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多事之秋與多實之秋—2
印度阿三的治理難度,按說應該不算高才對,這是畢竟是一個連續多年遭遇實殖民地佔領的國度,如果統治者不是外族人的話,那簡直就不像是印度的歷史。但是現在的印度河流域,以及更南部的核心地區,目前來看,對於蘇寧而言,依舊是可望不可及的地方。俾路支地區的治安戰爭剛剛結束,信德又爆發了比較嚴重的判斷,雖然說派往那裡的將軍們都是召喚者,與當地人的語言交流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蘇寧給予那裡的農業改革,深深的動搖了當地地主的重大利益。
那裡的農民們在獲得優良的種子之後,很快就收穫了巨大的豐收,而當地地主在看到了這一巨大的改變之後,立即眼紅不已,他們採取各種措施,從農民那裡強取豪奪,比如說公然違背原有的約定,增加糧食收穫的重量數目,導致當地的農民不斷的發起反抗。
但是當地農民的反抗意志並不強烈,他們大多認為在豐厚的成果進入自己的口罩以後,就會讓自己過上更好的日子,殊不知當地的地主們早就知道,如果讓這些農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那麼自己的徒弟將有可能被反過來收購,因為他們的積蓄正在因為更高的糧食產量而不斷的積累,而當地的耕地數量卻是但總體上沒有什麼變化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地主們不可能不組團一起來商量對策,他們一方面提高了農民愚昧繳納租金的數量和提成,另一方面向帶來這些變化的涼州方面發起了反叛。
在一開始的時候,涼州人以他們的瘋狂軍事能力,迅速的震懾住了這群被奴役了多年的當地地主,更何況,連歐洲人還許諾為他們帶來更加豐富的收入,這讓他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心情答應了臣服於漢朝的要求。
但是事到如今,他們已經發現了漢朝給自己帶來的諸多不便,所以反叛的心思也就早早的開始醞釀,又因為蘇寧在這兩年之間將主要的關注點放在了東線戰場上,畢竟諸侯聯合討伐董卓這種事情,對他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歷史機遇,而事實上,他也順利的藉助這個機會,控制了關中地區合併州地區,雖然現在的控制力度還不夠強,依舊有很多氏族在醞釀的各種反叛。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再給蘇寧幾年時間,他就可以從觀眾獲得大量糧食,並且以此為基礎,向西線戰場上的其他地為美宣戰,要知道在佔領興都庫什山脈兩側之後,蘇寧一下子需要面對西線戰場和南線戰場兩個分戰場。這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將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當然,現在的他所能做的事情,也主要是鞏固佔領區而已,對於南方的印度和西邊的安息帝國,他也只能抽抽而已,安息帝國的叛亂至今仍然沒有平息,但是蘇寧這邊的狀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所以雙方竟然非常有默契的在做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彈壓內部的叛亂。
只不過蘇寧這邊能選擇的餘地顯然要寬泛得多,因為他還有一張殺手鐧,握在手中沒有打出去這個人的名字說出來可能沒幾個外國人知道,但是在中華歷史上,他的微名族夠用來止住小兒夜啼。
這人就是秦國的武安君人屠白起。
曾經在長平戰場上屠殺40萬趙國降兵的人屠白起,如今已經成為英仙座節度使,兼信德地區總督。他的手下有6萬,蘇寧為他七拼八湊起來的士兵,並且還很有可能成為接下來征服印度戰場的主要指揮官。
不過在展開正男行動之前,他必須等待蘇寧為他做好所有的後勤保障工作,否則所有青基站端的行為都將會受到大本營的嚴厲制裁,當然,如果他在信德地區以內,開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行動,蘇寧等人也不會加以任何形式的干涉。
所以當這場叛亂興起的時候,蘇寧只是為信德地區的百姓們深深地捏了一把汗。他不知道這次反抗將會讓當地多少人喪生,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那些地主武裝起來的軍隊必然會受到沉痛的打擊。
不過進一步的消息還沒有傳來,反倒是落陽城那邊傳來了阿拉里克的進一步消息,前不久,曹操派人出城約談阿拉里克,要求其放出被困在城裡的那些諸侯,但是遭到了阿拉里克的斷然拒絕,並聲稱必須給予他滿意的報酬才會考慮撤出軍隊的事情。
但是阿拉里克的要求也遭到了對方堅決的拒絕,因為此時的洛陽城並沒有受到戰爭的太大破壞,甚至還儲存著大量的糧食,這讓裡面的各路諸侯們都有足夠的信心,能夠堅守一段時間。
於是阿拉里克便向蘇寧發來了這一封戰報,詢問蘇寧要不要採取強硬措施,向洛陽城發起進攻,蘇寧認為,如果再不把這群傢伙弄出來的話,很有可能會影響到接下來東方各路諸侯的混戰進程,所以他立即向阿拉里克回函,允許他對洛陽城展開任何必要的軍事行動,但一定要保護好裡面的古建築和典籍。
阿拉里克皺了皺眉毛,不允許傷害城裡的那些古建築,就意味著它不能使用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至少絕大部分的熱兵器都被排除在了使用範圍之外,至於那些容易損壞的點擊,就更是需要他小心翼翼的呵護了,於是,他立刻寫就了一封書信,用投石機丟到了洛陽城裡,這封書信的主要內容是要求曹操的人務必保護好裡面的建築和典章制度,否則蘇寧將會發起瘋狂的反撲,另外責令他們在三天之內必須投降,否則的話,外面的阿拉里克將會展開猛烈進攻,一旦他們在破城之後,發現相關的建築和古代典籍遭到破壞,就會殺光裡面的所有諸侯。
這樣的威脅,顯然讓各路諸侯們勃然大怒,尤其是袁紹,竟然直接拿起火把沖向了附近的幾座宮殿之中,幸好其他各路諸侯攔截的快,要不然他很有可能將皇宮這樣的古代建築物從地圖上抹去。
但是三天之後發生的事情,就開始讓元首慶幸自己沒能幹出那麼衝動的事情,因為阿拉里克命令他的士兵在周圍砍伐森林,製造了十幾架配重式投石機。
揚州體系向來都是喜歡製造各種先進兵器的,配重式投石機,並不需要對現有的投石機進行多大的改進,就能讓他的投擲能力大幅度提高,這樣的不用花費大力氣就能收穫大效果的先進技術,當然會被他們率先應用到戰場上,於是早在新杯戰爭期間,他們就曾經動用過這樣的武器。所以就算阿拉里克這個生活在公元四世紀的人,也對這玩意兒有了基本的了解,更何況他的手下當中有很多都是涼州的老兵,對於這些投石機的製造,本身就有著很高的造詣。
於是袁紹最漂亮的十幾架投石機,鱗次櫛比的百在洛陽城南,接二連三的向洛陽城牆投擲著尺寸不一的大石頭,每一次石頭撞擊城牆的聲音,都讓袁紹感覺像是天崩地裂一般。就連這座原本堅固無比的城牆,都已經開始變得搖搖欲墜,根據士兵們的反應,城牆上已經出現了多條裂口,其中一小半兒都已經能夠將整個人塞進去,所以他們已經不敢再繼續站在城牆上的,因為那種從腳下不斷傳來震動的感覺實在讓他們太過心中不安。
這是這群士兵還是比較幸運的,要不是蘇寧擔心傷及裡面的典章古籍和古代建築,阿拉里克的投石機絕對不會只砸城牆的中下部。
他甚至還對那些製造圖書機的士兵們抱怨,這玩意兒的精準度太差,倘若是涼州本土製造的攻城利器,很有可能會把命中範圍縮小到正負5米以內。
然後他的士兵們去大大咧咧的告訴他們,作為一群在草原上馳騁的傢伙,做木活這種事情本來就不是他們的特長,能夠把這玩意兒造出來就已經是上蒼的格外快又來,言外之意是能夠讓你用的上,你就已經得請我們喝酒了,竟然還敢在這裡胡咧咧,信不信我等到主公那裡投訴你。
對此頗為無奈的阿拉里克,也只能任憑士兵們不斷的向自己抱怨,畢竟他們的確是盡了全力的,而且現在的戰鬥局面對自己也非常有利,所以他也懶得和士兵們太過斤斤計較,不過有一件事情還是引起了他的注意力,因為洛陽城的城牆似乎太過結實了一些,以至於十幾架投石機的效率,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造成足夠的破壞,於是他又命令這群士兵們再去砍伐一些樹木,再組裝幾十架投石機出來。
於是第二天爬上城頭的袁紹就看到原本城外鱗次櫛比的投石機,如今已經變成了密密麻麻,40級加配重式投石機,向著城牆猛烈開砲,只可惜他們打出的炮彈,都是些舊石器時代倖存下來的大傢伙。
不過調侃歸調侃,戰鬥效果還是有的,在連番的進攻之下,洛陽城的南城牆已經發生了大規模的垮塌,袁紹等人已經做好了直接與阿拉里克軍對接帳的準備,但是阿拉里克卻並沒有讓自己的部下直接衝進去的意思,他們竟然羅動這些投石機壞了一面城牆,又一次展開了瘋狂的進攻。
這次洛陽城裡的士兵們乾脆拒絕爬上城牆,他們已經領教過了腳上傳來震動的恐懼心理。得知這一點之後的曹操也只好放棄了做最後一絲抵抗的打算,因為他知道阿拉里克並不是想真正的攻城,而是準備攻心。
但他嘆了一口氣之後,袁紹的弟弟袁術終於忍不住說道:「我已經受夠了。我感覺那些話隨時都有可能飛進來,砸在我們面前,甚至直接將我們殺掉,如果這樣的情況在持續下去的話,我想城裡的所有士兵,甚至所有諸侯都不可能堅持下去了,我們還是投降吧。」
而劉備卻有不同的意見,他堅持不肯投降,並且邀請和曹操一起面對阿拉里克的軍隊,他認為以他們和蘇寧並肩戰鬥的深情厚誼足夠讓阿拉里克放他們一條生路。
或許曹操還可以用它和蘇寧之間的舊情誼,換取阿拉里克放走洛陽城裡的所有諸侯,只要他們答應阿拉里克不傷及城中的建築物和所有典章。
劉備的這個提議,讓諸侯們都小小的驚喜了一把,他們沒有想到曹操竟然在蘇寧那裡有這麼大的面子,然而只有曹操知道他與蘇寧之間已經沒有了多年前的那種情誼,然而看著各路諸侯們,投向自己的期冀目光,他也只能咬緊牙關拚命的嘗試一把。
於是他乾脆把自己當作使者,來到了阿拉里克的軍營里,他表示,諸侯們已經同意答應阿拉里克的要求,並且在過去的幾天里,並沒有破壞洛陽城裡的建築物和任何一部典章古籍,這讓阿拉里克非常高興,並且願意答應他們的和談條件,即便對方此時什麼都還沒說。
曹操沒想到這個傢伙竟然是如此的爽快,甚至爽快到有些魯莽的地步。
他也不想想,這樣的話說在前面,難道對手就不會獅子大開口嗎?
於是曹操乾脆利落的說道:「我要求你放走洛陽城裡所有的諸侯,並且贈送給我一千套完整的涼州制式裝備。」
阿拉里克一拍桌子說道:「我答應你這個要求,裡面的各路諸侯現在就可以滾蛋,但是必須把糧草給老子留下,另外一千套武器裝備我給不了你,但你可以拿走400套,祝你在關東各路諸侯的混戰中,旗開得勝!」
這個時候的曹操才恍然大悟,原來阿拉里克早就領受了蘇寧的意思,要把他們放出了羊城,然後回到關東地區去展開一場混戰,如此一來,蘇寧就會有足夠的時間發展它的關中地區,合併州地區,當他們在關東各州終於分出勝負的時候,潼關以西的蘇寧勢力範圍,恐怕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強盛而又穩固的政權。
原來這一切都在蘇寧的計劃之中,原來蘇寧早就已經做好了漁翁得利的準備,原來蘇寧的部署已經精密到了這一天,原來自己在蘇寧面前竟然是依舊如此的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