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給我開炮
支持原創文學,支持正版閱讀!
「八榮八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簡稱。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中國共產黨***********於2006年3月4日下午在第十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四次會議的民盟、民進聯組會上發表的「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講話中提出的。提出「八榮八恥」的目的在於引導中國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社會主義榮辱觀被評為2006年春夏中國主流報紙十大流行語之一。
2006年3月4日,中共********在看望政協委員時強調,要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同志在看望政協委員時發表的關於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講話,在代表委員中引起強烈反響。
***同志說,在我們的社會主義社會裡,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都必須旗幟鮮明。
***同志強調,要引導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總書記關於榮辱觀的八個方面,概括精闢,寓意深刻。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抓住了當前廣大幹部群眾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這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體現了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將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有機結合起來,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融為一體的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
什麼是榮辱觀?榮辱觀是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決定的。不同的榮辱觀,是不同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榮辱觀滲透在整個社會的生活之中,不僅影響著社會的風氣,體現著社會的價值導向,標誌著社會的文明程度,而且對社會的經濟發展有巨大的反作用。
怎樣理解歷史上的榮辱觀?榮辱觀念,古已有之。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歷來十分重視榮辱觀念。「不知榮辱乃不能成人」、「寧可毀人,不可毀譽」、「寧可窮而有志,不可富而失節」等等格言警句,都說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將榮辱放到了與人格一樣重要的地位。這是我們民族珍貴的思想財富,對我們今天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也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榮辱觀念,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那裡,是有區別的。***同志提出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著眼當代中國發展的全局,面向中華民族的未來,緊密聯繫當前社會風氣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汲取了我國傳統榮辱觀的精華,具有很強的民族性、時代性和實踐性。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現實針對性是什麼?一個現代社會總體上是開放和寬容的,但在一些基本問題上依然有自己的底線和準則。現代社會生活多樣性,給了每個人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但不論怎樣選擇,都不能離開做人的底線,都不能顛倒是非,以丑為美,以惡為善,以恥為榮。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在我們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時,必須樹立的社會價值觀和個人人生觀。它應當成為我們這個社會的共識,也應當成為每個人做人的準則。
***同志關於榮辱觀的重要講話,切合人們的思想實際,富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必將在廣大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共鳴。
背景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形勢總體良好,「十一五」規劃綱要描繪的美好生活藍圖,讓人民群眾滿懷喜悅和期待。但是,社會生活中也存在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現象,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在一些人中還有市場,少數人思想混亂,道德缺失,是非、善惡、美醜混淆。這些問題的出現和蔓延,對社會道德體系造成了衝擊,損害了社會風氣,也影響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人民群眾對此強烈不滿。一個社會要全面發展,應當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協調進行。社會風氣的好壞,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設,必須以正確的價值觀為指導。是非、善惡、美醜的界限絕對不能混淆,堅持什麼、反對什麼,倡導什麼、抵制什麼,都必須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八榮八恥」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在當前形勢下明辨是非、區別善惡、分清美醜提出了新要求,將在推進公民道德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意義闡釋
每個時代、每個民族的榮辱觀,歸根結底是由那個時代那個民族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的,同時也極大地作用於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它對榮恥的界定,對是非的判斷,對美醜的區分,立足中國的現實國情,著眼現代化的發展要求,體現了繼承與創新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