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桃華未盡> 第107章 出遊(莫九)

第107章 出遊(莫九)

  富蘭死後,思嘉再度成為寡婦,瑞德卻前來拜訪,並向思嘉求婚。思嘉在瑞德的百般遊說下答應了他的求婚。婚後,瑞德對思嘉百般寵愛,並允諾讓思嘉體驗婚姻的快樂。思嘉在物質上獲得了快樂,但心底卻依舊不忘希禮,使瑞德感到痛心。不久,思嘉替瑞德產下一女,取名白美藍,瑞德將心思轉移至愛女身上,對其呵護備至、百般嬌寵。


  一日思嘉與希禮在鋸木廠,談及了戰爭前的年少回憶,感到不勝唏噓,倆人懷念之餘相互擁抱,卻被希禮的姊姊英蒂撞見。當晚瑞德酒醉后發狂,對思嘉吐露真心話,並表達其悲痛與失望,話畢,便在喝醉之際將思嘉強抱上樓。隔日,思嘉醒來后瑞德卻提出離婚,並帶著女兒美藍離開。媚蘭不相信流言,堅持保護思嘉。同時,思嘉發現自己再次懷孕,當瑞德帶著美藍返家,倆人爭執間思嘉不慎跌落階梯小產。瑞德無比自責,倆人的爭執逐漸冷卻,當思嘉逐漸恢復健康,美藍卻因練習騎馬跳柵欄而不慎落馬身亡,瑞德與思嘉兩人彼此責怪,婚姻瀕臨絕裂。


  此時媚蘭傳出難產消息,思嘉速速趕往媚蘭住處。媚蘭在臨死前,將希禮託付給思嘉照顧,並告訴思嘉瑞德相當愛她,要思嘉善待瑞德。思嘉這才意識到自己早就與媚蘭情同姊妹,且自己一直愛的人不是希禮,而是瑞德,但自己多年來卻都渾然不覺。返回家中的思嘉發現瑞德準備離開,急忙的想要挽留,但瑞德卻表示自己已心灰意冷不在愛思嘉,美藍的死也已奪去了他留下的意義,之後便揚長而去。思嘉一人站在那兒看著瑞德離去,心中心亂如麻,只知自己不能失去瑞德。忽然間,思嘉心中竄起一絲堅強,對心亂如麻的自己說道:「塔拉!我的家。我要回家,我一定要想辦法把他拉回來,無論如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作者


  瑪格麗特·米切爾(Margaret Mitchell),1900年11月8日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個律師家庭。曾就讀於華盛頓神學院、馬薩諸塞州的史密斯學院。1922-1926年任地方報紙《亞特蘭大日報》的記者。她於1926年開始創作《飄》,10年之後,作品才問世。隨後,小說獲得了1937年普利策獎和美國出版商協會獎。她一生中只發表了《飄》這部長篇巨著。


  1925年與喬治亞熱力公司的廣告部主任約翰·馬施結婚。1949年8月11日,米切爾去世,享年49歲。死後葬於亞特蘭大市的奧克蘭公墓。


  人物介紹

  思嘉麗·歐哈拉

  (Scarlett O'Hara)本書女主角。美麗堅強,果敢自私的美國南方少女,一直愛著衛希禮,最後發現自己愛的其實是白瑞德,但為時已晚。又譯:斯佳麗,郝思嘉

  瑞德·巴特勒


  (Rhett Butler)深愛著思嘉麗,曾公然宣稱自己是不結婚的男人,但愛上了思嘉麗並成為她的第三任丈夫。個性瀟洒,特立獨行,機警聰明,最後因被傷透了心而毅然決然地離開思嘉麗。又譯:白瑞德


  阿舍利·威凱茲

  (Ashley Wilkes)思嘉麗為之傾心,他坦承受到思嘉麗吸引,但認為表妹媚蘭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人。在大戰結束后,仍無法忘卻過去老南方的美好日子。又譯:衛希禮


  梅蘭妮·哈密頓·威凱茲


  (nie Hamilton Wilkes)希禮之妻。溫柔,堅強,善良。思嘉麗的大姑子和朋友,希禮感情的競爭者(梅蘭妮並不知情)。從頭到尾都把思嘉當成親姐妹,最後因身體孱弱,難產去世。又譯:韓媚蘭


  葛萊德·歐哈拉

  (Gerald O'Hara)思嘉麗的父親,愛爾蘭人;塔拉莊園的主人,個性粗野狂放,最後墜馬身亡。又譯:郝嘉樂


  艾倫·歐哈拉

  (Ellen O'Hara)思嘉麗的母親。溫婉高尚,是塔拉莊園的重要支柱。最後染病身亡。又譯:郝愛蘭


  蘇倫·歐哈拉

  (Suellen O'Hara)思嘉麗的妹妹。又譯:郝蘇倫


  凱倫·歐哈拉

  (Carreen O'Hara)思嘉麗的妹妹。又譯:郝愷琳


  媽咪

  (Mammy)思嘉麗的保姆,和年長女伴;歐哈拉家的忠心的黑人女奴。又譯:黑嬤嬤


  查爾斯·哈密頓

  (Charles Hamilton)梅蘭妮的哥哥,思嘉麗的第一任丈夫,性格溫和羞怯,但有保衛南方的雄心。然而入伍不久即因病身亡。原為希禮妹妹哈尼的男朋友,且已確定要結婚。在電影版中,查爾斯是阿舍利妹妹茵迪亞蒂男朋友。又譯:韓查理


  弗蘭克·肯尼迪

  (Frank Kennedy)思嘉麗的第二任丈夫,原為思嘉麗妹妹蘇倫的男朋友,但一時被思嘉誘惑而胡裡胡塗地結了婚,最後為了替被黑人欺侮的思嘉出一口氣而被殺身亡。又譯:甘福隆,甘弗朗


  貝蒂·哈密頓又被稱作貝蒂帕特姑媽,梅蘭妮與查爾斯的姑媽,在戰時思嘉麗住在她家裡,動不動就昏倒,個性膽小。又譯:韓白蝶


  百麗·沃靈

  (Belle Watling)高級妓女;富有,但被其它婦女唾棄;瑞德的朋友。又譯:華貝兒


  威爾·本特恩


  (Will Benteen)一位貧苦的,只有一條腿的南方聯盟士兵。在小說第三部流落到塔拉時身染肺炎,愛上了凱倫,但與蘇倫結婚。又譯:班威爾


  維德·漢普頓·哈密頓

  (Wade Hampton Hamilton)思嘉麗與查爾斯的兒子。又譯:韓韋德


  埃拉·洛麗娜·肯尼迪

  (Ella Lorena Kennedy)思嘉麗與弗蘭克的女兒。又譯:甘愛雅


  尤格妮·維克多拉·「波尼」·巴特勒

  (Eugenie Victoria 「Bonnie「 Butler)思嘉麗與巴特勒的女兒。深受寵愛,最後像外祖父一般墜馬身亡又譯:白美藍


  重要地點

  陶樂——歐哈拉一家的家和種植園,郝思嘉為保住它而抗爭


  十二橡樹——威凱斯家的種植園;第一部中阿舍利的生日野餐聚會在此舉行

  桃樹街——亞特蘭大的一條主要街道;貝蒂派特姑媽居於此處;書中大部分情節在此發生;故事後半段郝思嘉和瑞德在此擁有一所大房子


  小說中的種族歧視和歷史事實


  小說中的人物對黑人有明顯的種族歧視,即使按照1860年的觀點也是如此。僅舉兩例:

  「黑人是多麼愚蠢啊!他們從來不會去想任何事情,除非你去命令他們。」思嘉從陷落的亞特蘭大回到塔拉后曾這樣想。


  「他們竟然敢笑,這些黑猩猩!她真想把他們全都抓起來,用鞭子狠狠的抽,直到他們皮開肉綻鮮血淋漓。北方佬要給他們自由真是見鬼了!」思嘉麗在戰後看到自由黑人時這樣想。


  書中重複著對美國蓄奴南方仙境般的描寫。奴隸制在這裡是一種相當仁慈的體制,鮮有體罰或責駡奴隸的事發生。奴隸們被很好的照顧,他們也都對現實很滿足。書中稱戰後的重建時期充斥著不負責任的黑人襲擊白人婦女,在立法機關之中舞弊的事件。但從現存的歷史證據來看事實卻恰恰相反。但此觀點亦有疑慮,執政者通常不喜歡承認自己的錯誤,所以當時若的確發生這些事,沒有留下官方紀錄,也不為過。


  政治

  批評家和歷史學家認為本書帶有強烈的美國南方聯邦政治信仰,且對美國蓄奴南方的文化進行了不切實際的美化。書中對1864年亞特蘭大陷落和戰爭創傷的生動描寫(部分在1939年的電影中被刪去),表明作者對該段歷史進行了相當的研究。但是,其研究的材料基本上僅限於美國南方作家和歷史學家的作品。米切爾對戰爭和創傷的透徹描述使本書於1937年5月3日獲得普利策獎。


  書中的有一部分與早期的三K黨有關:戰後,郝思嘉遭到新解放黑人的襲擊,她的男性朋友們在夜間對黑人棚戶區進行了報復性襲擊。這次襲擊被以充滿同情的筆調寫成是必要且正義的,而試圖逮捕襲擊者的執法官被描繪成殘暴的北方佔領者。儘管在此事件的描寫中並未提到三K黨,但郝思嘉後來得知阿舍利·威凱斯和其他所有參與這次攻擊的人都是三K黨成員。米切爾應該是從她的歷史研究中了解到:在18世紀70年代末期,很多地方反黑人團練都最終加入了三K黨。書中曾提到郝思嘉很厭惡三K黨,並認為男人都該老老實實的呆在家裡(儘管這基本上都是出於她自私的考慮,好讓受驚的她多受到點關愛,且不再給可惡的北方佬更多的理由來加強有害她生意的軍事管制)。書中提到瑞德對三K黨並不感興趣,但他說過如果真的需要他會很好的融入這個社會的。但小說中從未說明瑞特是否認為必須走到這一步。當地的親北方政府隨後在瑞德和阿舍利的壓力下倒台。


  書里敘述的莊園主生活水平較高,所以對待奴隸亦較為平衡,視奴隸為家中一份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