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四國演義系統> 第404章 多事之秋與多實之秋—11

第404章 多事之秋與多實之秋—11

  楊奉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形狀的窗口,血流如住不,連周邊的骨肉好像也已經被撕爛了,真不知道是什麼樣的武器才能夠打出這樣的效果,但他可以斷定的是,這絕對不是普通弓箭所為。


  「你們究竟遭到了什麼人的襲擊。」


  他轉過身去詢問著那幾個僥倖沒有受傷的視頻,不過他們都已經被嚇得哆哆嗦嗦,支吾了半天,也沒有把話說利索,這讓楊奉非常不高興,他甚至想拔出腰間的彎刀,將這幾個士兵當場給收拾掉。


  或許是看出了他的心思,那幾名士兵當中,一個比較機靈的年輕人,立刻使盡渾身解數,讓自己的語音能力恢復到了標準狀況。


  只聽他緩緩的為楊奉描述道:「當時我們正準備打伏擊,但也沒有想到,衝鋒過來的冠軍和以前的裝備並不一樣原本我們還想著他們的弓箭根本拿我們沒有辦法,畢竟我們躲在石頭後面,而他們在衝鋒的過程當中,是無法準確的瞄準我們的,可是這一次,他們換用了一種新的武器,那是一根長長的鋼管尾巴,好像有木頭做的,什麼東西用來支撐?我也不知道該怎樣描述那種形狀,反正當他們靠近我們之後,便突然趴倒在地上,根本不管我們從天上拋射的弓箭,因為他們的盔甲好像很堅硬的樣子。這讓我們感到無奈,只能衝出去準備白刃戰,畢竟他們當時趴在地上,只要我們沖得足夠快,就可以趁他們立足未穩之際將他們收拾了,可是我們才剛剛衝出去,沒多少人,就聽見對面傳來一陣巨響,然後我們這邊的人就接二連三的導向了,事情發生的很快,我們都沒來得及反應。當他們的鐵桶在噼里啪啦的響了一陣之後,並紛紛從地上跳起來,從腰間抽出來幾把明晃晃的短刀,然後不知道怎麼弄的,就安在了那些鐵筒的上,接著他們就蜂擁著向我們沖了過來,一邊沖還一邊向我們這邊丟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一開始我們以為是石頭之類的玩意兒,但很快那東西就發生了,那個詞,涼州人稱之為爆炸。」


  楊奉終於知道了,他肯定是遭到了蘇寧的親衛隊的襲擊,因為只有蘇寧和趙雲這樣的人物,才在曾經發生過的戰爭當中使用過那種神秘的武器,這麼多年來,雖然他們這些鄰近的市裡都曾經試圖打探清楚,那究竟是一種什麼武器,但他們最終能夠得到的只是一種回答。


  「那tmd是科學的力量!」


  這是典韋在與此何甘寧喝酒的時候,無意當中說出來的感嘆。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兩個這樣的勇冠三軍之輩,都將在這種武器登上歷史舞台之後,漸漸的消失在歷史的最前沿。


  那一次,他們兩個人都喝得伶仃大醉,因為沒有人比概念更清楚工業園區能夠帶給涼州體系怎樣的變化?也沒有人比典韋更加清楚,連他都做不到的戰績,是怎樣在這些玩意的幫助之下出現在蘇寧身上的。


  所以他們才會出現這樣的感嘆,可惜楊奉等人永遠也不會知道,這種感慨究竟有多大成分是來源於無奈,而這無奈,又有多大成分是來源於自身存在意義的流逝。所以在此之前,他們依舊認為,即便那種武器重新出現在戰場上,也不見得能夠為他們再次創造那樣厲害的戰績,畢竟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只有蘇寧和趙雲在九年之前,曾經用出過這樣的手段。


  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事,為了這場病毒戰爭的勝利,他們竟然將沉寂多年的武器,重新搬到了戰場上了,而且這一次顯然要比之前的那幾次更具威懾力,因為之前的那幾次,蘇寧和趙雲都是冒著巨大的風險,換取了慘痛的勝利。某種程度上,他們兩個能夠撿回一條命來,已經算得上是上天開恩。但這一次,九年的所謂科學進展,已經足夠讓楊奉看到,這個世界上,能夠能夠使用這種神奇的玩意兒,不光只有那一兩個舉世無雙的名將,還有這些普普通通的士兵。


  現在,他們才充分的明白,原來典韋說的那句tmd科技並不是因為他看不慣或者弄不懂所謂的科技。而是因為他們知道,一旦科技開始主宰戰場上的心,只許他們這些憑藉吳勇才能夠在戰爭當中嶄露頭角的人物,恐怕就要逐漸的退出歷史舞台了,這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足夠唏噓感嘆的事情。


  可惜,楊奉覺悟的太晚了。


  差不多三公里之外,趙雲的追擊力量正在和最後的白波軍進行著殊死的對戰。返回8000的掩護之下,原本那些沒有什麼鬥志的士兵如今卻像是瘋魔一般衝進了敵人的陣營之中。


  趙雲知道勝利已經從遙遠的海市蜃樓變成了盡在囊中的累累戰功。


  與此同時,蘇寧的改革也在積極的推廣之中,農田水利條約是王安石變法當中為數不多用於提升生產力的重要措施,他以國家資本作為運行動力,採用仁人之心,作為基本的道德綱領,大規模的為農田灌溉做出突出的貢獻。


  或是曾經有人評價了王安石的變法,其實只是距離而已,他的確像司馬光說的那樣,將於部分人的財產轉移到了另外一部分人身上,基本治病,沒有發展生產力,豐富財富的來源。


  但實際上,王安石在改革過程當中,不但利用國有資本,大規模的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還採用各種法律手段,維護了國家的正當收益,與此同時,對於行商之家的壟斷,也進行了充分的打擊。其中杭團組織也在他們的進攻範圍之內,也要知道汴京城裡的行村組織,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辛迪加,壟斷組織,他們協調一致,共同對外部原材料的供應價格作出壓制,與此同時抬升他們加工之後產品的價格,從中牟取巨額利潤,這對於汴京的百姓來說,其實是非常嚴重的市場訛詐行為。


  但王安石的是一把,在很大程度上衝擊了這種行團組織所形成的壟斷利益。


  他們將大部分的商品統一收購,統一發賣,在保證消費者基本權利的基礎之上,有力的打擊了不法商人的利益。


  說那群人是不法商人,除了壟斷利益和控制定價權之外,這群人還有一個古代商人經常會做的事情,那就是囤積居奇他們講大部分滯銷的貨物囤積起來等到這些商品因為季節原因而稀缺的時候,在大幅度的高價拋出,這樣他們就可以得到巨額的利潤。


  要知道,在一個農業社會裡,是有很多與人民息息相關的東西,會根據季節的變化而出現價格的漲落的,這其中,糧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產物。


  從計量是要挾百姓高價購買,這種事情當然是不會被官府所允許的,於是乎就有了王安石的這種事一法,他將那些滯銷的物資,在低價的時候收購起來,然後在該景區的時候大規模供貨,從而方便了百姓的購買和正常食用,並且允許各路的行商公平買賣,貸款,甚至是賒貨,並從中收取規定的利息,如此一來,他們得到了額外的一部分利潤,而不需要僅僅一寶石一局棋,低買高賣來,得到充分的利潤,這雖然是將行政手段和政府威信,算成了他們盈利的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打這種行為,還是為老百姓們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這些問題在於,這種制度在設計的時候有些太不合理,倘若執行這種制度的人稍稍動一下心思,那麼他們就變成了一群紅頂商人。阿美所做的事情,也就和那些囤積居奇的商人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了。


  這其實也就是為什麼變法的種種措施,在後來都變成了泰京那樣的貪官污吏,聚斂錢財的重要手段。因為他們本來就是為朝廷開源節流的重要途徑。


  如果出現問題的話,也只能在於一個方向,那就是推行這種政策的人,究竟是不是王安石這種懷揣著仁愛之心的人,如果不是的話,媽媽他們就必將成為一群寄生蟲。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那些需要國家大規模投入的項目,但後來的邵聖時代,並沒有被很好的延續,比如說,農田水利條約就沒有很好的執行起來,倘若能夠做到的話,那麼將會是很好的一個基礎建設設施的投資,這樣對於生產力的提高是有著巨大的幫助的,並非只有技術的創新才能夠換來生產力的發展,制度的穩定,金融的理智都將為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個很好的環境也將會為生產力的橫向鋪開,提供絕佳的機會。


  一旦有了橫向鋪開的量變積累,那麼距離縱向開拓的質變發展也就不遠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當中有三個在宋朝被大規模的廣泛應用的原因。


  而且需要指出的一點是,即便是出現在兩漢時期的造紙術,在宋朝時期也有著極大的進步。


  至於地理大發現這種事情,其實宋朝人也早就開始做了鄭和下西洋的那些路線,沒有一條不在宋朝人的活動範圍之內,包括東非海岸。如此說來,大宋王朝真的是我國歷史上距離世界霸主王冠最近的一次,要知道,當時的阿拉伯世界已經開始走向下坡路,而我國的大宋王朝卻才剛剛開始,一場類似文藝復興的運動,不幸的是,被解放的思想並沒有向科學技術方向發展,他們雖然搞活了經濟,你也知道工商業的重要意義,但缺少科技自然理論支撐對了他們,在祖先以及儒家的詛咒面前,最終以失敗告終。


  但這一次,蘇寧絕對不會再容許那種事情發生,王安石在制度上留下的巨大弊端,他雖然沒有絕對的信心,完全予以彌補,但不可否認的是,更完美的制度,他是建國的更好的制度,他也曾經構想過。如今,他在王安石的面前,大可以將之施展出來,也好讓對面的這位一代改革雄才,好好見識一下自己的本事,與此同時,在一群改革者面前耍弄刀槍,剛好也方便他們指出其中的不足。


  於是蘇寧版本的農田水利法就開始推廣起來。


  那些還沒有完成學校修建任務的工人,很快又接到了另外一條任務,不過這一次難度有所增加,因為引水灌溉這件事情,搞不好是會死人的,好贊,涼州體系的那些學生們,如今又一次派上了用場。他們甚至將曾經在戰場上派上過用處的火藥,給搬到了工地上來。


  於是一陣陣驚天動地的聲音之後,那些原本看來註定將會成為灌溉阻力的山石,就在短時間之內化為烏有。


  這樣的鬼斧神工,雖然沒有多大的意義,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城裡亂七八糟的碎石頭也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卻在人們的心中產生了巨大的震撼,以至於他們的心情立刻就變得高漲起來,認為蘇寧推出的這項法令,是必然會取得成功的。


  然而農田水利條約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即便到了21世紀,各種水利工程也還能在祖國的規劃藍圖當中出現,比如說那條在西部,中國都出一個巨大圓弧的紅旗和工程技術,曾經讓蘇寧心跳不已。


  4萬億的投入不可謂不大,至少現在的蘇寧還不敢弄出那麼大的動靜來,可是,有些制度的弊端也到了該修改一下的時候了。


  市易法的改良版本,將會是他們這個秋天裡的最後一項收穫。


  不過讓蘇寧沒有想到的是,在過去的幾天里,一直生龍活虎的孩子們,卻在這個命題面前愁眉不展。


  因為他們接二連三的爭論之後,並沒有為蘇寧帶來一份可行的方案,也有的人認為應該放開各個企業的競爭機制,讓國有企業和私人企業,以及混合所有制的企業,在市場上充分進行價格戰爭,以便讓消費者充分得利。


  但也有的學生認為應該直接行使價格管制,因為註定有些領域是無法進行充分的價格競爭的,比如說那些專利掌握在少數公司手中的行業尤其以高科技的行業為主。所以他們認為價格管制是必須要進行的。


  然而還有的學生認為,依靠行政能力是極其容易產生貪腐的,尤其是行政能力延伸到市場當中之後,很容易產生腐敗,這樣以來,經濟的活力將會大幅度降低,而政治的廉潔也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不應當允許行政能力干涉市場價格。


  於是幾方爭執不下,至今也沒能達成一致。


  然而,蘇寧卻很快為他們帶來了一條相當不錯的建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