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最佳配角
初見精靈般的九州鼎,本以為是人上人的各路諸侯頓時心思凌亂了,如今曹操有青州鼎,公孫瓚有兗州鼎,而那國賊董卓擁有了豫州鼎,三鼎儼然已是有主之物,但尚有六隻鼎尚未現世,若是能夠得到其中之一……
再者,若是殺了曹操與公孫瓚,這青州鼎與兗州鼎豈不是唾手可得?有些膽子大或者說是只知有己而不知有人的諸侯,竟然在某一時刻打起了曹操與公孫瓚的主意。然而當看到公孫瓚身上那套靈光若隱若現的靈甲時,眼光一縮不由自主的移到了曹操的身上,曹操沒有靈甲,可是當瞥見曹操身後的典韋以及那對靈光閃爍的雙戟時,頓時背生寒意,有些慌亂地舉起空空如也的酒殤用以遮掩那不可告人的心思。
剛才都說了些什麼?袁術此時看到眼光閃爍的眾諸侯,猛然間醒悟過來,正因為他的多嘴多舌,竟然為他自己日後奪取九州鼎而增添了無數的阻礙,欲哭無淚的他恨不得摑自己兩個嘴巴子。
曹操看著各懷心思的眾諸侯,心知若是搞不好,這些傢伙恐怕會連夜返回各自的駐地,發動力量去搜尋其餘的九州鼎。那這個討董聯盟就徹底的胎死在腹中了,永漢皇帝的盤算也就徹底落空了,那麼唾手可得涼、並、司隸甚至是整個豫州的董卓,將會得到最佳的發展時機。等他曹操徹底掌控了青州,恐怕那時的董卓已經成長為不可撼動的龐然大物了,於公於私都絕對不能這樣放任下去。
曹操心思百轉,計上心來,端起酒殤,沖著眾人示意,一飲而盡后,掃視著心思各異的眾人,放聲大笑:「哈哈哈,諸公可是在想如何能得到那九州鼎?操在這方面到是有些心得,不知道諸公是否想知道?」
這曹操是什麼意思?眾諸侯都已經有了立即去尋找九州鼎的心思了,他還要添油熾薪,莫非這曹操也是亂臣賊子不成?劉備直視著面前宴几上的肉食,握著酒殤的手卻是因用力過度而青筋暴露。
「還請曹公不吝賜教,日後必有厚報。」眾諸侯中一些浮躁之輩頓時跳了出來,面露阿諛之色地討好著曹操。
「好說,好說。諸公當記得就在今年的七月,吾等的體內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一股神奇的力量,這神奇的力量便是催動靈兵靈甲的力量,曹某稱之為靈力。」曹操轉頭看向公孫瓚,「伯珪兄,操之言可對否?」
想不明白曹操為何要將他牽扯進來,但同為擁有九州鼎,已經走在眾諸侯前面的人,豈會自掘墳墓?公孫瓚選擇了信任他曹孟德,開口道:「曹公所言極是,除了體內的靈力,在吾等的頭頂之上還多了一股無形的氣運之力。以瓚的親身體悟,體內靈力越充沛,自身實力則越強大,而頭頂之上的氣運越濃厚,行事便有如天助。氣運與靈力相輔相成,日後必然會成為吾等強大與否的根基。」
原來還有氣運之說,曹操不露聲色的一笑,再次開口說道:「不錯,正如伯珪兄所說,氣運越濃厚自身行事便會有如天助,萬事不愁。伯珪兄常年守我漢家邊疆,抵禦外族,自身氣運自然濃厚無比,這估計就是伯珪兄能夠得到兗州鼎的原因。而至於曹某,一是因刺殺董卓而略得薄名,二者則是拜當今聖上所賜,拜操為青州牧,方能氣運加身,得到這青州鼎。」
「那我袁家四世三公,上為天子,下為黎民,盡心儘力,難道就沒人擁有此等氣運嗎?」山陽太守袁遺忿忿不平的質問道。
「哈哈哈,那就要問你袁家人了,也許是有人錯過了時機。」曹操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藉助笑聲來加以掩飾。
噹啷!隨著曹操的話聲落地,一聲異常的響聲將眾人的目光吸引了過去,只見袁術袁公路臉色蒼白的呆坐在那裡,而他先前的酒殤正在地上翻滾著,潑灑出去的酒液就像是一個大大的驚嘆號。
無心之言竟然還給蒙對了,曹操掃視一番,頓時暗喜不已,在袁術極為默契的配合下,眾諸侯對他所講的話已是深信不疑。
袁公路!袁紹咬牙切齒地看著袁術,難怪一直找不到冀州鼎,原來是因為他壞了大事。
打鐵需趁熱,曹操拍了拍手,將眾人的視線重新吸引到他的身上后,繼續說道:「曹某相信在坐的諸公,此時能夠直接得到九州鼎的沒有幾人,否則早就如我與伯珪兄一般了。不過,這董卓篡奪朝綱,穢亂宮廷,殘害生靈,誅殺此賊便是在替天行道,必然會氣運加身,到那時……」
話到此處,曹操相信都不需要再說下去了,眾諸侯必然會盡全力討伐董卓。
然而偏偏就有那不開竅之人,陳國相許瑒站起身問道:「既然曹公說只有氣運充沛之人方能得到這九州鼎,可是這董卓身為國賊,卻為何能夠得到那豫州鼎?」
哼,袁術不等有人回應許瑒,便羞愧難當的怒哼一聲,帶著親衛離席而去。
眾人看著憤然離去的袁術,都紛紛腦補著董卓是如何奪了袁術的豫州鼎……
曹操看著袁術的背影,酣然一笑,然後轉身看向袁紹,說道:「本初兄,常言道,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我等既然會盟於此,自然要有一個盟主,不知本初兄可願勞心勞力擔此重任?」
在此等情況下,擔任盟主可不只是勞心勞力,還要盡心儘力才行啊!袁紹看著一臉笑意的曹操,恨不得上去摑他兩個耳光子,但為了能夠得到冀州鼎,也只好認了。只是他曹操認可了還不行,畢竟還有一個不容小覷的公孫瓚,袁紹不動聲色地看向公孫瓚。
如此以來正可以阻礙了董卓的發展,也為他曹孟德爭取到了足夠的發展時間,這個人不簡單,恐怕日後會成為勁敵啊!公孫瓚眼含深意地看了曹操一眼,然後起身向著袁紹拱手道:「袁公身出四世三公的袁家,漢相後裔,當為盟主。」
由尚未得到九州鼎的袁紹擔任盟主,自然要比曹操與公孫瓚要盡心儘力的多,眾諸侯自然不會反對,共同起身,齊聲說道:「盟主之位非袁公不可,還望袁公不要推辭。」
「好,既然諸公有令,那袁某隻好奉令了。」袁紹拱手示意道。「三日後,便是吉日,吾等便歃血為盟,共同討伐董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