空間了,還是自己做比較好,另外為了有熱水,我還得攜帶一些軍用的發熱包。」
單單是帳篷設備,就足夠麻煩了,大量的食物和水,也要佔據很大的空間。
所謂的南極車可不是一輛大卡車,而是小型車輛,車輛本身要攜帶的油也非常佔據空間。
炸好面后,方宏開始分帶裝,然後又做了一些油餅,脫水蔬菜,乾果。
「你一定不會喜歡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速食麵的。」
做脫水蔬菜時,方宏還見到了目前在崑崙站工作的邱青的同事,生物學家王征。
私下裡,王征告訴方宏,他的工作是在邱青的無土養殖蔬菜的研究上再進一步,脫離人工熱源,利用陽光溫室建設更高級的蔬菜培育基地。
不過在此之前,還得先弄出led冷熱光培育技術。
休息之前,顧教授專門帶方宏熟悉了車輛,不過並沒有直播出去。
「這裡,這裡,還有這裡,是數據監測儀器,每一次休息的時候,你都要確保它們正在運作。」
實際上,這一次,南極科考團也希望藉由方宏的冒險,拿到第一手的不可接觸之地範圍內的氣候數據。
「這裡是油口,肋部慣油的,這裡是空調口,兩個口子不能同時打開,會爆炸的。我也是提醒你,這是設計上的缺陷,雖然安裝了電子設備鎖,不過誰也不知道它會不會拋錨,一定要記清楚了。」
開空調不加油,加油不開空調。
顧教授拍了拍方宏肩膀:「德國造的車,近幾年來他們對於科考投入不斷降低,這些設備已經很差勁了,可惜了,如果你晚兩年挑戰這個冒險旅程,就可以用上我們自主產權的車子了,比這個高科技的多。」
旁敲側擊了一番,方宏才明白,國產正在實驗的那輛車,採用了拖箱結構,負重高達五噸,採用了坦克履帶,航天器抗寒系統,自動化駕駛,北斗衛星許可權,據說速度可以達到六十五公里,比目前最快的南極科考車都快一倍。
不過,無福消受咯,方宏得駕駛著二十多年前的德產老式科考車,去挑戰白色恐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