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烽煙萬里> 第143章 「鬼豐」楊阿若

第143章 「鬼豐」楊阿若

  董白倒是沒有懷疑呂雯此來的目的,她深知自己這個姐姐心直口快,重情重義。


  若是照往常,董白說不定就跟呂雯走了。可現在,她在等一個人。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師父,楊豐。


  楊豐之名恐怕現在講出來無人知曉。可若是換一個名字,那可是響徹西涼的大劍客。


  楊阿若,后改名豐,字伯陽,涼州人氏。少年時任俠西涼,常以為人報仇解怨為事,時人為之號曰:「東市相斫楊阿若,西市相斫楊阿若。」


  在年輕之時便創下了赫赫的美名,提起楊阿若,涼州盡人皆知。


  楊阿若雖然武藝超群,性格火暴強狠,但卻長的十分俊美,擅長歌舞,而且舉止恭謹有禮,謙讓和煦,第一次見面的人往往不小心把他當作女子。


  據說在一次大型宴會中,楊阿若男扮女裝出場,儀容風流,姿態飄灑,一曲歌舞下來,在座的女子個個中場退席,自愧不如。當時許多不知虛實的達官貴人想把他收為孌tong,但結果可想而知,不論是其本人還是中間說項人都喪命在其劍下。


  而楊阿若本人對此事也十分惱怒,就讓人用檀香木作了個羌胡的鬼神面具,與人交手時就帶上。


  後來他成人,正式取名:楊豐,並取字:伯陽,所以別人也稱他為「鬼豐」,在西涼羌胡之中間有很高的威望。


  他與董家也是非常要好,董卓遊俠之時,與楊阿若相交莫逆。後來有了董白,小董白自幼便喜歡刀劍騎射,董卓溺愛孫女,便誠邀楊阿若作為董白的習劍老師。按理說,楊阿若也只比董白大十來歲,本來不願意。可董卓執拗,無奈便答應下來。


  漸漸的董白喜歡上了這個英俊無比的師父,這個喜歡是單純的喜歡。直到董白懂事了,她才明白,自己是愛上了自己的師父,可也不敢言語,畢竟這個時代很封建,注重綱常倫理,也就永遠埋藏在了心底。


  再往後,董卓勢力如日中天,霸佔了河東等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楊阿若嫉惡如仇,決定與董卓斷絕來往。可他舍不下董白,天長日久哪裡會沒有一絲眷戀?


  再往後,董卓進軍洛陽之前,曾經要召納他進入帳下,但他卑薄董卓的為人,嚴辭拒絕了。


  小董白臨行前與楊阿若告別,哭的肝腸寸斷,她要求師父跟自己一同走,未果。


  楊阿若抱起小董白,摘下面具,在她額頭上輕輕一啄,說道:「乖徒兒,若是在雒陽不開心,就回來找為師。」


  小董白點了點頭,從此便去了洛陽。到了洛陽之後,董白再也沒有笑過,一直想著返回西涼跟著師父。直到碰上了呂布的女兒,呂雯。呂雯大董白幾歲,整日里想方設法逗董白開心。最終,二人成了親密無間的好姐妹,一同成長起來。


  這一次大理寺劫獄,其中不少都是楊豐的弟子。


  楊豐見周毖、董熊大肆招攬門客,便授意弟子前去應召,為的就是救出自己摯愛的徒兒。


  當日劫獄之時,董白就看到諸劍客的身手,心中斷定:這些人所使得劍法,正是阿若師父的劍法。阿若師父沒有忘記我吶!

  就這樣,董白好像瘋魔了一般,手中長劍陡然犀利,跟著眾人殺出了大理寺。


  其中來人自有楊豐的心腹。也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胞弟楊沛,字仲陽。也是因為楊沛,董白才能入住英雄樓,得到史阿的庇護。


  史阿跟楊豐都是天下聞名的劍客,自然是交際很深。唯一的區別在於,史阿是劍神嫡傳的大弟子,僅此一名。而楊豐的名號是鬼豐楊阿若,江湖上知道他真名的人並不多。


  當楊沛讓史阿看了自己哥哥的書信之後,又奉上了一口長劍。


  這劍正是當年楊豐與史阿交換的佩劍。


  史阿睹物思人,立即答應下來,一定護得董白周全。


  如今,董白正是在等待師父的到來。只要楊豐一到,定叫韓煒身首異處。


  董白堅信,以楊阿若的身手一定能殺了韓煒。事成之後,她便與楊阿若雙宿雙棲,遠走高飛。


  是夜,董白打扮的花枝招展,美艷動人。她翹首期盼著,自己最心愛的男人到來。


  「吱呀」一聲門輕響,董白朝思暮想的楊阿若到了。


  首先映入董白眼帘的,依舊是那一個猙獰的面具。唯一的區別便是,這面具如今是鑲金鍍銀,格外華麗。


  「弟子見過師父。」董白雙目泛著淚花,單膝跪地施禮道。


  楊阿若只是淡淡的「嗯」了一聲,伸手攙起了董白。


  這一攙不要緊,點燃了董白的思念。


  董白一下子抱住了楊阿若,埋在他懷裡,泣不成聲。


  楊阿若輕撫董白的長發,安慰道:「乖徒兒,為師盡知,為師盡知矣。」


  「殺了他,一定要殺了他。我求你了,阿若師父。」董白並沒有被撫平心傷,依舊是哽咽的說道。


  在燭火的映襯之下,透過面具可以看到楊阿若的眼神細微的變動。


  楊阿若眨了眨眼,柔聲說道:「韓孟炎殺不得!」


  董白彷徨了,她覺得自己聽錯了。一向沉穩的董白,竟陡然間摘了楊阿若的面具,仔細看了看那美不勝收的面容,揉了揉眼睛,她確認這是阿若師父無誤。


  「阿若師父,我聽錯了嗎?」董白止住了哭聲,冷冷的問道。


  楊阿若宛若一尊精雕細琢的玉像一般,注視著董白。俊美的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又重複了一次:「韓孟炎,殺不得。」


  「為何?為何不能殺?」董白目光獃滯,痴痴得問道。


  楊阿若搖搖頭,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說道:「他,不允許。」


  董白豈會不知道這是何意?


  楊阿若指心而言,那意思便是從他心底里是不會殺了韓煒的,因為韓煒並不是大奸大惡之徒。


  反之,韓煒這些年的所作所為可要比董卓強上百倍。看看涼州的繁榮發展,百姓們對韓煒有口皆碑。


  跟楊豐二字一樣,韓煒這個名字在西涼並不響亮,老百姓們傳頌的都是九曲公子。


  九曲公子是西涼的大英雄,肅清了羌胡,平息了戰火,還涼州一方安寧。


  九曲公子興修水利,灌溉農田,屯田養民,開通商路,給涼州老百姓富足的生活。


  楊阿若殺了韓煒,豈不是違背了俠義?


  當楊阿若指著心的時候,董白就想到了原因。


  雖然楊阿若悟不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道理,但他入了俠義道,就要恪守自己的本心。


  董白的目光陰沉下來,再也沒有初見楊阿若的熱情,她冷聲問道:「你當真不殺韓煒?」


  楊阿若無奈的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


  董白凄涼的笑了一聲,一把搶過楊阿若的佩劍,說道:「不殺他,就殺我。」


  說完,「倉朗朗」寶劍出鞘,她拉過楊阿若的手,將劍柄放在他手上。


  楊阿若好像肌無力一般,持劍的手下垂著,用複雜的眼神望著董白。


  董白再次擁抱著楊阿若,在他耳畔邊輕聲說道:「阿若,你親手殺了我。死在你手上,死在你懷中,此生足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