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無米之炊
呼延江此話一出,滿座皆驚,剛佔大城,在座的都是意得志滿,希望在札木合的領導下,縱橫草原,創建出自己的不世功勛。只有魏青,札木合少數幾人,在心中點頭稱是。
但沒有人體會得到呼延江的感受,他這十餘年來以一人之力,努力建設這座邊陲之城,沒有人能理解他,大多數人,包括他的幾個副城主,都以為他是為了斂財,誰也不知道他原來也有自己的理想,是希望在這個中原和草原的邊界,豎立一個小小的前哨陣地,為廣大的黎民擋住風暴。
直到他遇到了札木合,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札木合的遠大理想,深深地感染了他,他願意交出朔方城,就象是交出自己的閨女待嫁一般,心中忐忑不安,生怕受到一點點委屈。
但是,呼延江又深深知道,就算自己不再做這個城主,還是有無數雙眼睛盯著自己,且不說他的四名義子,逃出去的李元吉,還有這次的降將,他們的內心中,可能還存在僥倖,希望自己有哪一點能夠重新崛起,帶著他們再度在這裡稱雄。
所以,無論什麼封賞,他都不能要。
一般人不能理解理想,信念在一個人心中的影響。呼延江就是為理想活著的人,當他想通札木合的一切想法比起他更適合朔方的未來時,他毅然選擇了放棄。
但是久為城主,就算放棄,他也心知肚明,並非那麼容易。遁入空門,並不是呼延江的一時之想,他已年入五十,曾經思考過朔方的未來,他感到這幾個副城主都不可託付,如果能找到那麼一個人將城池交出,自己雖死也無憾。
這次能夠得成所願,他的內心有一種解脫感。但是,聽到札木合口中的無比宏圖時,尤其是他想把朔方建設成為歐亞大陸的中心,這真是在他的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退隱不可避免的,無論是為了讓札木合一方放心,還是讓自己原來的老部下死心踏地地跟隨新的核心團隊,自己必須退,否則會死無葬身之所。但是雖然退了,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自己完成,比起原來那個城主的位置還要重要。
他在會議中聽到了札木合答應杜羅門的請求建設一所大教堂,在一般人的眼中看來,那既是報恩之舉,且又能利用景教的人才和知識,無可厚非。
但在久為城主的呼延江心中,此舉意義深遠。
這樣一來,位於西方的景教勢力,就將在東方有了一個最牢固的立足點,如果沒有適當的文化與之對抗,等到朔方真的成為歐亞大陸的中心,景教將一統歐亞,勢不可擋。
呼延江久受儒家文化洗滌,當今的北方,儒釋教三位一體,正體現出中華民族強大的吸納精神。因此,為了對抗西方文化的入侵,他這個理想主義者,希望以己之力,在大汗的許可下,建立起一座雄偉的寺廟,宏揚源自中土的佛教。這樣,當札木合打遍天下,建設一帶一路時,三教也終有力量能與景教抗衡。
這種深謀遠慮,不以己憂,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想法,在座的委實沒有人理解。
札木合初是一呆,以他一千多年的深厚沉澱,很快地理解了呼延江的良苦用心,於是他大聲讚賞道:「就依呼延將軍所言,我會在朔方近處,為你尋找一處適合修行的寶地,但是不需要花費你自家一星半點銀子,五十萬兩白銀,我一概不取,所有費用,皆出公帑,就作為對你的功勞的彌補。」
呼延江再要推阻,札木合舉手制止,此時札木合一言九鼎,一語盡出,眾人皆不敢再有多言,一律低頭高呼道:「但憑大汗處置。」
末了,眾人的戰功已經賞賜完畢,札木合也有倦意,就讓眾人散了,只有哲別,還有城衛之職,命他仔細選撥官兵,早早重建朔方城防,又命了魏青暫行城內一切行政之職,算做朔方太守。好好撫慰那些商家,並落實各部建軍事宜。
又過了幾日,札木合見城中一切漸恢復舊日景象,商家往來如故,且各處軍心穩定,一點點地重新編排士兵,划入各隊各營,不禁心中欣慰,卻想起還有幾件事尚未明了。
回到府中,他正要細想方略,突然有衛兵報告:「魏青來訪。」
札木合心想,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我正要去請他,想不到他心有靈犀,自來拜訪,就命士兵將魏青帶入。
札木合冷眼看到魏青進來,滿頭大汗,一雙鞋子穿在腳上,左一隻,右一隻,顯是走得十分匆忙,竟沒有尋到一雙一模一樣的。右手還拎著一大堆的紙張卷宗。
札木合便教看茶,這次奪得大城,自家借住在原來的呼延江的府中,呼延江還沒有搬走,也常過來和札木合一起喝茶,吹牛。
這處的茶具,椅具,桌面甚是講究,屋內四處還擺著產自大金國的瓷制花瓶或是擺件,雖然算不得官窯秘制,也是產自河白的定窯,絲絲白里透亮,既白且薄,並不再施彩土,只是潔白異常,有的上面還雕刻著野獸花草的紋埋,放到後世,也是值得個幾百萬一只。
魏青匆匆地坐下,放下書袋,尚未坐穩就轉頭向札木合說道:「那日大汗許下諸多賞賜,建立不少軍隊。賞賜也就罷了,我們把安綠山,趙構,以及李元吉三處仔細清點,雖然受到不少破壞,但各種財物全部收齊,還有變賣給那些商人,也值得十幾萬兩銀子,一個個的賞賜與撫恤發下去,還略有富餘。此時庫中還留得幾萬兩銀子。但是建軍一說,卻是艱難。」
「喔。」札木合應了一聲,就算魏青不來找他,他也要把這個問題解決,但是他假裝不解地望著魏青,」還差多少?「
魏青看札木合不以為意,嘆了一口氣說:」就說鐵浮圖吧。我們上次僥倖得到完顏承裕的協助,獲得了一百副鐵甲,但是高頭大馬卻最是難得,且重騎兵一人三騎,都需要花費。」
他頓了頓又說道:「兩百騎的鐵浮圖,若是都用精選的西域大馬,運到這裡差不多一百五十兩銀子一匹,加上裝備披掛,騎槍以及換騎的兩匹馱馬,一人的裝備費用是五百兩,兩百人就是十萬兩。「
」裝備三千騎兵,就算一名騎兵的裝備百五,三千騎兵就要四十五萬兩白銀。大汗當時許下五軍,最少成軍也要二十萬兩,多的要六十萬兩,總共差不多要兩百萬兩白銀方可成軍。且每年的訓練開銷,裝備損耗,按五一折算,每年差不多要年耗約五十萬兩白銀。且不知大汗這筆經費由何而出。」
札木合聽得頭大,他本來只知道騎兵縱橫天下,無敵歐亞,但沒想到自己不足一萬的軍隊,竟然有這麼大的開銷,要知道,那個年代,整個大宋一年歲入最多不過五千萬貫,按此時一貫比十兩銀子比價,摺合白銀五億兩左右,兩百萬兩銀子約相當歲入的二百分之一之多。
真正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