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蘇寧的意見非常簡單,那就是,宗教的發展,必須為軍隊的建設讓步。
對於這個表態,周群顯然早就有所預料,反而是大踏步的衝進來,準備與對方展開一場激烈論戰的趙雲,如同一拳打在了棉花之中,一時間摸不準蘇寧究竟是如何想的?
他原本認為蘇寧會在周群惡人先告狀的錯誤引導之下,作出不利於他和其他帶兵將領的判斷,然而蘇寧卻非常明確的告訴他,軍隊的將領,他說他要支持的那一派。
後來,侯成對這件事的評價是,主公怎麼說也是曾經上過戰場的人物,怎麼會不和我們站在一起呢?
但實際的情況卻是,蘇寧已經意識到宗教在軍隊發展中的重要影響力,他不準備讓自己的兵權旁落到別人手中,這是每一個當權者都要面對的無奈抉擇。只是他這個人比較幸運,因為可能影響到他兵權的因素,是他曾經傾囊相授的好學生。
趙雲原本準備的一大段話,都因為蘇寧這個出人意料的決定,而不得不憋在了肚子里,不過他可不會對此有所掛懷,反正最終的結論於他而言非常有利,這就足夠令他開心了。
這是蘇寧在定下這個大方向之後,又不遺餘力的強調了很多的細節,那就是在軍隊之中不許舉辦宗教儀式,並且進一步豐富了軍隊相關儀式的組織工作。
與此同時,針對那兩萬騎兵的爭奪工作也全面展開。周群主動提出,會要求那些騎兵當中的信眾,主動配合趙雲的工作,而趙雲也將轉變立場,將那些人徹底轉化為忠於蘇寧的武裝力量。
與此同時,更加細緻的情報工作也開展起來。周群決定發展一批可靠的信徒作為他們的交通員,而另一方面,蘇寧也將從系統培訓的渭水義從當中,挑選可靠的人員混入北宮伯玉的部下之中。
就在這兩項工作剛剛展開的同時,蘇寧接到了一個重要人物的求見申請。
這個人在歷史上被用多個名字來記錄,究其原因,不是他曾經用過了多個名字,是因為它在歷史上十分不起眼,以至於他的名字究竟是什麼,出現了很多的訛誤。但蘇寧對這個人的才能卻十分欣賞,所以曾經在失去系統許可權之前,將他跨越字母順序召喚出來。
從那以後,他就成為蘇寧在市井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刀閑。
刀閑生活在西漢時期,家有豪奴數千卻不加嚴格限制,喜歡結交市井你還勾結官員,放縱家奴四處經商,哪怕出入豪奢,結交貴族,他也從不在意。他的奴僕們認為自己受到了主家的無限信任,紛紛願意為他赴湯蹈火,由此,他通過自己的家族積攢了無數的錢財。
只能對人性的掌握與引導,可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雖然他的家族在他逝去之後,並沒有延續他的輝煌,但商家本身就容易遭到各大豪門世族的瓜分。他能在有生之年做到那般地步,便已經是陶朱猗頓一般的人物了。
更何況,他喜歡結交市井的習慣,不但可以幫助蘇寧發現新的商機,更有利於蘇寧打探相關的情報,蘇寧已經準備以他的商業觸手為核心,專門打造一支屬於自己的情報力量。
渭水義從之中,大部分成員都來自游牧部落,而且其中只有一少部分合適的人才會去從事情報工作,而他們的工作也大部分都在涼州進行,因為離開兩周之後,他們出身游牧部落的本性,就會暴露他們的身份,引起別人的注意,這不利於情報人員的隱藏。
而每一個地方都不能阻止商人利益的流入。蘇寧一致認為,商人才是最好的間諜胚子,所以,他才決定組織另外一個情報機構,雖然至今為止還沒有定下名字,但這個機構的人員儲備,卻已經完成了很多。
刀閑,便是這其中的具體負責者。
他的到來,意味著有些重要的情報,不得不立刻出現在蘇寧的桌子上。
蘇寧揮揮手,示意趙雲和周群可以下去休息了,當二人走出廳堂的時候,才發現一條國字臉的大漢,正帶著和善的笑容,沖他們打招呼。
這人便是刀閑了。
三人相互見過你之後,便彼此擦肩而過。兩人都不會想到,他們今後的命運,將與此人有著很多的糾纏。
刀閑緩步進入廳堂之後,躬身向蘇寧施禮。
「感謝主公提前將我召喚出來!在下一定竭力報效主公的恩德!」
蘇寧苦笑一聲,看來他已經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系統許可權!
不過,對方的這句感謝,他卻是不能收的,因為他將那些歷史上的名人召喚出來,本身就是為了幫助自己。
處於這樣一個自私的目的,反而卻要像無私的是一種一樣,接受別人的感謝,蘇寧的臉皮卻還沒有厚到這般地步!於是他趕緊示意對方平身,並語帶玩笑的問道:「你來我這裡,不會是炫耀你已經知道我丟掉系統許可權的事情了吧!」
「屬下怎敢?」刀閑雖然知道蘇寧只是開個玩笑,但他的上輩子常年與官宦打交道,自然知道那幫傢伙的喜怒無常,又怎麼會掉以輕心?所以,他又望了望自己的腰,並且恭敬的送上了自己的解釋,然後才繼續說道。
「屬下這次來,是因為有人從楊家得到了一個秘密情報,事關重大,所以不得不儘快稟報主公知道!」
「楊家?哪個楊家?」蘇寧沒有直接去問那個重要的情報是什麼,而是先了解起了情報的背景,如果不對,背景信息有所了解,那麼很難,準確的把握情報的重要程度。
刀閑對蘇寧的疑問立刻給予了回答。
「就是姜冏的表哥楊阜家。」
蘇寧知道,這個楊家也是世家豪門,並且與其他幾個世家豪門都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上次他試圖拉攏姜家沒有成功,正是由於蘇寧拆穿了他的布局,這也導致了兩方的關係迅速惡化,並從那之後再也沒有什麼密切的來往。
雖然以楊家為首的幾個家族,早就出現在了多年的敵對名單上,但至今為止,雙方並沒有爆發出任何實質性的衝突,所以,一直沒有採取任何進一步的措施,反而一直養精蓄銳,等待著時機的到來,但目前來看,對方對自己也保持了巨大的敵意,否則,不會有任何的重要情報值得送到自己的面前來,如此來看,對方已經對自己做出了重要的部署。
於是他開始問軍政情報的具體內容是什麼,但得到的回答卻和他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這讓他稍稍有些吃驚,然而仔細一想,這件情報,註定會引發軒然大波!
這個情報究竟是什麼內容呢?他是這樣的。
楊阜剛剛與一個小部落的頭領見過面,那個頭領曾經多次出入過楊家,但之前都進行的十分隱秘,而這次來卻顯得有些匆忙。
這引起了潛伏在楊府的情報人員的注意,他立刻將這一情況上報給他的上級,並申請上級調查這名小頭領的底細,經過與兄弟部門的合作,刀閑等人很快得知,這個部落的小頭領,前不久剛剛投靠到了北宮伯的帳下,此時,已經成為了北宮伯的心腹,前不久,他還給北宮伯出了個主意,讓他建議北宮伯玉與蘇寧爭奪那兩萬騎兵的所有權。
而此次他前來的目的,都是從楊家的藥房之中,拿走了幾位非常特殊的業務,情報員費盡心思,終於從相熟的藥房夥計那裡,打聽到了具體的配藥方子。
那道方子也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刀閑的手中,經過華佗等人的奠定,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毒藥,而從兄弟部門得到的進一步情報都表明,那份毒藥被交到了北宮伯的手中。
北宮伯目前已經啟程,參加北宮伯玉舉行的一個盛大宴會,宴會上,他將宣布自己的兒子北宮玉重新回到湟中義從部落中,並且將他所率領的部落也歸入湟中義從。
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兩人都沒有,就這個問題達成一致,與之相關的各種消息,也是飄搖在涼州境內的各處地方,想不到在這短短的時間裡,父子兩人竟然迅速的重歸於好,並且做出了兩大部落合併的決定,這顯然讓人吃驚不小。
不過再怎麼驚訝,蘇寧也必須冷靜的對待,至少現在他需要儘快的對這一動態作出分析。
從此之後,湟中義從將會迅速壯大,並成為涼州足可與蘇寧匹敵的存在!
而北宮伯顯然不願意看到弟弟的歸來,因為弟弟不僅帶領了一支強大的部族,還將會分走父親的一半遺產,也就是說,它將會成為自己下半生最主要的敵人,那麼這個人,最好是從世界上消失掉才好。
這就是這份情報的全部內容,其中,不但包含了北宮伯玉的最新動態,也交代了北宮伯的下一步動向,最關鍵的問題在於,一旦北宮玉,也就是茹饒克出現什麼閃失,歸屬於他罕種羌將會立刻失去與湟中義從之間的紐帶,他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打著為前任首領復仇的旗號,向對方發起猛烈的進攻,並且侵佔他們已經佔據的牧場。
屆時,整個涼州都會陷入游牧部落引發的混戰之中。
若有富庶的地方,都會成為亂兵襲擊的地方,這其中不光包括世家大族的土地和財產,更包括他蘇寧已經成立起來的工業區,雖然,他的地盤曾經經受過先輩人的考驗,並且有巨大的優勢擊退了他們的侵略,然而,新的形勢之下,他依舊需要做好全面的防備工作,因為這次帶來動亂的,是對涼州的一草一木都無比熟悉的本地羌人。
蘇寧立即宣布成立第三縱隊,並從已經征服的地方開始精選游牧部落的騎兵,阿拉里克被任命為第三縱隊司令,立即率領新兵開赴漢陽郡前線,準備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戰爭。
與此同時,宋靜也找到了自己那位名義上的學生蘇茲薩克,正是他在涼州城內與北宮伯玉的相認,才最終造成了兩大游牧部落的合併。不過他去找蘇茲薩克的原因,卻是想要一份參加宴會的請柬。
「老師你也要去嗎?」蘇茲薩克對於蘇寧提出的要求非常奇怪,一般來講,漢人的官僚們對於草原上的事情都漠不關心,他們認為那種荒蕪的地方,不知道自己頭髮任何經歷,反而是漢人聚居的村落,談需要他們花費精力去經營。
然而眼前的武威太守蘇寧,卻給了他一個非常另類的感覺,不過他對此也能表示理解,因為他正是因為蘇寧與眾不同,才在父親的安排之下,投入到了蘇寧的門下。
蘇寧沒有說什麼,只是說這件事情對於梁祝來說都是意義重大的,他作為涼州的地方官員,不能不親自去看一看。
蘇茲薩克沒有多說什麼,他知道那場宴會宴無好宴,因為父親答應爺爺重歸於好的請求,是因為大伯北宮伯向爺爺提出,應該向蘇寧要回那兩萬騎兵。
原本。爺爺北宮伯玉如何安排自己的不想,是不需要他北宮伯擔心的!然而如今,他竟然想要儘快的收回那兩萬騎兵的指揮權,這意味著,他已經將爺爺的東西看成是自己的,因為在父親回歸之前,他是爺爺的唯一繼承人。
然而父親肯定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發生,因為在罕種羌內部,已經出現了反對父親的聲音。他們的借口無非就是血脈問題,然而,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是把父親當作匈奴人來推向部落首領位置的。所以血脈問題本身不是問題,是他們在部落強大之後,將自家的功臣驅逐出外,然後獨自拿下強盛起來的果實!
父親想要阻止他們的陰謀,就必須從外部再引來一股勢力,而爺爺的到來正好為他提供了這一機會。以前,他們雙方一直沒有就部落合併的問題達成具體的協議,但是在北宮伯有所動作以後,父親意識到他的時間不多了,於是即便沒有談妥,他也答應了爺爺的要求,因為他準備,在這宴會上有所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