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昔言道> 第六十五章 八門玄機

第六十五章 八門玄機

  張循走至密道盡頭,發現這裡有一扇厚重的大門,透過門縫,看到裡面燈火通明,用力推動大門,只聽「吱呀」一聲,大門緩緩旋開。張循挺出寶劍,一個箭步跨入那片光亮,此處豁然開朗,一個寬闊的圓形地宮驟然呈現眼前。


  這地宮有一人多高,能寬裕站下二三十多人,環顧四周,張循發現圓形的牆壁上一共有八扇大門,平均分佈在八個方位,而在張循正前方,左右兩側各有一根粗大的石柱,石柱拔地而起,承載地宮上下。


  右側石柱旁邊站著一個人,那人發現了張循,用蒼老的聲音說道:「咳咳,你來了。」


  「你是陳王?」張循疑惑的問道。


  那人答道:「大王已經走了,我在這裡等你。」


  「等我?你是誰?」


  「我只是一個老奴罷了,咳咳。」


  張循提劍向那人走去,走近一看才發現,那人身著宦官服飾,白髮蒼蒼,年老體衰。


  張循問道:「你怎麼知道我會找到這裡?」


  老奴抬頭看著張循,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我不知道你會來,但是我會等,咳咳,你可真是個英俊的後生。」


  張循嫌棄的退了半步,繼續問道:「陳王呢?他跑到哪裡去了?快說,不然我殺了你!」


  老奴笑道:「咳咳,大王自然是出城了,這裡連接著寢宮、宮殿,還有其他一些地方,有好幾條通道可以出城,你想找到大王恐怕是不可能的。」


  張循挺起佩劍,指著老奴逼問道:「陳王離開多久了?走的哪一條通道?快告訴我!」


  老奴仍是面帶微笑,翹起手指捏住劍刃,輕輕挪到一邊,說道:「大王早就走了,咳咳,你追不上的。」


  「哼,那你為何不走?」


  「老了,走不動了,咳咳。」


  張循笑了笑,收回佩劍說道:「你不用演了,我知道陳王還在附近,而且就在這其中一扇門後面。」


  老奴神情頓時緊張起來,他略顯慌亂的說道:「年輕人,我是真不忍心看你送死,你趕快回去吧,趁亂逃出去,不然你一定會死的!大王他早就離開了,你找不到他的!」


  張循見老奴明顯慌亂,便乘勝追擊,「你慌了?呵呵,剛才你說是在等我,但其實是為了給陳王殿後吧?」


  「沒……沒有!大王,他早就離開了!早就走了!」


  「老人家?這會兒怎麼不咳嗽了?本來我不確定陳王是否就在附近,不過是想詐你幾句話罷了,但現在,我能確定陳王一定還在這兒!」


  「你!」老奴指著張循,氣得說不出話來。


  「我進來之前聽到的第一聲咳嗽一定是陳王咳的!聽到了我的腳步聲,陳王趕忙躲在門后,而你則出來掩護,剛才你故意咳個不停,就是為了遮掩!現在你慌了,反倒把咳嗽這事兒給忘掉了!對不對!?」


  「誒!」老奴深深的嘆了口氣,「算了,算了,你去追吧!反正我已經儘力了,命運天定,你只管追過去吧,大王從那扇門逃走了。」老奴說罷,指了指張循左後方的大門。


  張循沿著老奴手指的方向走去,發現老奴所指那扇門就緊挨在他進入地宮的門左側。張循來到門前,已經適應了昏暗的眼睛卻被眼前密集的火光晃的有些難受。他這才注意到,面前的半邊圓形牆壁上每隔幾步就有一支火把,火光將這半側照的通明,而身後的半邊牆壁上,火把卻十分稀疏,只能勉強將那半邊點亮。


  注意到了這一點,張循又看向地宮中間的兩根石柱。位於室內右側的石柱上有六隻火把,而左側的石柱上卻只有兩隻。


  突然,張循靈光乍現,這地宮不正是一個太極么!


  如果以兩根石柱之間的連線對整個圓形地宮進行分割,張循面前這半邊,火光通明,象徵著太極中的陽魚,而背後那半邊,火光暗淡,象徵著太極中的陰魚,而兩根石柱則正好象徵了太極中的陰眼和陽眼。


  在這地宮裡,不辨方位,八扇大門形貌一致,那麼進入地宮的人要如何才能區分這八扇大門呢,看來靠的就是這幅太極圖,而這八扇大門正是對應了奇門遁甲中休、生、傷、杜、景、死、驚、開。


  想到這裡,張循再環顧四周,方才明白,他走出的那扇大門正是位於陽魚正中間的景門,而景門的左側,也就是老奴指給他的那扇門,恰恰對應的是死門!


  張循恍然大悟,驟然轉身向著完全相反的方向徑直走去。


  死門在西南方向,生門在東北方向,而陳王,應該就在那生門之後!


  張循提起佩劍,徑直向生門走去,老奴見張循目光堅定,方向明確,便慌忙說道:「你不要在這兒白費功夫瞎轉悠了!大王早就不在這兒了!你要追的話就趕快去!」


  張循沒有理睬老奴,仍是盯著那扇生門徑直走去。


  老奴見狀,知道張循已經破解其中玄機,便在張循經過他身邊時突然撲了上來,一把抱住張循,大聲喊道:「大王快逃!快逃啊!」


  張循更加確定了陳王的位置,他用力想要推開老奴,誰知這老奴竟然拚死抱住張循大腿,指甲幾乎將張循皮肉掐破。張循將劍架在老奴脖子上,厲聲呵斥道:「快鬆開!不然我殺了你!快!」


  老奴仍是死死抱住張循不放,高聲喊道:「大王快逃!」


  張循掙脫不開,卻又不忍殺他,只能暫時僵持在原地。就在這時,生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了,門後走出一個人來。


  那人不緊不慢道:「我就是你要找的陳王。」


  張循這才定神一看,只見眼前這人年過五十,顯得老態龍鍾,發有白霜,額有皺紋,身形瘦弱,體態佝僂,他身著黑色錦服,拄著一支拐杖斜靠在門邊。


  「大王!您怎麼出來了啊!老奴有罪啊!沒能保護好您!老奴有罪啊!」老奴鬆開張循,跪著哭喊道。


  張循走到陳王身邊,將劍指在陳王眼前,說道:「陳王,你已經無路可退了!投降吧。」


  陳王笑了笑,拄著拐杖向前艱難挪了一步,從容問道:「年輕人,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張循。」


  「你識得這奇門遁甲之術?」


  「略知一二吧。」


  「呵呵,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咳咳,咳咳咳。」陳王話說了一半,突然彎下腰劇烈的咳嗽起來。


  老奴見狀,趕忙上前幫陳王捶背順氣,陳王又咳了幾下,好不容易緩過勁兒來。他對老奴擺了擺手,然後用力拄著拐杖將身體支撐起來,說道:「老了,老了,身體不行了,腿也壞了。」


  張循略有疑惑,問道:「未曾聽說過陳王腿上有疾。」


  「寡人一直身體不好,去年的時候腿也出問題了,呵呵。」


  聽到這話,張循不知該如何往下接,面對這樣一個病怏怏的小老頭,張循覺得有些勝之不武。


  「張循?循環往複的「循」,對吧?」


  「正是。」


  「呵呵,好名字,張循,我問你,你是怎麼知道那王座後面有機關的?按說這密道修築隱蔽,知情之人並不多。」


  張循猶豫了一會兒,答道:「機緣巧合吧,我恰好認得王座的機關結構。」


  「哦?那可是不易,如此說來,倒也是緣分了,換了別人恐怕根本不會發現密道的入口。」


  「這條密道設計精巧,位置隱蔽,換了旁人絕對不會發現,就算髮現了,恐怕也會迷失在這八門之中。」


  「呵呵,再精巧又有何用,縱是你萬般努力,竭盡所能將事情做到盡善盡美,註定要發生的還是會發生,誰也敵不過天意。你我能在這裡相見便是天意,咳咳。」


  「或許是吧,如果說這是天意,那麼天要亡你,你又怎能抗衡?陳王,投降吧。」


  「呵呵,聽你口音像是中原人?」


  「我是沈國人。」


  「哦,果然不錯,這麼說來,咱們還是鄰居了。」


  「曾經是吧,但陳國出兵沈國之後,我們就是仇人了。」張循的腦中浮現齣兒時的慘痛回憶,雖然他不願將國讎家恨時刻掛在嘴邊,也從未向人提起過陳國、沈國之間的國讎家恨,但不能否認,這次出征陳國,他內心深處多少抱有一絲復仇的想法。


  「話不能這麼說,既然你是沈國人,就應該知道當年我們兩國情同兄弟,若不是亂世紛爭,我們也不至於手足相殘。」


  張循不屑一笑,說道:「既然情同手足,為何兩國不相互依存?沈國滅亡之時,陳王非但沒有出兵相救,反而助紂為虐,出兵攻打沈國,並在事後急於瓜分沈國城池?!做出此種行徑還有什麼顏面以手足相稱?!」


  陳王聽罷,深深嘆了口氣,哀聲道:「十五年了。哎,十五年前,陳國如同沈國一樣,被夾在眾多諸侯之間難以生存。沈國南鄰楚國,強楚壓境,沈王也不得不低頭。雖然沈國與楚國結為盟國,但在楚國眼裡,沈國不過是北面中原的盾牌罷了。而我們陳國,位於中原諸侯之間,被晉、魯、宋、陳、衛、鄭等列強環視,也不得不傾向於晉國,並與列強同盟。沈國和陳國,雖然情同手足,卻無可奈何受控於兩個對立的陣營,一個親楚,一個親晉。然而兩國山水相連,百姓同出一脈,私下仍互通婚姻,往來緊密。」


  「咳咳。」說到這裡,陳王咳嗽了一下,他注視著聽得出神的張循,接著說道:「十五年前,晉國召集中原各國,會盟商議討伐楚國,沈國親楚,自然不敢參與,於是晉王不悅,指使蔡國滅亡沈國,蔡王得令之後,則是命我親自率軍攻打沈國。」


  張循情緒激動,緊握拳頭說道:「蔡王無禮,大家同是天子之臣,他有什麼資格命令你去打頭陣?!」


  「咳咳,這天下早已禮樂崩壞,強者自然可以命令弱者去送死,而我為了保存陳國,又怎能不按蔡王說的去做?那一日,我率兵立於沈國城下,我清楚的記得身後的一個士兵在哭,我問他怎麼了,他指著對面的城牆說,那牆上有個守城的人是他爺爺,我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那高牆之上,有一老兵正望著城下老淚縱橫。」


  張循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腦中再次浮現當時的情形,六歲那年,他國破家亡。


  「咳咳,城還是破了,我們傷亡慘重,沈國更是全軍覆沒。最後,蔡王獎賞了我,也讓我從沈國的屍體上叼回了幾塊骨頭。」陳王平靜的講述著這些,始終面無表情,只有那渾濁的眼睛里浸染著複雜的心緒。


  張循從回憶和思緒中抽離出來,感嘆道:「大國相爭,小國卻只不過是用於廝殺的棋子。」


  陳王拄著拐杖,艱難的往前走了幾步,來到地宮右側的石柱前,他撫摸著那根陳舊的石柱,說道:「十五年了,沒想到這一天竟然等了十五年,夠了,已經足夠了。」


  「什麼夠了?」張循問道。


  「沈國亡了之後,我知道自己遲早也會有這麼一天,所以我請高人重新修建了宛丘城,並在城下修建了密道和地宮,本以為用不了幾年就能用上,沒想到竟然太太平平的躲過了十五年。呵呵,夠久了,夠久了。走吧,我跟你走。」


  說罷,陳王臉上露出了釋然的笑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