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大明海商帝國> 第二十一節 縣試

第二十一節 縣試

  寅時初刻,章旻青就起身了。


  七斤起得更早,丑時二刻就起來為章旻青燒水煮粥。平時在家,這些事是有小桑小竹她們做,可到了這裡,就只能是是七斤和李山娃來做了。


  李山娃自告奮勇的要去送考,七斤和他就分了工。七斤忙前半夜,待得章旻青出門后再睡,而李山娃忙後半夜,負責提著考箱,送章旻青去考試。這是李山娃照顧七斤,送考要拎著沉重的考箱。


  古時考試,考場里除了提供熱水,一應考生需要的東西,全要自己帶齊。


  浙江歷來是國內的科考大省,而寧波府和紹興府則是浙江的科考大省。有商人看到了學子們的這個需求,就設計製作了功能和裝備齊全的考箱。


  章旻青的這隻考箱是七斤特意跑去縣裡買來的,分為四層。


  最上面一層,放著預防考試的號子漏雨的號頂、遮雨的號圍、和遮陽的號簾。第二層,放考卷的卷袋和筆墨硯台。第三層,放裝著炒米的布袋、茶葉、燭台、蠟燭、飯碗茶盅筷子勺子之類。第四層,放炭爐、木炭、銅鍋、還有鎚子釘子之類的雜物。


  整個考箱緊湊結實,還能供學子在累的時候當凳子坐在上面休息。


  章旻青沐浴更衣吃過早飯,就在李山娃的陪伴下,一身清爽的提著燈籠出門赴考。縣試是在卯時點名入場,可他還要先去考場門口找為他做保廩的廩生報到。所以必須要早一點出門。


  臨近學宮,就看到學宮外人潮如涌。沿著學宮的圍牆下,縣上的二十幾名廩生一溜排開,每人邊上都有人舉著一個寫有姓名的燈籠,方便由他做保的儒童尋找。


  給章旻青作保的廩生名叫王子禹,章旻青並不認識,是縣裡的秦教喻幫著安排的。找到寫著王子禹名字的燈籠,章旻青通報了姓名,拿出預先封好的四錢銀子交給王子禹,隨後排在了王子禹跟前的一排隊伍里。


  寅時末刻,天亮了。縣衙的胥吏捧著名冊過來,按著作保的廩生,一組組的點名。點到名字,經廩生確認,進入學宮進行下一道的搜檢。


  慈溪縣考生不少,為此縣裡特意在學宮一旁建了一座考棚,考棚的入口大門,就在明倫堂所在院落的牆上。


  等點到章旻青的名字,他提了考箱進入學宮。到了這裡,跟著的李山娃就不能再跟進去。


  進了欞星門,走過先賢祠,從禮門進到大成殿前面的廣場。在這裡二十多個衙役捕快臨時充當了搜檢官,排成幾排挨次搜檢進來的學童身體。


  不單考箱里的所有東西都被一一拿出來檢查,學童身上的衣褲鞋襪也要脫下來一一查驗,編好的髮髻也要打開,看是不是有夾帶。


  就連一些學童帶的炊餅饅頭,都要被掰開看過。看著那些被掰開的饅頭上黑黑的手指印,章旻青很是慶幸。他帶的乾糧是炒米,免遭了這番蹂躪。


  不過這大庭廣眾下的寬衣解帶,還是讓他有種被羞辱的感覺。


  搜檢過後,穿過大成殿邊上的偏門,來到明倫堂的前面。明倫堂東側的開有兩扇門,一扇是去崇聖宮,另一扇就是考場的龍門了。


  龍門門口,也有幾個衙役在,緊盯著過來的學童,一個個的再次核對考童的應試手續。過了這一關,才進入龍門,到達考場。


  章旻青的考號是玄字六號,這個考號是按照《千字文》里的「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的順序排列的。看了看自己的位置,還算不錯,距離茅廁挺遠,看來考箱里的香葯是用不著了。


  慈溪的考棚還算講究,一面是牆,另兩面用蘆席竹編把一個個座位隔成了小間。章旻青看了看天色,天很藍沒有什麼雲彩,也就懶得再懸挂號頂號圍什麼的。


  從卷袋裡拿出捲紙和稿紙放到簡陋的木板桌案上,擺上硯台筆墨,坐在那裡靜等開考。


  縣試的主考,就是縣令劉元白,不管是出題、閱卷、錄取,都由他一個人做主。縣學的教諭訓導之類的官員,只負責指揮衙役維持考場次序。


  到了辰時,龍門落鎖,這時候,若是那個考生來晚了,就只有明年再來了。


  很快,劉元白的考題出來了。衙役們拿起教諭們幫著寫好的題牌,依次進入各個字型大小的考棚,向考生展示考題。


  第一道考題是:夫子之牆。


  這道題出自《論語》的子張篇,整句是:「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這段話,是子貢稱讚自己的老師孔子的道德學問。把人對先生的直觀印象比作圍牆,如果能找到大門,進入圍牆之中,那麼就會發現老師的道德學問的高深華美。感嘆能找到這扇大門的人太少了,所以都無法領會老師內在的賢良。


  第二道考題是:君子語大。


  這道題出自《中庸》第十二章,整句是「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


  這段話的意思是講,君子的道,從大處講,可以大到承載天地。但從細微處講,又可以體現於人的一言一行的極小的地方。


  不知道劉元白出於什麼心理,出的這兩道題目都是正常的八股題,沒搞眼下縣試常搞的那種從四書里摘句拼接的截搭題。


  章旻青略略思索,就在草稿紙上寫好了兩道題的破題,隨即又想了幾種不同的破題與先前寫下的做了對比,感覺還是最初的兩個破題破得最貼切,於是才開始動筆。


  破題、承題、原題、起講、入題、出題、提二比、中二比、過接、后二比、后二小比、大結。一步步循規蹈矩的的把兩篇文章做完,看看天色,也就大約午時前後。


  從考箱里拿出碗,去倒了碗熱水泡了點炒米吃下去,略作休息,這才再次拿起草稿做檢查。看看有沒有需要迴避的御名、廟號以及自序門第之類的違禁用詞。


  全部確認無誤之後,才把文章謄抄到正式的考捲紙上。


  做完答卷,把東西收拾好放回考箱,章旻青這才拎著考箱,拿起考捲起身去交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